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論語道德(1)
字數:507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論語 !
【本篇引語】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係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幹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原文】
4.1 子曰:“裏仁為美1,擇不處仁2,焉得知3?”
【注釋】
1裏仁為美:裏,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處:居住。
3知:音zhi,同智。
【譯文】
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麽能說你是明智的呢?”
【評析】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釋】
1約:窮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譯文】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評析】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隻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誌不移,保持氣節。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
【注釋】
1好:音ha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
2惡:音wu,憎惡、討厭。作動詞。
【譯文】
孔子說:“隻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評析】
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麵。當然,孔子在這裏沒有說到要愛什麽人,恨什麽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隻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
【原文】
4.4 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誌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評析】
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隻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麽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評析】
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隻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評析】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蕩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隻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譯文】
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
【評析】
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評析】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麽,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裏所講的“道”,係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
【原文】
4.9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譯文】
孔子說:“士有誌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
【評析】
本章和前一章討論的都是道的問題。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裏,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誌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麽道的問題。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
【注釋】
1適:音di,意為親近、厚待。
2莫:疏遠、冷淡。
3義:適宜、妥當。
4比:親近、相近、靠近。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隻是按照義去做。”
【評析】
這一章裏孔子提出對君子要求的基本點之一:“義之與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為人公正、友善,處世嚴肅靈活,不會厚此薄彼。本章談論的仍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
【注釋】
1懷:思念。
2土:鄉土。
3刑:法製懲罰。
【譯文】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製,小人想的是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