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論語道德(2)
字數:572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論語 !
【評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隻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隻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於利而行,多怨2。”
【注釋】
1放:音fang,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
2怨:別人的怨恨。
【譯文】
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
【評析】
本章也談義與利的問題。他認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這裏仍談先義後利的觀點。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2?”
【注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麽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麽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麽能實行禮呢?”
【評析】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采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主義”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隻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
【評析】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麵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麽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
【評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麵。在這章中,孔子隻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麽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麵的篇章裏,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隻知道小利。”
【評析】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
【原文】
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評析】
本章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問題。這是修養方法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鑒,不重蹈別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見。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
【注釋】
1幾:音ji,輕微、婉轉的意思。
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裏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評析】
這一段還是講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就成了封建專製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製度的重要綱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1,遊必有方2。”
【注釋】
1遊:指遊學、遊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一定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
【評析】
“父母在,不遠遊”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曆代都用這個孝字原則去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這種孝的原則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原文】
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1
【注釋】
1本章內容見於《學而篇》1.11章,此處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裏。一方麵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麵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評析】
春秋末年,社會動蕩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亂之事時有發生。為了維護宗法家族製度,孔子就特別強調“孝”。所以這一章還是談“孝”,要求子女從內心深處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絕對服從父母,這是要給予批評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譯文】
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
【評析】
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2矣。”
【注釋】
1約:約束。這裏指“約之以禮”。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訥1於言而敏2於行。”
【注釋】
1訥:遲鈍。這裏指說話要謹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原文】
4.26 子遊曰:“事君數1,斯2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1數:音shuo,屢次、多次,引申為煩瑣的意思。
2斯:就。
【譯文】
子遊說:“事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