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漻水(2)
字數:492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水經注 !
施水受肥於廣陽鄉,東南流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闞駰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餘按川殊派別,無沿注之理,方知應、闞二說,非實證也。蓋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也。非謂夏水。施水又東逕合肥縣城南,城居四水中,又東有逍遙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攻合肥也,張遼敗之於津北,橋不撤者兩版。權與甘寧蹴馬趨津,穀利自後著鞭助勢,遂得渡梁。淩統被鎧落水,後到追及,流涕津渚。
施水又東,分為二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陽淵。施水又東逕湖口戍,東注巢湖,謂之施口也。
滁水《唐六典》淮南道大川曰滁肥之水,巢湖在焉。《寰宇記》廬州慎縣下雲:滁水源出縣西,暴禿古塘。酈元注《水經》雲:滁水出浚遒縣也。又和州含山縣下引《水經注》雲:滁水東經大<;山見>;山,西北流逕大<;山見>;亭,即此山也。《方輿紀要》雲:滁河源出廬州府合肥縣東北七十裏,廢梁縣界,東流過滁州全椒縣南六十裏,又東至滁州東南三汊河,又東至江寧府六合縣,為瓦梁河,東南流至瓜埠口而入大江。《三國誌》吳赤烏三年作堂邑塗塘以淹北道,今滁州古曰塗中,其地實南北扼要之區,猶脫落無聞,則濱江來會之水,大要失亡矣。
沮水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景山,東南過臨沮縣界。
沮水出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高峰霞舉,峻竦層雲。《山海經》雲: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故《淮南子》曰:沮出荊山。高誘雲:荊山在左馮翊懷德縣,蓋以洛水有漆沮之名故也。斯謬證耳。杜預雲:水出新城郡之西南發阿山,蓋山異名也。
沮水東南流,逕沮陽縣東南。
縣有潼水,東逕其縣南,下入沮水。
沮水又東南逕汶陽郡北,即高安縣界。郡治錫城,縣居郡下,城故新城之下邑。義熙初分新城立。西表悉重山也。
沮水南逕臨沮縣西,青溪水注之。水出縣西青山,山之東有濫泉,即青溪之源也。口徑數丈,其深不測,其泉甚靈潔。至於炎陽有亢,陰雨無時,以穢物投之,輒能暴雨。其水導源東流,以源出青山,故以清溪為名。尋源浮溪,奇為深峭。盛弘之雲:稠木傍生,淩空交合,危樓傾崖,恒有落勢。風泉傳響於青林之下,岩猨流聲於白雲之上,遊者常若目不周玩,情不給賞。是以林徒棲托,雲客宅心,泉側多結道士精廬焉。青溪又東流入於沮水。沮水又屈逕其縣南。晉鹹和中,為沮陽郡治也。
沮水又東南,逕當陽縣城北。城因岡為阻,北枕沮川,其故城在東一百四十裏,謂之東城,在綠林長阪南,長圾即張翼德橫矛處也。
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昔關雲長詐降處,自此遂叛。《傳》雲: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即諺所雲;東驢西磨,麥城自破者也。沮水又南逕楚昭王墓。東對麥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雲:西接昭丘是也。
沮水又南,與漳水合焉。
又東南過枝江縣,東南入於江。
沮水又東南逕長城東,又東南流注於江,謂之沮口也。
漳水
漳水出臨沮縣東荊山,東南過蓼亭,又東過章鄉南。
荊山在景山東一百餘裏,新城沶鄉縣界。雖群峰競舉,而荊山獨秀。漳水東南流,又屈西南,逕編縣南,縣舊城之東北百四十裏也。西南高陽城,移治許茂故城,城南臨漳水。又南曆臨沮縣之漳鄉南。昔關羽保麥城,詐降而遁,潘璋斬之於此。
漳水又南逕當陽縣,又南逕麥城東,王仲宣登其東南隅,臨漳水而賦之曰:夾清漳之通浦,倚曲沮之長洲是也。漳水又南,洈水注之。《山海經》曰:洈水出東北宜諸之山,南流注於漳水。
又南至枝江縣北烏扶邑,入於沮。
《地理誌》曰:《禹貢》南條荊山,在臨沮縣之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楊水,注於沔。非也。今漳水於當陽縣之東南一百餘裏而右會沮水也。
夏水
夏水出江津,於江陵縣東南。
江津豫章口東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屈原所謂過夏首而西浮,顧龍門而不見也。龍門,即郢城之東門也。
東過華容縣南。
縣故容城矣。《春秋·魯定公四年》,許遷於容城是也。北臨中夏水,自縣東北,逕成都郡故城南。晉永嘉中,西蜀阻亂,割華容諸城為成都王穎國。夏水又逕交趾太守胡寵墓北。漢太傅廣身陪陵,而此墓側有《廣碑》,故世謂廣塚,非也。其文言是蔡伯喈之辭。曆範西戎墓南。王隱《晉書地道記》曰:陶朱塚在華容縣,樹碑雲是越之範蠡。《晉太康地記》盛弘之《荊州記》、劉澄之《記》,並言在縣之西南。郭仲產言在縣東十裏,檢其碑題雲:故西戎令範君之墓。碑文缺落,不詳其人,稱蠡是其先也。碑是永嘉二年立。觀其所述,最為究悉,以親逕其地,故違眾說,從而正之。
夏水又東,逕監利縣南。晉武帝太康五年立縣,縣土卑下,澤多陂池,西南自州陵東界,逕於雲杜沌陽,為雲夢之藪矣。韋昭曰:雲夢在華容縣。按《春秋》魯昭公三年,鄭伯如楚,子產備田具,以田江南之夢。郭景純言華容縣東南巴丘湖,是也。杜預雲:枝江縣、交陸縣有雲夢。蓋跨川互隰,兼苞勢廣矣。
夏水又東,夏楊水注之。水上承楊水於竟陵縣之柘口,東南流與中夏水合,謂之夏楊水。又東北逕江夏惠懷縣北,而東北注。
又東至江夏雲杜縣,入於沔。
應劭《十三州記》曰:江別入沔為夏水,原夫夏之為名,始於分江,冬竭夏流,故納厥稱,既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矣。當其決入之所,謂之<;月者>;口焉。
鄭玄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雲:夏水,古文以為滄浪,漁父所歌也。因此言之,水應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假使沔注夏,其勢西南,非《尚書》又東之文,餘亦以為非也。自<;月者>;口下沔水,通兼夏目,而會於江,謂之夏汭也。故《春秋左傳》稱吳伐楚,沈尹射奔命夏汭也。杜預曰:漢水曲入江,即夏口矣。
羌水
羌水出羌中參狼穀。
彼俗謂之天池白水矣。《地理誌》曰:出隴西羌道。東南流逕宕昌城東,西北雲天池五百餘裏。
羌水又東南,逕宕昌婆川城東而東南注。昔薑維之寇隴右也,聞鍾會入漢中,引還,知雍州刺史諸葛緒屯橋頭,從孔函穀將出北道。緒邀之此路,維更從北道渡橋頭,入劍閣,緒追之不及。羌水又東南,陽部水注之。水發東北陽部溪,西南逕安民戍,又西南注羌水,又東南逕武階城西南,又東南逕葭蘆城西,羊湯水入焉。水出西北陰平北界湯溪,東南逕北部城北,又東南逕五部城南,東南右合妾水傍西南出,即水源所發也。羌水又逕葭蘆城南,又逕餘城南,又東南左會五部水。水有二源,出南北五部溪,西南流合為一水,屈而東南注羌水。羌水又東南流至橋頭,合白水,東南去白水縣故城九十裏。
東南至廣魏白水縣,與漢水合,又東南過巴郡閬中縣,又南至墊江縣,東南入於江。
涪水
涪水出廣魏涪縣西北。
涪水出廣漢屬國剛氐道徼外,東南流與建始水合,水發平洛郡西溪,西南流,屈而東南流,入於涪。
涪水又東南逕江油戍北。鄧艾自陰平景穀步道,懸兵束馬入蜀,逕江油、廣漢者也。涪水又東南逕涪縣西,王莽之統睦矣。臧宮進破涪城,斬公孫恢於涪,自此水上。縣有潺水,出潺山。水源有金、銀礦,洗取火合之,以成金銀。潺水曆潺亭而下注涪水。涪水又東南逕綿竹縣北。臧宮溯涪至平陽,公孫述將王元降,遂拔綿竹。涪水又東南,逕南安郡南,又南與金堂水會,水出廣漢新都縣,東南流入涪。涪水又南,枝津出焉,西逕廣漢五城縣,為五城水,又西至成都,入於江。
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
小廣魏即廣漢縣也,王莽更名曰廣信也。
梓潼水
梓潼水出其縣北界,西南入於涪。
故廣漢郡公孫述改為梓潼郡。劉備嘉霍峻守葭萌之功,又分廣漢以北,別為梓潼郡,以峻為守。縣有五女,蜀王遣五丁迎之,至此,見大蛇入山穴,五丁引之,山崩,壓五丁及五女,因氏山為五婦山,又曰五婦候,馳水所出。一曰五婦水,亦曰潼水也。其水導源南逕梓潼縣。王莽改曰子同矣。自縣南逕涪城東,又南入於涪水,謂之五婦水口也。
又西南至小廣魏南,入於墊江。
亦言涪水至此入漢水,亦謂之為內水也。北逕墊江。昔岑彭與臧宮自江州,從涪水上。公孫述令延岑盛兵於沈水。宮左步右騎,夾船而進,勢動山穀,大破岑軍,斬首溺水者萬餘人,水為濁流。沈水出廣漢縣,下入涪水也。
涔水
涔水出漢中南鄭縣東南旱山,北至安陽縣,南入於沔。
涔水即鬵水也。東北流,逕城固南城北。城在山上,或言韓信始立,或言張良創築,未知定所製矣。義熙九年,索邈為梁州刺史,自城固治此,故謂之南城。
城周七裏,衿澗帶穀,絕壁百尋。北穀口造城東門,傍山尋澗,五裏有餘,磐道登陟,方得城治。城北水舊有桁,北渡涔水。水北有趙軍城,城北又有桁渡沔,取北城,城即大城固縣治也。鬵水右岸有悅歸館,涔水曆其北,北至安陽左入沔,為三水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