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斯坦福(2)
字數:351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成為喬布斯 !
當時看起來,藝術字在我的生命中似乎沒有任何用處。但是10年後,當我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電腦時,藝術字的意義重新浮現了,我們將藝術字融入了麥金塔的設計中。麥金塔是第一台擁有漂亮印刷字體的電腦。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就不會有機會旁聽藝術字課程,麥金塔就不可能擁有豐富的字體和可變的間距。windows隻是抄襲了麥金塔,不可能原創藝術字體。也就是說,如果我當時沒有退學,就不會有機會旁聽藝術字課程,所有的個人電腦都無法擁有好看的字體。我在讀大學的時候當然不可能預先把這些點點滴滴串聯起來,但是10年後回過頭去看,這一切都不言而喻。
展望未來時,你不可能預知這些片段將如何串聯起來,隻有在回顧往事時才會明白其中的關聯。因此你必須相信這些點點滴滴在未來總會以某種方式串聯在一起。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比如勇氣、命運、生命、因緣,等等,因為隻有相信生命中的點滴定會在未來相串聯,你才會擁有聽從自己內心的勇氣,即使你的內心將引導你離開熟悉的尋常之路。這將讓你變得與眾不同。
我的第二個故事關於愛和失去。
我非常幸運,在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真正熱愛的事。沃茲和我20歲的時候就在父母的車庫裏創建了蘋果公司。我們拚命工作,10年之後,蘋果從隻有兩個人的車庫小公司成長為市值超過20億美元、擁有4000多名員工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9年,我們發布了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產品—麥金塔電腦,那年我才剛滿30歲。然後我就被炒魷魚了。你怎麽可能被你自己創立的公司炒魷魚呢?在蘋果公司快速成長的時候,我們請了一位我認為很有天分的家夥和我一起管理公司,最初的幾年,公司運轉良好。但後來我們對未來的看法發生了分歧,最終我們鬧翻了,董事會站在了他那邊。30歲的時候,我失業了,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炒了魷魚。我傾注了所有心血打造的公司就這樣離我遠去了,這真是毀滅性的打擊。
最初的幾個月裏,我真的茫然不知所措。我覺得我讓前輩們失望了,我把他們交到我手上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與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和英特爾創始人鮑勃·諾伊斯見麵,向他們道歉,因為我把事情搞得一團糟。我成了公眾的負麵教材,甚至想過逃離矽穀。然而我逐漸意識到:我依舊深愛著我的事業,在蘋果發生的那些事情絲毫沒有改變這一點。雖然我被驅逐了,但我仍然深愛著我的事業。於是我決定從頭再來。
我當時並沒有覺察,但事後證明,被蘋果解雇是我這輩子所經曆的最棒的事情。作為成功者的負重感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創業者的輕鬆與釋然,各種不確定性讓我重獲自由,進入了生命中最富創造力的階段。
在接下來的5年裏,我創建了next公司和皮克斯公司,還與一位優雅的女士墜入愛河,她後來成為我的妻子。皮克斯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現在也是世界上最好的電腦動畫工作室。後來,蘋果收購了next,我就這樣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為蘋果的複興立下了汗馬功勞。我還和勞倫一起組建了幸福完美的家庭。
我非常肯定,如果當初沒有被蘋果開除,今天的這一切都不會發生。良藥苦口,但病人需要良藥。有時候,生活會跟你開玩笑,把一塊磚頭砸在你腦袋上,不要失去信仰。我相信我之所以能夠堅持下去,是因為我一直深愛我所從事的工作。你必須找到你的真愛,無論是工作還是愛人。工作將會占據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時間,隻有相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偉大的,你才能怡然自得,而工作是否有意義的唯一標準就是熱愛。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你的所愛,請繼續尋找,不要停下腳步。在你找到它的時候,你的內心會告訴你。就如同任何真誠的關係,歲月的流逝隻會讓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努力尋找,不要停下腳步!
我的第三個故事關於死亡。
17歲的時候,我讀到一則格言:“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正確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之後的33年裏,我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捫心自問:“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會去做今天打算做的那些事嗎?”如果連續多天答案都是“不”,我知道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了。
“記住自己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幫助我做出了很多生命中的重大決定。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期望、榮耀、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在麵對死亡時都變得微不足道,隻有真正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記住自己即將死去”是避免患得患失的最好辦法。你已經赤身裸體了,沒有理由不去追隨自己內心的聲音。
大概一年以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晨七點半做了一個檢查,檢查結果清楚地顯示在我的胰腺上有一個腫瘤。我當時都不知道胰腺是什麽東西。醫生告訴我這是不治之症,我最多還能活3~6個月。醫生建議我回家打點好一切,這是醫生給病人下的死亡判決書。那意味著你必須在幾個月內把未來10年想對孩子說的話全部說完;意味著你必須要把每件事都安排好,盡可能減少對家人的影響;意味著你要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
我拿著診斷書熬過了一整天,那天晚上我又去做了一個活體切片檢查,醫生將一個內窺鏡從我的喉嚨伸進去,通過我的胃,伸到我的腸子裏,用一根針在我胰腺的腫瘤上取了幾個細胞。我當時是被麻醉的,但我妻子當時在場,後來她告訴我,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過這些細胞之後變得異常激動,因為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可以通過手術治愈的癌症。我接受了手術,現在痊愈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刻,我希望這也是未來幾十年最接近的一次。以前死亡對於我來說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經曆了這次生死考驗後,我可以更加肯定地對你們說:沒有人願意死,即使人們想上天堂,也不會為了去那裏而選擇死亡。但死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終點,沒有人能夠逃脫。本來也應該如此,因為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一個發明。它是生命輪換的代理人,將舊的清除以便給新的讓路。你們現在是新的,但是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終將會變成舊的,然後離開人生的舞台。我很抱歉,這麽說很殘酷,但這是事實。
你們的時間有限,別浪費在重複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教條會把你困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裏。不要讓其他人的觀點掩蓋你內心的聲音。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氣聽從直覺和內心的指引,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早就知道你想成為什麽樣的人,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我年輕的時候,看過一本名為《地球目錄大全》的雜誌,是我們那一代人的《聖經》。這本雜誌是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創辦的,他就住在離這裏不遠的門洛帕克。那是60年代後期,個人電腦尚未誕生,這本雜誌全部是用打字機、剪刀和拍立得製作的。雜誌有點像紙質版的穀歌,但比穀歌的誕生早了35年,體現了由靈巧工具和偉大想法所支撐的理想主義。
斯圖爾特團隊出版了幾期《地球目錄大全》,所有的內容都出版完後,他們出了最後一期停刊號。那是在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的年紀。停刊號的封底是一張清晨鄉村公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險精神的話,遠足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色,在照片下方有這樣一句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饑,虛心若愚)。這是他們的告別語。“求知若饑,虛心若愚。”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現在,在你們即將畢業,踏上新的旅程之際,我想把這句話送給在座的各位: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