第七百七十三章 輪休製度

字數:2799   加入書籤

A+A-


    相比去年冬日,在去年冬日,城中材料貴乏,造紙規模一直未曾擴大,現在不同了,現在荒郊之中,草木瘋長,造紙材料堪稱無窮無盡。不僅如此,當破解了用樹幹製造木漿的技術難題之後,材料來源就更充足了。
    一棵樹齡七八年的大樹,樹幹重三五百斤,這三五百斤木頭若是拿來造紙,能造優良紙張大幾萬張。
    樹幹,加上樹皮,加上取之不竭的草本材料,材料沒有極限,紙張產量也就沒有極限,隻要人力足夠充足,一日造紙萬張,造紙十萬張,造紙百萬張,這都是可能。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達到日產百萬張紙的恐怖產能,這需要,動用至少數千人手,造紙基地若是造紙建在河邊的話,這就需要在河邊給幾千個造紙匠人蓋好居所,並提供一應生活所需。
    造紙術的技術步驟,有材料晾曬,材料粉碎,材料熬煮,除雜脫色,抄漿造紙,幹燥,剪裁,存放,這一係列工序。
    材料晾曬隻需找空地把材料攤放起來暴曬既可。
    材料粉碎一項,樹皮和草本若粉碎,最少需要一台鍘刀,鍘刀的使用,要想效率高,最少得兩個人。
    樹皮和某些草本質地堅韌,可能還需要用立碾和石磨進行粉碎,碾也好,磨也好,這都需要人力畜力。
    最麻煩的當是樹幹的處理,樹幹堅實,鍘刀鍘不動,剪子剪不動,拿斧頭剁也非常費力。
    思來想去,沒有太好的粉碎樹幹的方法。
    再考慮到,整根的樹幹是重要的建築材料,整根的樹幹可以拿來當做房梁和房屋的椽子,還可以鋸成木板造船造車,整根的原木用處廣泛,所以,還有更經濟的安排。
    更經濟的安排是,設置產業上下遊,樹砍下來之後,樹幹先送到木工營,木工營把整根的樹木拿去蓋房子,拿去造車造船都行。然後,造車造船過程中,各種刨鑿加工過程中,肯定會產生大量木屑,這些木屑放在別處除了燒掉沒任何用處,正好可以送到造紙基地去造紙。
    按此安排,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要盡可能把產業集中,最好把所有木工集中到一處,這樣,收集木屑和一應加工剩餘材料會很方便快捷。
    為減少汙染和方便取水,造紙產業要放在河邊,木工產業當中的造船產業也必須在河邊,還有,河邊有充足的水力,什麽水力磨坊水力鍛錘什麽的,也必然需要木工們花長時間參與建設。
    還有,木工製造中所需的魚膠,得從魚體內獲取,要獲取魚膠,得捕魚,捕魚離不開水,捕到魚之後殺魚刮鱗甲也離不開水。
    綜合種種,魚業,造船業,製膠,木工業,造紙業,還有水力磨坊水力鍛錘這些,一整個產業鏈條全都要依水而建。
    巨鹿縣城附近最大水脈,是五十裏外老漳河的一支分流,五十裏不遠,可考慮到不久後可能會有戰事發生,遇到戰事時大量人力在外難免會首尾難顧,所以,沿河建造工坊的計劃不得不推遲。
    要造紙,藥品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關鍵。
    強堿的製作方法乃是,草木灰溶液加石灰水溶液混合濃縮提取。
    在藥品製作過程當中,草木灰溶液和石灰水溶液都是尋常材料,兩液混合步驟也簡單,考慮到為盡可能保密,溶液混合階段可以交給民夫們來操作,但溶液混合之後,要移到暗地裏由專人負責。
    從日前的實踐來看,一百甕混合溶液,最終提取出的強堿粉末為一碗半,這麽小的提取量,需要大量的加工過程。
    強堿的生產而今隻能人工生產,隻能是拿草木灰溶液和石灰水溶液混合生產,草木灰溶液的配置不難,石灰水溶液配置也不難,可唯獨蒸發濃縮提取,費時費力。
    不久前,製取藥物的時候,因擔心水溫過高會破壞藥性,因就隻能低溫熬煮,可低溫又不好控製,參考了電熱吹風,便有了熱風蒸發法。
    若想大規模提取強堿,可以在地上挖一個寬闊的大坑,坑底鋪滿石頭或者陶磚,然後,把成桶成桶的草木灰石灰水混合溶液倒進去,再用數十個熱風裝置對著大坑吹熱氣,這樣,就能以極高的效率大量製得強堿粉末。
    巨鹿城南半城,劃分為工業區,南半城最裏邊的角落裏,匠人們在地上挖了好多個巨大的池子,每個池子的都很大很寬,深度卻不怎麽深。
    匠人們用大石頭不停的把池底砸實砸平,以為後續工序做準備。
    當池子地基打好之後,會有泥瓦匠人過來把池子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形狀,這樣,在蒸發溶液的時候,池子裏的溶液會因高度差的關係緩緩流淌到低窪處,使藥品便於收集。
    這一套蒸發池子再加以改進,可以在池子最低窪處掏一個洞,塞上一個木頭塞子,當一池子溶液濃縮到最後的時候,可以把塞子拔掉,把濃縮的堿溶液引到陶甕裏,然後再加熱沸煮,很快就能使藥品析出。
    此一套係統,乃是融合了曬鹽法和熬鹽法二者之長。
    曬鹽法便於生產,生產規模大,但是周期長,對光照和天氣條件有要求,若是地處海邊,還可以用曬鹽法製備強堿,但巨鹿地處內陸,光照不充足,曬鹽法就不足使用。
    彷照曬鹽的原理,熱風蒸發法一樣能達成和日光一樣的效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