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記我慶幸,我生在紅色中國(3)
字數:970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那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三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行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救舍諸有,息想無求。經雲: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名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盡之理目之為法。言解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雲: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施舍,心無慳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淨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複能利他,亦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臨濟祖師法語》
求道者啊!你們如果想契合正確的佛法,必須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才行。你們切勿受別人的誑惑,要隨處作主,立處皆真,要在生命中的每一時刻,都主宰自己的命運,投注進你們全部的真誠與熱忱,熔鑄進你們的至情至性!
求道者啊!想得到契合真理的見解,就不要受任何人的誑惑,這樣才能解脫,才能不拘泥物相,才能超脫自在,才能在精神上獲得絕對自由,也才能證悟絕對自由的生命!
《宇宙萬有本體論》(般若義趣)
自在行者甚深般若法界海慧照了諸相
(能觀之智能如是觀察照了行於自在的人)遍觀法界十方三世無盡刹海宇宙現象身心世界六趣四生凡聖依正諸山大海
草芥微塵根塵識蘊緣處界諦生死涅槃
煩惱菩提有情無情有為無為世出世間
三界六道是非善惡苦樂罪福貪嗔癡愛
妄念執著心境能所色心染淨如是萬法
由諸法集幻化而有無常無我緣生緣滅
相依相成即假即空如幻如化無性無生
同一法性本自涅槃悉皆究竟皆不可得
般若觀慧照徹無遺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所觀之境應遍觀無盡無盡塵塵刹刹一切萬法從本以來悉皆空寂將心量擴大到無邊際)般若無見無所不見無見之見見遍十方
無聞之聞聞通一切心性離見智慧光明
遍照法界即諸法性以攝心故心則在定
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寂知之體神解之用
善照諸幻似鏡無痕分別諸法而得不動
真如性淨慧鑒無窮寂照忘知虛含萬像
猶如明鏡空洞虛豁了無一物遇形斯映
此一念心猶如虛空平等不動覺性遍滿
清淨法界圓無邊際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前一念靈知性體
(因觀照法性空而住於如如正知見中知一切法本無所有知一切法皆無明所變見一切法本不生見一切法性平等見自心清淨見本自空寂空寂體中具大光明妙用無盡蓋清淨涅槃中法爾具足諸佛知見也)本無自性當體即寂性等虛空體同法界
深入法性寂滅真境一念頓脫徹了自心
豁然貫通桶底脫落身心俱寂理智皆如
超越三空迥脫根塵三關洞徹五陰皆破
三千長安一步到達解脫法已俱空不生
妄窮真露寂滅現前闃爾無寄妙性天然
親證藏性親見本來法身顯現十方廓然
四智圓明六通自在智慧普見法眼清明
是即一乘寂滅場地是名行者得無生忍
客塵煩惱從此永滅即是度盡無量眾生
曆劫無明自然消殞塵勞習漏自然淨盡
(以正知見故前後際斷心行路絕一腳到底顛破無明一切煩惑苦厄從七識根本無明所生今七識大死法身頓活故苦厄度盡前後際斷曰現前不落差別曰一念非昏非掉曰靈知)
真淨法界性相平等恒沙諸法同一體性
觀諸法性無有二相以不二相洞見十方
用一心門融會萬法知一切法即心自性
知一切法即是道場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能所平等常住一相心即萬法萬法即心
心境不異無二無別真境無相真智無知
即智即境即境即智境智不二體用一如
窮理盡性極乎涅槃色空俱泯境智圓融
色空無礙獲大自在於萬法中不生二解
諸法平等本自如爾萬法一相一相無相
不昏不散了了常知萬有本體諸法實相
色者:事也,相也,境也,用也。空者:理也,性也,智也,體也。此闡色空不異,即事即理,性相平等,境智一如,體用不二。於差別中見平等。所謂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性圓通一切性。
即法界性即涅槃性真如妙性法爾恒遍
寂滅湛然常住不動不生不起不盡不滅
萬法一如畢竟平等寂靜一味畢竟無體
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本來清淨各住本際
根本性離性本解脫諸法實相真如一體
即是諸法空相)
絕待空性畢竟寂滅清淨如如了無所得
如鳥飛空跡不可尋摩訶般若以畢竟空
了無所得假為方便一切時中獲無所得
念念無相念念無為直下無心正智朗然
念念正住了不可得念念圓明清淨本然
念念絕待念念圓融圓顯本空頓契靈源
境智俱寂一道清淨自心本來幹幹淨淨
圓圓明明充滿法界圓融無際脫體虛凝
不隨生死不住涅槃處於生死其心自在
如是信解頓入一乘真見此法絕思絕慮
諸發無發名發菩提若能入是平等深義
永盡諸漏心得解脫真智淳淨法身自現
清淨皎皎是名大道此一念心本無能所
能所盡處名為見性遍一切時遍一切處
遍一切法平等無二才得見性便同覺後
回觀世間儼如昨夢生死大夢隨倒想生
如從夢覺倒想自離若得大覺生死永盡
究竟涅槃得大安樂了達萬法緣生性空
(此闡畢竟空即是從假入空離句絕非攝用歸體即是入真如本際入第一義空入寂滅性海依此般若而得究竟涅槃)本自無生本自無滅法法皆假不住執滯
隨緣應用如幻為幻日用雲為常起覺照
常在法性三昧之中交人接物六根運用
一切施為盡是法性語默動靜湛然清淨
用而常寂寂而常用終日隨緣終日不變
自在無礙體用如如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一切萬法即是實相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山色溪聲皆第一羲鴉鳴鵲噪鹹最上乘
蓋諸法相皆是自性所現幻影念起法生
無明所變根塵無體識性元空不異之性
不變之體平等一如皆如來藏妙真如性
是故法法皆是菩提對境隨緣皆是道場
即俗而真即有常空事中見法即事即法
百花叢裏葉不沾裳繁興萬行畢竟不染
不動真際建立諸法不壞假名而契真常
觸目無生逢緣無礙遇境鹹真萬法皆如
入於涅槃不舍大悲行於無相而度群品
即眾生見轉如來智直趨覺海入諸聖流
此即般若理事無礙真俗圓融中道之行
自心光明遍照法界真如法性徹底圓彰
盡未來際安住寂光圓滿菩提常享法樂
(此闡隨緣保任自在無礙從真出俗方便度生依此般若而得無上正覺)故知般若真實即是諸佛之母脫苦之師一切智慧六度萬行自覺覺他總持之門(此說般若殊勝功能)
普願法界一切眾生疾速出離煩惱深淵滅生死因還本淨心同登覺岸得究竟樂(回向作結)
《清越座右銘》
自勵篇
順大勢所趨,應民眾所需,奉職責本分,行當務之急。
《清越立身銘》
人生在世誠信恩威為人誠懇處世信義
恩可同心威以聽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萬事同理眾情各異待人糊塗術業精益
風土人情博聞廣知文章藝術用心以一
為大將者無赫之功兵者詭道利器凶機
防患未然弭禍無形不戰而勝功莫歸己
《清越本分銘》
不謀其政不在其位盡忠職守勤奮恭敬團結互助上敬下悌步調一致齊心協力實事求是苦學善思出奇製勝有條有理謙虛謹慎全心全意戒驕戒躁腳踏實地主動熱情吝言躬行不患無位患無以立《清越處世銘》
做事機密連環十計千忙不亂萬事莫急察清真相溝通會意排次論序輕重緩急及時適用簡單唯一兼收並蓄待用無遺《清越心法》
第一式:終生不起貪念,終生不蓄私財;第二式:對不可避免之事,愉快地接受;第三式:心不被戀情所奪,愛到極致是忘情;第四式:不發牢騷,不許抱怨,隨緣是福;第五式:待人如禮佛,處事如敬佛;
第六式:無論如何,絕不可動怒生氣而感情用事;第七式:凡事責己不怨人;第八式:絕不可縱惡成凶;
第九式:一顆紅心,四種準備:好,壞,不好不壞,也好也壞;第十式: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清越兵法》
第一式: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
第二式:任何問題都會有最合適的解決辦法;第三式:天助自助者,相信自己,相信永恒;第四式:上善若水,柔韌勝剛強;第五式:打開感知的大門,張開內心的眼睛;
第六式:以大事小,細心周到,盡善盡美,善始善終;第七式:山崩鹿飛,無動於心,千變萬幻,自有主張;第八式:相信溝通的力量,坦誠相待,皆大歡喜;第九式: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天下無不是的眾生;第十式:人生無常,貴在持之以恒。
《清越懺悔文》
清越汝當知,既已自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就當於一切法廣學精進,靜則常思己過,動則自利利他。可不敢心口不一,以致落入因果輪回。念念之間,無不應時時觀照醒覺,莫使乖離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禪意。正所謂:行善如草木,日見其長,陷惡如磨石,時時有損。前車之鑒,切莫再掉以輕心。
清越汝當知,既已身為三寶弟子,就當時時清淨身口意三業,勤修善法,警醒努力,不使退轉。若有所進步,也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若不幸過失,卻也不必懊悔不迭,勿使再犯為要。
清越汝當知,既已知人生無常,譬如朝露,去日無多,就當時時把握當下,但以平常心做好本分事,用心盡力。若事非關己,莫強逞其能。畢竟因緣際會,造化各有,非是勉強而得。
清越汝當知,既已知個人實屬渺小,與天地日月星辰不可同日而語,便應時時勿忘常存感激與恭敬之心。做事之時當應斷諸嬉笑,專心致誌。與人交談或聽講報告,切不可心馳物外,務必應一心聽受,莫負善緣。
總之,人生難得,莫辜負良辰美景,當盡情開懷常駐歡喜。切記,切記,切記!
《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懺悔。
《普賢菩薩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坐禪偈》
我謹提醒你們,生死至關重要,時光飛速流逝,機會易被失去,你們皆要醒來,不要浪費生命。
《百丈清規二十條》
01.叢林以無事為興盛;02.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03.精進以持戒為第一;04.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05.煩惱以忍辱為菩提;06.是非以不辨為解脫;
07.留眾以老成為真情;08.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09.語言以減少為直截;10.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11.學問以勤習為入門;12.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13.老死以無常為警策;14.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15.待客以至誠為供養;16.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17.凡事以預立為不勞;18.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19.遇險以不亂為定力;20.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溈山禪師偈語》
以思無思之妙,返思靈焰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百丈偈》
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身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附錄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清越標點)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正信希有分第六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