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論語學而(2)

字數:463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論語 !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評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
    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隻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曆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麵,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麵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上一章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隻要做到了後麵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係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於本段始終,因此這裏應當有一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a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評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於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義。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注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裏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評析】
    孔子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盡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托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
    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於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製度相互適應的。隻要做到忠與孝,那麽,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問於子貢2曰:夫子3至於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後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麵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讚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評析】
    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劃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例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讓”,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讓用之於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長謙讓名利地位之風,人們就多學別人所長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導人於團結、親睦、向善;後者則誘人嫉賢妒能。二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誌;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於父之道4,可謂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