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讀不懂的古人的秘密——中國曆史之謎(3)

字數:817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世界未解之謎(全集) !
    明代王世貞《讀書後記》懷疑《呂不韋列傳》這段記載不真實。他提出了兩條理由:一是呂不韋為使自己永葆富貴,故意編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親的故事;二是呂不韋的門客罵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憤,而編造此說。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也懷疑呂不韋為秦王政生父之事,他指出三個疑點:第一,僅見《史記》而為《國策》所不載,沒有其他的旁證;第二,和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如同一個刻板印出的文章,情節大類小說;第三,《呂不韋列傳》又有“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之說,顯然與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誌坤在《秦始皇大傳》中對郭沫若的三點質疑,作了針鋒相對的批評。他以為,第一,《史記》的記載有不少為《戰國策》所不載,沒有旁證,照樣保持《史記》的真實性;第二,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出於《戰國策·楚策》。《史記》所載的故事與此相類似,並不能否定《史記》所記載的真實性,隻能說明這種鬥爭手段,在當時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風雲人物所運用的;第三,並沒有自相矛盾。司馬遷說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獻於子楚,此“姬”即為“趙豪家女”,完全說得通。
    郭誌坤進一步引證班固稱秦始皇為“呂政”之說。裴駟《史記集解》:“呂政者,始皇也,名政,是呂不韋幸姬有娠,獻出襄而生始皇,故雲呂政。”郭誌坤還指出:“說秦始皇是私生子,並不影響他統一中國的偉大形象。”並舉例說孔子、耶穌都是私生子,但並不因此損害他們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問題,恐怕還會爭論下去。
    曹操疑塚之謎
    中國曆代帝王都把陵寢作為社稷江山的象征。他們大多從登基之日起,就下令建造陵墓。這些陵墓工程浩大,費時多年,動用上萬甚至幾十萬民夫,耗費了大量金銀,陪葬了數不盡的財寶。
    而曹操對自己的身後事,卻提出“薄葬”。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218年,他頒布了一道《終令》,明確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麵原有的高度作為地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樹。一年後,他為自己準備了送終的四季衣服,並留下遺囑說:我如果死了,請按當時季節所穿衣服入殮,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
    當時,曹操雖未稱帝,但權力與地位不亞於帝王,為什麽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體力行呢?推想原因有二:
    其一,他一生主張節儉。
    據說,他對家人和官吏要求極嚴。他的兒子曹植的妻子因為身穿綾羅,被他按家規下詔“自裁”。宮廷中的帷帳屏風,破舊之後縫補一下再用,不可換新的。有個時期,天下鬧災荒,資財匱乏,曹操帶頭不穿皮革製的衣服。冬天,朝廷的官員們都不敢戴皮帽子。
    其二,為了防止盜墓。
    據說,曹操早年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他親眼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後屍骨縱橫,什物狼藉的場麵,他不願重蹈覆轍,所以一再要求“薄葬”。
    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他還采取了“疑塚”的措施。布置疑塚,一方麵為了防止盜墓,另一方麵,也和他生性多疑有關。生前,他因多疑,錯殺了許多人,死後,他的多疑也不例外。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鄴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72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
    這72座疑塚,哪座是真的呢?
    千百年來,盜墓者不計其數,但誰也沒發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漳河累累漳水頭,如山七十二高丘。
    正平隻有墳三尺,千古安眠鸚鵡洲。
    據此,曹操的墓應在古鄴城西門豹祠以西的漳河沿岸。南宋詩人範成大1170年曾在此下馬、拜謁曹操陵。但並不知拜的是否是真陵。
    傳說,軍閥混戰年代,東印度公司的一個古董商人雇民工挖了十幾座疑塚。除了土陶、瓦罐一類的東西外,一無所獲。
    1988年《人民日報》發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塚”之謎揭開》說,“聞名中外的河北省磁縣古墓群最近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過去在民間傳說中被認為是‘曹操七十二疑塚’的這片古墓,現已查明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確切數字也不是72,而是134。”至此,疑塚之說似乎不攻自破了。
    但是,關於曹操屍骨到底埋於何處,仍然是個謎。
    銅雀宮觀委灰塵,魏之園陵漳水濱。
    即令西湟猶堪思,況複當年歌無人。
    由此推斷,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並有兩個傳說作為佐證。一個是清人沈鬆的《金健筆錄》中說有一捕魚之人在幹旱的漳河床內捕魚。發現地下的石門,進入石屋見到了曹操屍體及陪葬女。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但經不起推敲。另一個是蒲鬆齡的《聊齋誌異》說許昌城外一山洞,內藏曹操棺槨。這也屬虛構,難以令人相信。況且,地點也不符。
    《彰德府誌》載,魏武帝曹操陵在銅雀台正南5公裏的靈芝村。據考查,這也屬假設。
    還有一種說法是,曹操陵在其故裏譙縣的“曹家孤堆”,理由有三:
    其一,《魏書·文帝紀》載:“甲午(220),軍治於譙,大饗六軍及譙父老百姓於邑東。”《亳州誌》載:“父帝幸譙,大饗父老,立壇於故宅前樹碑曰大饗之碑。”曹操死於該年正月,二日人葬,如果是葬於鄴城的話,那魏文帝曹丕為何不去鄴城而返故裏?說明他此行目的是為了紀念其父曹操。
    其二,《魏書》還說:“丙申,親祠譙陵。”譙陵就是曹氏孤堆,位於城東20公裏處。這裏曾有曹操建的精舍,還是曹丕出生之地。曹丕祠譙陵,一是不忘出生地,二是祭先王曹操之陵。
    其三,亳州有龐大的曹操親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的祖父、父親、長女等人之墓。推斷,曹操之墓也當在此。
    這種說法也遭到了質疑。認為曹丕祠譙陵可能是祭祖。不一定是祭曹操。祖先墳在此,不一定曹操墓也在此。
    麵對“曹墓不知何處去”的感歎,人們對曹操的奸詐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認識。
    但是,從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節儉,帶頭“薄葬”,是有積極意義的。在那戰亂頻仍、社會動蕩的時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隱秘的辦法處理後事,也是迫不得已。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也使盜墓者無從下手,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舉吧。
    一千多年了,曹操的真正陵寢還無蹤跡,也許永遠是個謎中之謎。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智者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他是三國時蜀漢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於隆中,博覽群書,極富韜略。公元207年劉備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他對劉備提出聯吳破曹,占據荊州、益州,和好西南各族,逐步統一中國的方略,即“隆中對”,為劉備所采納。此後,他被劉備拜為軍師,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使劉備勢力漸漸強大,終於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麵。蜀漢政權建立之後,諸葛亮任丞相。他限製豪強勢力,勵精圖治,賞罰嚴明,並加強對西南各族的統治,興修水利,屯田漢中,發展農業生產。諸葛亮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高尚的人品,傑出的才能,光輝的業績與獻身精神,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形象。千百年來,人們都把他當作智慧的化身,各種民間傳說更把他描繪成“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超人。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也有一些重大失誤令人惋惜,因此,他的智者形象,不免受到了挑戰。批評他的觀點主要有三方麵:
    (1)“隆中對”後期方案之誤。
    “隆中對”曆來被譽為千古奇策。在群雄混戰之中,諸葛亮能提出蜀漢開國和三國鼎立的長遠戰略,是高瞻遠矚,無人能比的。按此戰略方案,劉備擺脫了困境,開創了蜀漢江山。
    但是一些專家學者指出,這一方案的後期部分“逐鹿中原”則是錯誤的。諸葛亮說:“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正是按照這個分進合擊的鉗形攻勢,才使劉備失去了惟一可以問鼎中原的戰機。它顛倒了主力和偏師的關係,棋差一招,前功盡棄。
    西蜀一係列的敗仗,都和固守這過時的戰略有關:
    秦川原來的確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富庶殷實,但漢獻帝東遷之後,這裏已“十室九空”,經濟凋敝,不足以支持劉備逐鹿中原,戰略地位已不重要。而劉備根據這一戰略,偏偏率重兵戰於秦川,稽延了時日,得不償失。
    而荊州“沃野千裏”,上通宛洛,下控江吳,是兵家必爭之地,隻是腹地狹窄,處境孤懸,必須重兵據守。偏偏是此地蜀國兵力不足,驕傲自大的關羽打了幾個勝仗之後,竟傾巢北上,致使後路空虛,被東吳來個“甕中捉鱉”,關羽被殺,荊州又失。而上庸、江州的蜀兵卻未能前來增援。
    關羽為何失了荊州?
    劉備為何敗於夷陵?
    馬謖為何失了街亭?
    都和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勢有關,都和他輕重倒置的布局有關。
    (2)“失街亭”專斷拒諫之誤。
    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興兵北伐,試圖統一中國。諸葛亮以馬謖為前鋒,率25000名精兵守街亭,而馬謖卻不遵循諸葛亮的正確部署,又不采納王平的苦苦勸諫,棄城不守,舍水上山,結果被魏軍圍山斷水,沿山放火,造成街亭失守,一出祁山失敗了。事後諸葛亮自貶三等,並下令處死馬謖。諸葛亮自責為“用人不當”。其實,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在於諸葛亮的專斷拒諫。表現在對行軍打仗和選派將領兩方麵:
    如,一出祁山前,魏延曾提出建議:“夏侯懋年少,怯而無謀,請讓我帶兵五千從褒中出,沿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出十日,可達長安,夏侯懋聞說我軍到,必會棄城而逃,當地軍糧尚足,等他們再派兵來,得二十日,那時你帶著大軍,也可從斜穀到達,一舉而鹹陽之西可定。”這本是一條上策,但諸葛亮不予采納,謹守“安從坦道,萬全無虞”的教條。讓10萬大軍在崇山峻嶺中緩慢前行。
    又如,在選派將領時,大家都推舉魏延、吳壹等人擔任先鋒,諸葛亮也不采納,偏偏用了“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馬謖,導致街亭失守。
    (3)選賢任能之誤。
    劉備在時,人才輩出,各展其能。法正、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簡雍、李嚴……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獨當一麵,光彩照人。
    而在諸葛亮時期,就有些眾星寥落,孤月獨明了。他用人方麵的問題,表現在:
    其一,不能寬容雄才雋士。
    如李嚴、廖光、劉封等人,都很有才幹。隻要使用得當,都可以建功於後世的。但是諸葛亮對他們求全責備。他們偶有過失,便被諸葛亮或貶為平民,或置之“閑散”,或流放,使他們的才能不能發揮出來。
    其二,不善於發揮部下特長。
    如馬謖、魏延等人,都各有特長。馬謖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將才,自幼熟讀兵法,曾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著名策略。他本是謀略之士,而把他用為戰將就不相當了。而魏延則是劉備親自提拔的屢建戰功的將才,對領兵布陣都能獨當一麵。諸葛亮卻總是排斥他。
    其三,不重視培養接班人才。
    劉備死後,諸葛亮事必親躬,罰必親理,出將入相,獨立苦苦支撐大局,這樣勢必壓抑了人才的成長。他培養的蔣琬、費禕等接班人,因為缺乏實際工作的鍛煉,就難以擔當大任了。所以,一旦諸葛亮撒手西歸,就後繼無人,蜀漢也就從此一蹶不振了。
    諸葛亮到底有沒有這些缺點,還需要繼續考證。但是,即或是他存在這些問題,也是瑕不掩瑜,他的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盡職精神、過人的智慧是永遠為後人所欽佩的。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在陝西省乾縣西北80千米處的梁山上,埋葬著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她的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墓道兩旁聳立著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馬,十分壯觀。然而,作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其高達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卻一個字也沒有,這是武則天臨死前在遺囑裏親自交代的,後人稱它為“無字碑”。
    一位堂堂皇皇的武則天,為什麽死後隻樹碑而不立傳?1000多年來,人們紛紛猜測,莫衷一是,至今仍成為一個未解開的謎。
    有人說,武則天在位21年間,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豐功偉績,例如重用人才,重視教育,獎勵生產等。她親自下令規定,凡是積極開荒種田,發展耕地,提高產量,家家有餘糧的地方,當地的地方官要受到嘉獎。如果生產搞不好,百姓生活不安定,年終考核時地方官要被解除職務。
    武則天還破格提拔一大批人才,鼓勵下麵向上級推薦人才,並在京城裏設立檢舉箱、意見箱,讓群眾反映情況,舉報貪官汙吏,並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此外,她還對手中掌握有權勢的豪門貴族進行限製與打擊,使政治開明。因此,她的功勞很大,一時很難用文字來表述她的豐功偉績。
    有的人說,武則天在位期間,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打擊豪門貴族,卻也在自己身邊拉攏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權集團,他們排斥異己,濫用權力,培植黨羽。這樣,便給奸臣以可乘之機,利用機會誣告人,動不動就給忠臣好人扣上“謀反”的罪名,並設立殘酷的刑法,實行恐怖政策。這樣一來,盡管武則天個人的權力大大加強了,可卻造成了許多冤案慘案,錯殺了許多人,甚至株連幾家,一次殺死1000多人。於是,武則天在臨死前,感到不得人心,怕後人唾罵,隻好立無字碑了。
    有的人以為,武則天當皇帝以後,特別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費十分嚴重,大肆揮霍國家財產,大建寺院與享樂場所,使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政治也日益腐敗,引起了全國上下的不滿,所以死後無臉為自己撰文立傳。
    有的人認為,武則天一生有功也有過,功勞很大,而罪惡也很多,一時很難作出恰當的評價,隻好讓碑文空著,讓後人去下結論。
    還有人認為,武則天作為女皇帝,死後不給自己留碑文,是一種謙虛的表現,有“自知之明”。
    以上這些都是後人的種種猜測而已,無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麽?究竟哪一種說法正確?或者這些說法全都不正確,而可能還有另外的含義?這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闖王李自成的結局
    李自成因一念之差,輕信吳三桂的諾言,從山海關撤兵回京。導致吳三桂引狼入室,攜清兵數十萬攻破北京城。李自成立足未穩,即遭慘重打擊,一直節節敗退。先退保定,再退山西,再退西安,後入川順江東下,於江西、湖北境內被清兵打得潰不成軍。
    李自成率殘兵敗將,東進不成便向西南突圍,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處,突遇當地鄉兵襲擊,李自成率眾廝殺,不幸戰死沙場。
    李自成的歸宿,在現今通行說法中是戰死沙場,但在曆史記載及史學界,卻多年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而最為突出的一種觀點認為,李自成並非戰死,而是遁入空門,出家到湖南石門縣夾山寺為僧。
    說李自成最終在石門夾山寺為僧,其根據是《廣虞初新誌》所載《李自成墓》中記,乾隆年間澧州知州何玉磷根據對夾山寺《奉天玉和尚》塔的內容進行考證,斷定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李曾自稱“奉天倡義大元帥”,則奉天玉當是李自成的法號無疑。而夾山寺廟內有奉天玉和尚遺像,其相貌與李自成酷似一人。
    持李自成出家為僧觀點的人認為,就當時形勢分析,李自成雖潰不成軍,但手下也有二十萬餘眾,被鄉兵所殺似不可能。另外,朝廷一再傳旨,要速得李自成首級,最終仍無一人所獲。為此,朝廷對李自成戰死的通報始終不信,懷疑是有人假傳信息,虛報戰功。
    李自成最終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其結局成為曆史的一大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