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樹,隻我巨鹿能種
字數:3180 加入書籤
巨鹿培育的第一批苗木長大了,樹枝在在七月初扡插種下,到八月,一開始快子長的小樹枝長到了半人那麽那麽高。
長到這個程度,李孟羲覺得可以移植了。
但,到底樹苗什麽時候移植成活率最高,是長到半人高的時候成活率高還是長到一人多高的時候成活率高,這並不清楚。
所以,最好是測試一下。
巨鹿有規模宏大的植樹大業,樹木成活率稍微高那麽一兩個點,全境就能多上幾千上萬棵樹。
於整個植樹計劃而言,窮盡效率是有必要的。
測試開始了,李孟羲做了以下安排——
現在樹苗主要是楊樹苗,楊樹苗已經長到半人高了,李孟羲令人挖走半人高的楊樹苗三百棵,找一塊地種下。
等過了幾日,等樹苗再往上長一寸,再挖三百棵,再找地種下。
以此類推。
依此方法,過半年以後,再對比存活率,到時當能知道,到底樹苗長到多高時是最佳移栽時間。
俗語道,樹挪死,人挪活。樹苗除了培育困難,移植時的死亡率也不低,所以,如果能確定最佳移植時間,種樹大業可直接提高一二成效率。
巨鹿城外的育木田已有八十三畝,田中已培育起的苗木數量多達五萬八千餘株,這隻是短短兩個月所培育出的數量,規模化育苗的效率果然恐怖。
在多達五萬八千株樹苗當中,八成都是楊樹,剩下的是其他樹木。
在剩下的二成當中,有用枝條扡插的,有用種子種的,凡所在田裏種下的,大多都長出了小苗。
在育苗田裏走著走著,前邊看到有兩排楊樹長到一人多高,楊樹苗長的又細又長,極其的挺拔。
李孟羲不由停下看了一眼。
一旁的農業部官員走上來,跟李孟羲解釋說,這幾排楊樹,隔三差五撒了一些楊樹芽的汁液,長的就是快。
農業部官員口中的楊樹芽汁,其實是生長素。生長素這個名稱可能拗口難以理解,農業部官員們就以楊樹芽稱呼。
十幾斤樹芽提取出的生長素,隻夠種半畝地。而要搜集樹芽,一個人上攀下爬忙活一天才能掰到一小把樹芽,十幾斤樹芽,得幾百人忙活一天才湊的夠。生長素好歸好,成本太高了,也就隻能用到苗木培育上來,用別處都虧。
李孟羲看著能比其他苗木高出一倍去的樹苗,心中讚歎,生長素果然神奇。
楊樹這玩意兒性價比其實不高的,生長素其實最該用的地方,是用在人參上,人參本來十年才能長到手指頭粗,噴點生長素,一年長成蘿卜大,這是李孟羲想到的生長素性價比最高的使用方法。
問過軍醫田卜等人有無參種,問有無誰種過人參,當時問起時,田卜他們一臉見鬼的表情。
軍中有幹人參,參種卻沒有,人參也就種不了。
不過呢,被李孟羲盯上了,就跑不了了,早晚有一天蘿卜大的人參會被種出來。
走到桑苗地塊,地裏的小桑苗長的瘦高,葉子大大的,像是一株株綠瑩瑩的草。
於整個育苗產業中,有限的生長素最佳的使用之處就在這裏,采集來的所有樹芽,提取出的所有生長素,生長素除了枝條扡插時泡了一點,剩下的都撒到了桑苗上。
尋常木類當中,楊樹長的比較快,而桑樹長的慢,桑苗有生長素的加持,勉強跟上了楊樹的生長速度。
地這頭是桑,地那頭是楊樹,楊樹苗到腰高了,桑苗到腿那麽高。
如果說在桑苗和楊樹的對比中,生長素的作用體現的不夠明顯,再往前走,有半畝沒有撒生長素的桑苗,邊上撒過生長素的苗都到腿高了,葉子都有銅錢大了,而未撒過的小苗還不到膝蓋高,細的跟快子一樣。
有生長素這個利器,苗木生長速度可提高倍數,這就使得,在巨鹿,珍貴的桑木苗種的培育效率可倍增。
李孟羲在苗田裏,還見到了桃樹的苗,李子的苗,棗樹的苗,各種果樹的苗。
在果樹沒有花也沒有果沒有任何特征的幼苗狀態,李孟羲什麽果樹也不認得。
農業部官員跟在邊上對著一片片小苗如數家珍的說個不停,李孟羲隻好聽著,還得點頭,為了肯定別人的努力,為了激勵人心士氣,李孟羲還得想詞誇人家。
——
隨著第一批苗木生長到可以移植的大小,巨鹿的植樹大業一下就繁榮起步了。
植樹令再一次下達到各地屯點,同時送來的還有許多苗木。
屯丁們拿到了苗木,最先種下的地方是房簷屋後井邊這些隨手可種的地方,隨著苗木送來的越來越多,苗木開始種的越來越遠,最後種出了村,種到了撂天路邊。
巨鹿的樹木一定會迎來數量的上暴增,這是必然。
就種樹這麽個小小的事,全天下隻有巨鹿能做到推行種樹計劃,其他任何地方,就是想推行,也必然推行不了。種樹本身沒有難度,難度在組織。
問,尋常鄉間,能大規模高效種樹嗎?
答桉是不能。
樹這東西,種一棵兩棵種在自家院子裏倒是能種,可要想種的多,則就是另一回事了。
樹不能種在田裏,隻能種在荒地野地,問題就在荒地野地這裏,不是自己宅子,不是自己的田,既然是荒地野地,這類地方私有性質就不強,在私有性質不強的地方種的東西,守不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