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易水(1)
字數:584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水經注 !
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
易水出西山寬中穀,東逕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譚,不同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潘嶽《讚》雲:五王在中,龐葛連續者也。
易水又東,左與子莊溪水合。水北出子莊關,南流逕五公城西,屈逕其城南。
五公即王興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謂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並廣一裏許,俱在罡阜之上,上邪而下方。其水東南入於易水。
易水又右會女思穀水。水出西南女思澗,東北流注於易,謂之三會口。
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與樊石山水合。水源西出廣昌縣之樊石山,東流逕覆釜山下,東流注於易水。
易水又東曆燕之長城,又東逕漸離城南,蓋太子丹館高漸離處也。
易水又東逕武陽城南。蓋易自寬中曆武夫關東出,是兼武水之稱,故燕之下都,擅武陽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瀆。武陽大城東南小城,即故安縣之故城也。
漢文帝封丞相申屠嘉為侯國。城東西二裏,南北一裏半。高誘雲,易水逕故安城南外東流,即斯水也。誘是涿人,事經明證。今水被城東南隅。世又謂易水為故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東西二十裏,南北十七裏,故傅逮《述遊賦》曰:出北薊,曆良鄉,登金台,觀武陽,兩城遼廓,舊跡冥茫,蓋謂是處也。易水東流而出於範陽。
東過範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
易水逕範陽縣故城北。秦末,張耳、陳餘為陳勝略地燕、趙,命蒯通說之,範陽先下,是也。漢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代為侯國,王莽之通順也。易水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穀。東流與源泉水合,水發北溪,東南流注濡水。濡水又東南,逕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於荊軻處也。濡水又東南流,逕荊軻館北,昔燕丹納田生之言,尊軻上卿,館之於此。二館之城,澗曲泉清,山高林茂,風煙披薄,觸目怡情,方外之士,尚憑依舊居,取暢林木。濡水又東逕武陽城西北舊堨濡水枝流南入城,逕柏塚西。塚垣城側,即水塘也。四周塋域深廣,有若城焉。其水側有數陵墳高壯,望若青丘,詢之古老,訪之史籍,並無文證。以私情求之,當是燕都之前故墳也,或言燕之墳塋,斯不然矣。其水之故瀆南出,屈而東轉,又分為二瀆。一水逕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釣台,參差交峙,迢遞相望,更為佳觀矣。其一水東出注金台陂,陂東西六、七十步,南北五十步,側陂西北有釣台,高丈餘,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餘步有金台,台上東西八十許步,南北如減,高十餘丈。昔慕容垂之為範陽也,戍之,即斯台也。意欲圖還上京,阻於行旅,造次不獲遂心。北有小金台,台北有蘭馬台,並悉高數丈,秀峙相對,翼台左右,水流徑通,長廡廣宇,周旋被浦,棟堵鹹淪,柱礎尚存,是其基構,可得而尋。訪諸耆舊,鹹言昭王禮賓,廣延方士,至於郭隗、樂毅之徒,鄒衍、劇辛之儔,宦遊曆說之民,自遠而屆者多矣。不欲令諸侯之客,伺隟燕邦,故修建下都,館之南垂。言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故雕牆敗館,尚傳鐫刻之石,雖無經記可憑,察其古跡,似符宿傳矣。濡水自堰又東,逕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之,水出遒縣西,白馬山南溪中,東南流入濡水。濡水又東至塞口,古累石堰水處也。
濡水舊枝分南,入城東大陂,陂方四裏,今無水。陂內有泉,淵而不流,際池北側,俗謂聖女泉。濡水又東,得白楊水口,水出遒縣西山白楊嶺下,東南流入濡水,時人謂之虎眼泉也。濡水東合檀山水,水出遒縣西北,檀山西南。南流與石泉水會。水出石泉固東南隅,水廣二十許步,深三丈。固在眾山之內,平川之中,四周絕澗阻水,八丈有餘,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匹,壁立直上,廣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軌,僅通人馬,謂之石泉固。固上宿有白楊寺,是白楊山神也。寺側林木交蔭,叢柯隱景。沙門釋法澄建刹於其上,更為思玄之勝處也。
其水南流,注於檀水,故俗有並溝之稱焉。其水又東南流,曆故安縣北,而南注濡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誌》曰:故安縣閻鄉,易水所出,至範陽入濡水。闞駰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許慎曰:濡水入淶。淶、渠二號,即巨馬之異名。然二易俱出一鄉,同入濡水。北易至涿郡範陽縣會北濡,又並亂流入淶,是則易水與諸水,互攝通稱,東逕容城縣故城北,渾濤東注,至勃海平舒縣與易水合。闞駰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燕王仙台東。台有三峰,甚為崇峻,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壑衝深,含煙罩霧。耆舊言燕昭王求仙處。範曄《後漢書》雲:中山簡王焉之窆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樹墳塋。陵隧碑獸,並出此山,謂之石虎山。山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罡。罡之東麓,即泉源所導也。
《經》所謂閻鄉西山,其水東流,有毖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司馬彪《郡國誌》曰:雹水出故安縣。世祖令耿況擊故安西山賊吳耐蠡,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者也。
易水又東逕孔山北,山下鍾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煹。火尋沙,入穴裏許,渡一水,潛流通注,其深可涉。於中眾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於疑路,必有曆記。返者乃尋孔以自達矣。上又有大孔,豁達洞開,故以孔山為名也。其水又東,逕西故安城南,即閻鄉城也。曆送荊陘北,耆舊雲,燕丹餞荊軻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遠,非所詳也。遺名舊傳,不容不詮,庶廣後人傳聞之聽。
易水又東流,屈逕長城西,又東流,南逕武遂縣南,新城縣北。《史記》曰: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謂是水為武遂津。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記·趙世家》雲:孝成王十九年,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即此也。亦曰汾水門,又謂之梁門矣。易水東分為梁門陂。
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長城,東北入陂,陂水北接範陽陂,陂在範陽城西十裏,方一十五裏,俗亦謂之為鹽台陂。陂水南通梁門澱,方三裏。澱水東南流,出長城注易,謂之範水,易水自下有範水通目,又東逕範陽縣故城南,即應劭所謂範水之陽也。
易水又東逕樊輿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條為侯國,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風俗記》曰:北新城縣東二十裏,有樊輿亭,故縣也。
易水又東逕容城縣故城南。漢高帝八年,封趙將夜,於深澤,景帝中三年,以封匈奴降王唯徐盧於容城,皆為侯國,王莽更名深澤。
易水又東,泥水注之。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泥澱、小泥澱,其水南流注易水,謂之泥洞口。水側有渾泥城,易水逕其南,東合滱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矣。易水又東,逕易京南。漢末,公孫瓚害劉虞於薊下。時童謠雲:燕南垂,趙北際,惟有此中可避世。瓚以易地當之,故自薊徙臨易水,謂之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裏。趙建武四年,石虎有遼西南達易京,以京鄣至固,令二萬人廢壞之。今者城壁夷平,其樓基尚存,猶高一匹餘。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樓,即瓚所堡也。故瓚所與子書雲:袁氏之攻,狀若鬼神,衝梯舞於樓上,鼓角鳴於地中。即此樓也。
易水又東,逕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闞駰稱: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與賓客知謀者祖道,皆素衣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荊軻起為壽,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高漸離擊築,宋如意和之。為壯聲,士發皆衝冠。為哀聲,士皆流涕。疑於此也。餘按遺傳舊跡,多在武陽,似不餞此也。漢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仆<黑旦>為侯國也。
又東過安次縣南。
易水逕縣南,鄚縣故城北,東至文安縣,與虖池合。《史記》蘇秦曰,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謂此水也。是以班固、闞駰之徒,鹹以斯水謂之南易。
又東過泉州縣南,東入於海。
《經》書水之所曆,沿次注海也。
滱水
滱水出代郡靈邱縣高氏山。
即嘔夷之水也,出縣西北高氏山。《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滱水出焉,東流注於河者也。其水東南流,山上有石銘,題言冀州北界,故世謂之石銘陘也。
其水又南陘候塘。候塘,川名也。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穀,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東南流逕興豆亭北,亭在南原上,欹傾而不正,故世以欹城目之。水自原東流,注於滱水。又東,莎泉水注之,水導源莎泉南流,水側有莎泉亭。東南入於滱水。
又東逕靈邱縣故城南。應劭曰,趙武靈王葬其東南二十裏,故縣氏之。縣古屬代,漢靈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旻上請別屬也。瓚注《地理誌》曰:靈邱之號,在武靈王之前矣。又按司馬遷《史記》,趙敬侯二年,敗齊於靈邱,則名不因武靈王事,如瓚《注》。
滱水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設隘於峽,以譏禁行旅。曆南山,高峰隱天,深溪埒穀。其水沿澗西轉,逕禦射台南,台在北阜上。台南有禦射石碑。南則秀嶂分霄,層崖刺天,積石之峻,壁立直上。車駕沿氵斥,每出是所遊藝焉。
滱水西流,又南轉東屈,逕北海王詳之石碣南,《禦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
東南過廣昌縣南。
滱水東逕嘉牙川,川有二水,南來注之。水出恒山北麓,稚川三合逕嘉牙亭東,而北流注於滱水,水之北。山行即廣昌縣界。
滱水又東逕倒馬關。關山險隘,最為深峭,勢均詩人高岡之病良馬,傅險之行軒,故關受其名焉。關水出西南長溪下,東北曆關,注滱。滱水南山上,起禦坐於鬆園,建祗洹於東圃,東北二麵,岫鄣高深,霞峰隱日,水望澄明,淵無潛甲。行李所逕,鮮不徘徊忘返矣。
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恒水從西來注之。
滱水自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嶺下,東北流出峽,峽右山側有祗洹精廬,飛陸陵山,丹盤虹梁,長津泛瀾,縈帶其下,東北流注於滱。
滱水又屈而東,合兩嶺溪水,水出恒山北阜,東北流曆兩嶺間。北嶺雖層陵雲舉,猶不若南巒峭秀。自水南步遠峰,石磴逶迤,沿途九曲。曆睇諸山,鹹為劣矣。抑亦羊腸、邛來之類者也。齊、宋通和,路出其間。其水東北流,注於滱水。
又東,左合懸水,水出山原岫盤穀,輕湍濬下,分石飛懸,水一匹有餘,直灌山際,白波奮流,自成潭渚。其水東南流,揚湍注於滱。
滱水又東流曆鴻山,世謂是處為鴻頭,疑即《晉書地道記》所謂鴻上關者也。關尉治北平,而畫塞於望都,東北去北平不遠,兼縣土所極也。滱水於是左納鴻上水,水出西北近溪,東南流注於滱水也。
又東過唐縣南。
滱水又東,逕左人城南。應劭曰,中人城西北四十裏,縣有雹水,亦或謂之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內有小山,在城西,側而銳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記》所雲,望都縣有委粟關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謂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山之水,因複謂之為廣唐城也。《中山記》以為中人城,又以為鼓聚,殊為乖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中山郡治。京相璠曰:今中山望都東二十裏,有故中人城。望都城東有一城,名堯姑城,本無中人之傳,璠或以為中人,所未詳也。《中山記》所言中人者,城東去望都故城一十餘裏,二十裏則減,但苦其不東。觀夫異說,鹹為爽矣。今此城於盧奴城北如西六十裏。城之西北,泉源所導,西逕狼山北。郎,唐音讀近,實兼唐水之稱。西流曆左人亭,注滱水。
又東左會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山阜下,亦謂之唐水也。然於城非西北,俗又名之為雹水,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滱,並所未詳,蓋傳疑耳。
滱水又東,恒水從西來注之,自下滱水兼納恒川之通稱焉,即《禹貢》所謂恒衛既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