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4爸爸不在家,兒子的損失更大

字數:211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好爸爸勝過富爸爸 !
    第三篇第十章4爸爸不在家,兒子的損失更大
    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絕不僅僅是“經濟讚助商”,父親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和生活習慣的養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對孩子和女孩的影響強度大小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父親角色缺失的情況下,男孩的損失要大於女孩。許多研究證實,父親對男孩子智力發展的影響要比女孩大。
    由於男孩的天性中,大多具有喜歡模仿的特點,兒童早期男性觀念與行為的獲得,很關鍵的就是觀察,模仿父親的語言與行為,並接受家庭特別是父親對其男性化角色的規範影響。
    如果在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角色總是缺席,他在一個相對柔弱孤寂的女性世界中浸潤得太久,身上與生俱來的雄風會隨著模仿天性的驅使,一點一點地被侵蝕,不知不覺之間便朝著女性化的傾向發展。
    另外,研究表明,男孩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其性別角色越容易混亂。有位心理學家調查了上海市部分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發現有13.9%的學生希望自己是異性。其中大部分是男孩,他們很多人在三歲時開始有自己是異性的想法,到了青少年期開始顯現並表現得尤為突出,對自己生理上的性別不滿意,討厭自己的身體,強烈要求改變性別,在日常生活中還會穿著異性裝束,言談舉止如同異性一樣。而絕大部分這樣的孩子,都很少與父親接觸。
    然而,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環境中,許多父親將越來越多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力爭在社會上出人頭地,而對家庭裏的事,特別是有關孩子的教育方麵的事投入精力和時間太少,孩子成長在母親、奶奶、姥姥的懷抱中,幼兒園、小學也都以女性老師為多,這種從女性懷抱中走出來的孩子,大都不自覺地以女性形象規範自己,性格做派也在潛移默化中向女性靠攏……孩子的成長的環境頗似溫柔陷阱,軟化了孩子成長應有的個性和棱角。
    在這種背景下,近幾年,“陰盛陽衰”“男孩女性化”的現象日益嚴重。男孩子似乎越來越陰柔,身上的男子漢氣息日益減少。
    人們對男性角色的期望,決定了一個男子漢必須鮮明地區別於女性的特征,並能夠充分展現一個男人陽剛和雄性的特性。一個哲人曾說,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而我們要說,一個失去男性雄風的時代將更黑暗和可怕。
    生活中常聽到有人說:兒子特別膽小怕黑,怕生人,怕一個人呆在屋子裏;特別愛生悶氣,愛哭哭啼啼、愛照鏡子等等。還有很多男孩子特別愛化妝品,性格特別孤僻,不願、而且不敢和小朋友交往……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父親回歸到家庭教育中。美國教育家杜布森博士認為,父親應該承擔起塑造下一代男人的主要任務。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給母親、幼兒園女教師,要多拿出時間陪陪孩子。父親為此有可能會犧牲部分事業與社交,但卻能得到更偉大的成就——造就一個出色的孩子。
    革命導師馬克思讀起書來如癡如狂,但回到家中,他卻是一個很稱職的玩伴。在馬克思的家庭裏,父母和女兒的關係真摯融洽,充滿了人生的樂趣。在孩子們還很小時,馬克思常利用工作的閑暇和孩子們一起做各種遊戲。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把椅子擺成“馬車”,然後把父親“套”在車前,孩子們揮舞著“鞭子”,“車”上“車”下一片歡騰。“爸爸是一匹好馬”,這是孩子們對父親的評價。
    在馬克思家裏,星期日是屬於女兒們的。每逢星期天,即使再忙,馬克思也總是放下緊張繁忙的工作,聽孩子們“指揮”。一次,恩格斯來到馬克思的家裏,見他正在聚精會神伏案工作,便趕忙提醒他說:“喂,你忘了今天是什麽日子嗎?”
    馬克思一聽,愣了一下,拍了拍腦門,微笑著說:“啊,對了,今天是星期日,星期日應該屬於孩子!”於是,馬克思放下工作,和恩格斯一起,有說有笑、高高興興地領著孩子出去郊遊了。
    有多少父親能比馬克思更忙碌呢,無論自己平時工作多忙,每周或者每天都要抽出時間跟孩子們在一起,陪伴他們成長。這不僅僅是享受天倫之樂,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是多麽在意並且關注他。
    事實上,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孩子總是希望自己的身邊有一位優秀的男性作為榜樣供他效仿。而父親恰恰是其最好的人選。杜布森最信奉這樣一句話:“讓一個孩子和一個合適的男人在一起,這個孩子永遠不會走上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