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滾動小球試驗

字數:3800   加入書籤

A+A-


    李孟羲終止了所有一切的測試,水車不管了,齒輪不管了,所有的東西暫時都不管了。
    水車係統涉及到了齒輪,齒輪這東西相比平常所有的東西,複雜了何止十倍,這就使得測試任務和需要收集的數據暴增。
    李孟羲在巨量的測試規模之前,他退縮了,他預感到照這樣下去,以後除了從白到黑的測試就做不成別的了。
    帶著匠人們回到巨鹿城,李孟羲召集了匠營當中所有識字的人,然後又召集了十幾個教書先生,準備開始上課。
    李孟羲所上的第一課,他用的工具有,眾多不同斜度的斜塊,一個滾圓滾圓的陶土球,一截軌道,還有幾個鋪了灰塵,沙子,泥巴的薄木板。
    匠人與教書先生們盤腿坐在下邊,饒有興致的等著開始。
    李孟羲擺好了道具,第一次試驗,他把一塊幹淨的長木板接到軌道上,木板上邊什麽也沒撒。
    拿起陶土小球,放在軌道中間的位置,提筆畫了一個記號,“我開始放了啊。”李孟羲對著台下的人說道。
    說著,他鬆開了小球。
    在重力作用之下,小球順著斜軌軲轆一聲滑下,滑過了長長的軌道,又滑到了木板上,在木板上滾了一段最終停了下來。
    李孟羲目光掃過下邊聚精會神的眾人,“咱們拿筆做個記號好不好?”
    “好!”人們嗷呼叫好。
    拿筆留下記號,記下小球滾落的高度與停止位置。
    然後,開始第二次試驗,這次試驗,小球挪高了一點。
    放手,小球滾落,最終停在了更遠的地方。
    第三次,再把小球挪高,滾落更遠。
    三次試驗完畢,李孟羲問眾人,“你們覺得,為何小球一次滾的比一次遠?”
    這太簡單了。
    “高了。”
    “一回比一回高,肯定遠啊。”
    “再放高還會遠。”
    ……
    人們七嘴八舌的說著。
    李孟羲露出一副驚訝的表情,“是高了就會遠?”他目光從左掃到右,從每一個人臉上掃過,“那要是,再放高一點,會怎著?”
    人們都笑,“再高還會滾更遠。”
    “是如此嗎?”李孟羲笑著反問。
    “試試不就知道了!”有人說道。
    遵從眾人的建議,李孟羲把小球挪到了頂點,撒手放下,果然,這次小球滾出了最遠的距離。
    “呀,果然如此。”李孟羲裝作驚訝的說道。
    隨後,李孟羲又向眾人提出問題,“放越高滾的越遠,那要是,放的低呢?”
    眾人一致答說,放的越低,滾的越慢。
    李孟羲於是放低又試一次,果然,這次滾出了最近的距離。
    第一輪試驗結束。
    隨後,換了不同斜度的滑軌,把小球從同樣高度滾下,結果,斜坡陡或不抖,影響不大,小球滾出距離接近。
    向眾人詢問,這是為何,何以如此?
    眾人疑惑不解,竊竊私語起來,他們還以為,越抖的坡,滾出的最遠呢,結果差不多一樣。
    眾人已開始有疑問了,李孟羲笑而不語。
    隨後,開始第三輪測試。
    第三輪,在同樣高度,同樣坡度的小球,隻是一個下放的時候,自由下放,一個拿手指彈了一下,結果,拿手指彈動的小球滾的明顯更遠。
    眾人皆說,拿手彈了,可不更遠。
    之後,開始第四輪測試。
    第四輪,同樣的軌道,同樣高度滑落的小球,這回,是木板不同了。
    分別有五種木板,光滑的,粗糙的,上邊撒灰的,上邊鋪沙子的,上邊湖了一層濕泥的。
    李孟羲重複多次測試,把小球從這些不同木板上依次滾過,眾人看的分明,小球滾出的距離差別巨大。
    李孟羲適時拋出疑問,他看著眾人,問,“明是同陡的斜坡,明是同高落下的小球,為何,有的近,有的遠。
    這,何以如此?”
    這個問題依然不難答出,人們都說,光的木板滾的遠,糙的滾的近。
    李孟羲點了點頭。
    於最後一輪,李孟羲做了最複雜的一個試驗。
    他將不同的斜軌放到一起,有的斜軌,直上直下的陡,有的斜軌,是弧線的。
    開始新一輪試驗之前,他問眾人,“諸位,這小球越高,滾的越遠,是否如此?”
    眾人皆答,“是如此。”
    李孟羲笑了笑,“那,某再問,諸位以為,是坡陡了,小球到底時快,還是坡緩了,到底快?”
    氣氛安靜了一陣,有人開口答說,自然是坡越陡滾的越快。
    “那,直坡滾的快,還是彎坡快?”
    “直的快!是直的快!”眾人一致答說。
    李孟羲邀數人上來幫忙,他讓幾個人把小球按在幾個斜度不同的直坡上,按在同一個高度上,然後一聲令下,幾人同時撒手。
    小球眨眼間就滾到底了,眾人看的分明,越陡的坡,小球到底越快。
    隨後,李孟羲又把彎坡加入其中,再次測試。
    這次加入了彎坡,一對比,差異明顯。
    眾人本都以為,直陡直陡的會更快到底,結果彎坡的滾落速度也是不慢。
    這一輪的測試重複了多次,到最後,李孟羲喊了幾波人親自上來體驗了一番。
    ——
    最後一輪測試,李孟羲把三個特殊的斜坡放到了一起,這三個斜坡斜度一樣,長度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是直的,兩個是弧形的,兩個弧形的坡弧度也是不一樣,一個弧度大,一個弧度平緩。
    問眾人,如此三個坡,到底哪個滾的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