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長越嘮叨,孩子越逆反(2)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把話說到孩子心裏去 !
    觀念上,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對事物逐漸產生自己的看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這一代,跟子女成長的時代不同,接觸的事物也有很大的差異,有些父母往往不能正視這一點,以老觀點、老辦法看問題,把自己奉行的觀點反複強加到孩子身上,而不從子女的角度去思考,更不了解子女在想什麽。
    教養方式上,一些父母乃至祖父母驕縱、溺愛孩子,養成了孩子驕橫、任性、貪圖享樂的習慣和唯我獨尊的心理,這樣的孩子不聽話是很自然的了。有的家長明顯感到言語教育不起效果了,又沒找到其他的好辦法,於是錯誤地認為,遇到孩子不聽話,一次不聽,就說兩次,兩次不聽,就說三次,三次不聽就說五次,直至十次八次,隻要自己多說幾次,他們總會聽進去吧。
    不同的家長,嘮叨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總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關心嗬護式嘮叨。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愛孩子的本能。父母認為這是為孩子好,為孩子著想。孩子還小,自控力差,做事常常顧此失彼,丟三落四,所以需要大人不斷提醒。以至於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事無巨細都會叮囑又叮囑:出門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覺要蓋好被子;吃飯時不要看電視;放學了不要在學校逗留,早些回來……這類家長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小不點,對孩子事事不放心,不敢放手讓他受點苦,去經曆風雨,不放心他獨立做事。嘮叨的結果是:孩子產生了依賴心理——反正有人提醒我。因而變得懶惰,散漫,沒有責任感。培養獨立生活能力成了一句空話。
    催促命令式嘮叨。有的孩子性格活潑,頑皮貪玩,在父母眼裏看來是“不聽話”、不自覺、不好管教的孩子。父母認為他需要有人催促,像皮球一樣,踢一下才動一下。於是,“該做作業啦!”“到睡覺時間了,該上床啦!”“不要在外麵玩得太久,七點前要回家!”的命令聲在孩子耳邊定時響起。當然,對於還沒有養成良好作息習慣的孩子來說,適當的催促是應該的;但是,當催促過多過量,孩子就算聽從你的話了,也會在內心對你產生抵觸或怨恨情緒,疏遠了親子關係。
    習慣批評式嘮叨。特別是有些母親習慣了對家庭成員比如丈夫的嘮叨,自然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這也和家長的性格有關,有些家長屬於那種喜歡說個不停的人,似乎一天不嘮叨就不舒服。這類家長會把嘮叨緊緊掛在嘴邊,怕孩子不上進,怕孩子還會再犯錯。但後果是,孩子在心理上與你的距離疏遠了,因為沒有孩子喜歡聽你不斷地批評和指責。
    發泄不滿式嘮叨。工作上的壓力,生活中的不愉快,人際關係的緊張,家庭的不和睦,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等等,都會影響到父母的情緒,而父母的情緒又直接影響到孩子。經常看到這樣的家長,孩子考試沒考好,就對孩子大發脾氣:“你看你,怎麽就這麽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麽就這麽不爭氣!氣死我了!”“你怎麽就這麽沒出息呢,長大了去掃廁所算了!”這類家長實際上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孩子成了他們的出氣筒。他們根本不去體諒孩子的心情,不去考慮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最後受傷的隻能是孩子。
    你嘮叨的原因是什麽呢?你屬於哪一類的“嘮叨型家長”呢?反躬自省一下,是大有益處的,因為這有利於你自覺地改掉嘮叨的毛病,成為會說話的父母,成為受孩子歡迎和尊敬的父母。
    4.嚐試把嘮叨變成提問
    嘮叨恐怕是中國父母的共同點,惹得子女一致厭煩,但頗為有趣的是,當這些子女漸漸年長、為人父母之後,照樣將“嘮叨”進行到底。
    許多家長以為教育孩子就是反複說教,這一誤解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因為中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就十分迷信說教。幾千年來,人們都以為反複灌輸和耳提麵命就是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滿足於口幹舌燥;父母在家庭中得意於嘮嘮叨叨,唇敝舌焦,和一廂情願地、沒完沒了地向孩子灌輸大道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不但要重視教育,還要研究符合孩子成長規律的科學方法,講究和孩子說話的藝術。
    家長在特別想嘮叨的時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變一下方式,試一試“把嘮叨變成提問”。
    比如,當孩子剛要開始寫作業,卻同時打開了音響,家長一般就會嘮叨什麽“一心不可二用”啦,什麽“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長大肯定沒有出息”啦!其實這些大道理絲毫不起作用。如果能換成提問:“你為什麽做作業要聽音響,這裏有什麽科學道理呢?”這時,家長可能會聽到一些過去聞所未聞的知識,什麽音樂會激活大腦,左右腦需要協調等。當然,如果家長是個樂於學習的人,就會在最新的資料中看到:通過科學對比實驗證實,音樂雖然能激活大腦,但是總的效果還是不如專心致誌地學習。家長拿出這個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換意見,這和嘮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百倍!
    有時候,孩子的某個做法明顯不對,家長盡量不要直接指責,更不要揪著小辮子不放,說個不停。與其直接向孩子說教“這樣做的壞處是什麽什麽”,還不如向孩子提問,“說說這樣做有什麽科學根據”,或“如果換種做法效果會如何呢?”在父母的提問和啟發下,孩子自覺地發現和改正自己的錯誤之處,那就再好不過了。
    具體而言,父母把嘮叨變成提問,至少有三點好處:
    其一,有利於融洽親子關係。父母一般都是高居於孩子之上的,很少和孩子平等地對話。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虛心提問,孩子肯定會受到震動,當然樂於給父母解答,不會感到厭煩。
    其二,有利於激發孩子開動腦筋。提高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地向其發問。孩子們有時做事情並沒有動腦筋,或是隨大流,或是隨意做;當他們聽到問題時,就必然要動腦筋思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愛思考的良好習慣。
    其三,有利於了解孩子目前的真實認知水平。提問之後,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通過孩子的回答,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實認識。如果孩子的認識是錯誤的,這時父母再進行教導,哪怕是現在開始嘮叨,也比一開始就嘮叨強。因為這時父母了解了情況,屬於“有的放矢”,而不是“心有成見”。還有一種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孩子的回答不僅正確,而且非常精彩,大大超過父母原來的認知。這時父母反而會暗中慶幸“幸虧我們沒有先嘮叨,不然真在孩子麵前現眼了”。
    當然,家長向孩子提問時態度一定要和藹,更要虛心;不能擺著架子,把提問整成“提審”,變相為“審判式”嘮叨。
    5.提高說話質量,減少嘮叨數量
    家長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和教育,關鍵是掌握好說話的方式與分寸。如果對孩子反複數落,喋喋不休地指責,使用的方式大多為機械地重複,時間長了,孩子除感到厭煩以外,更重要的是根本聽不進去。一項調查表明,“我最喜愛的父母是講話精練、有重點、不嘮叨”,這就是孩子們的心聲。
    親子教育專家張勤女士介紹說:有一天下午,她突然被兒子的小學老師叫到學校。在老師的辦公室裏,老師當著兒子的麵向她抱怨:你這個孩子是多麽多麽地淘氣……老師甚至使用了很多難聽的字眼,而她一聽,卻覺得沒什麽大不了的事兒。小男孩子嘛,淘一點很正常。事隔多年,她仍然覺得心痛:“當時我兒子站在一旁,老師就那樣數落他,孩子嚇得縮在牆角一個勁兒地哭!一路走,孩子一路哭,任我怎麽安慰也停不下來。”突然間,她想到:老師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可是,連他們都不能百分百做到跟孩子順利溝通,那麽家長和孩子間的溝通,是否會出現更多問題?從此她開始潛心研究如何當一個好家長。家長是一個全新的角色。在我們有孩子之前,誰也沒當過家長,也沒有人教我們怎麽當家長;而當我們剛學會怎樣給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當家長時,孩子又升到了二年級,我們的經驗又不夠用了,這個過程是周而複始的。她說:“教育不是把水桶灌滿,而是把火點燃。”
    點燃熊熊烈焰,有時隻需要星星之火;打動孩子的心,有時隻需要隻言片語。家長對孩子說的話要發揮效力,要訣在於少而精。簡潔是智慧的鏡子,而嘮叨則是教子乏術的表現。因此,父母通過語言對孩子施以及時的、有效的引導時,要提高說話質量,減少嘮叨數量,使得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都能說到孩子的心裏去,都能在孩子心中引起反響。
    要做到以最少的語言,達到最佳的家教效果,父母應該做到:尊重孩子;正確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針對孩子的個性特征;選對說話的時機;施以正確引導;講究批評的藝術;以身作則,教子先正己等等。在本書後麵的章節裏,將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盡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