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天亮了,該結束了

字數:6915   加入書籤

A+A-




    賈詡看著猶豫不決的牛輔,他再次說道。

    “盟主,徐榮可能歸降朝廷的事情暫時不能讓其他的將軍知道,否則其他的將軍一定會心生退意,隻怕到時候,聯盟一定會四分五裂,不利於盟主實現為國相報仇的想法。”

    “可是文和兄,徐榮未參與圍攻長安城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其他將軍得知,我們又將如何解釋這件事情?”

    “不解釋,就說你也不知道具體情況,總之將此事先拖下去。”

    賈詡臉上的愁容在火光的照射下也看的清楚,或許他已經知道聯盟的最終下場,隻是他又要如何自處。

    第三輪攻城也已經被瓦解了,此刻天空中的月亮正在悄然的落下來,而天空也越來越亮。

    李傕,郭汜,張濟則再一次來到了牛輔軍中,此時他們才發現賈詡也在軍中,心中起了疑惑。

    “文和兄,你不是陪著胡軫在營中守著的嗎?怎麽突然來到了這裏?”李傕第一個發問道。

    “李將軍,營中無大事,有胡軫一人便足以,我作為盟主的監軍,前來替盟主攻城出謀劃策。”賈詡說道。

    在之前,牛輔便和賈詡已經商量好了接下來麵對各位將軍所要說的話,總之徐榮歸降朝廷和軍營被朝廷軍隊偷襲這兩件事情都不能在此刻說出來,哪怕這兩件事情並沒有實際證據證明一定是發生了,但至少對於處在前線的將士們而言,這絕對是打擊士氣的行為。

    李傕覺得賈詡的話有些疑點,但他也找不出具體的疑點在哪,不過多一個出謀的人,對於前線作戰也確實有幫助,因為他們的軍隊至今還沒有攻上城牆。

    “不知文和兄,有何計策可以助我等攻上城牆?”

    “李將軍,長安城東城牆防守最為嚴實,所以數輪進攻都無法攻下,不如你帶著軍隊前去北城門,與樊稠一定進攻北城門,我聽說樊將軍最善於進攻,如果有了李將軍的助力,想必可以更加容易的拿下北城門。”

    賈詡看著郭汜,張濟兩人,他們都朝著南城門的方向看去,恐怕這兩人也不想麵對東城牆的堅實防守,所以也產生了相應的想法,隻是南城門處沒有徐榮的部隊,所以不能讓任何部隊前往南城門。

    “至於郭將軍和張將軍,則跟隨盟主繼續進攻東城牆。”

    “為什麽?”張濟疑惑的問道,他實在不想繼續進攻東城牆了。

    “為了牽製住東城牆的守軍力量,給北城門的攻城士兵創造更多的攻城機會。”

    “各位先清點一下自己的人馬,待清點完成之後,便開始白天的第一次攻城。”

    李傕,郭汜,張濟聽完賈詡的話,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軍中,讓部將清點人數,原地休息,等一下再繼續進攻。

    牛輔也開始讓手下的校尉開始清點人數,之前晚上天黑,清點人數過於麻煩,所以就沒有做這件事情,但現在都已經攻城三輪了,是時候需要了解一下軍中的具體情況。

    徐榮正在藍田縣將軍府內等待著最新的前線消息,昨晚的時候他按照李儒的計策,軍隊行至半路的時候便讓使者將書信轉交給著盟軍,其後又將軍隊繼續駐紮在藍田縣到長安城的半路上,一直等到盟軍抵達長安城時,他才將軍隊撤了回去。

    回到藍田縣的徐榮則派了兩波人打探前線的消息,一波人在較遠的地方觀察前方的作戰,另一波人則從李儒手上獲取最新的長安城內消息。

    “將軍,屬下已觀察到牛輔等人已經收軍,正在原地休息。”

    “長安城最新情況如何?”

    “長安城西,南城牆無人進攻,盟軍主力一直在進攻東城門,三輪下來都未能拿下,而城北樊稠軍也一直在進攻北城門,四輪下來也沒能拿下,長安城內觀察不到,但城牆的守備卻依然非常牢固。”

    “繼續探。”

    “是,將軍”

    徐榮派往前線的斥候幾乎每半個時辰便會回報一次消息,不過之前的時候由於天色較黑,所以憑借肉眼無法看清楚前方的情況,所以回報的內容相對較少,現在天空已經亮了,斥候也能夠更加了解前方的作戰情況。

    而李儒的使者很快也抵達了徐榮府。

    “將軍,在下乃是李儒派來的使者,使君讓我告訴將軍,長安城內一切安好,陛下正在前線指揮作戰,將士們驍勇善戰,百姓們已經醒來,雖然知道外麵發生了戰爭,但在北軍的管理下,城內治安與往常無異。”

    “回去告訴使君,他所吩咐的我都已經做到。”

    使者聽完徐榮的話,很快便從藍田回去了。

    城東處的盟軍經過一夜的作戰的,目前有些勞累,他們正在借著清點的機會抓緊時間休息。

    各個將軍手下的校尉很快便已經清點好了自己的所剩的將士。

    其中李傕軍目前還有三萬七千人,其中包括受傷的五千人,總共死去八千人。

    郭汜軍還剩兩萬人,其中包括受傷的四千人,總共死去五千人。

    牛輔軍還剩三萬三千人,其中包括受傷的六千人,總共死去七千人。

    張濟軍還剩一萬四千人,其中包括受傷的兩千人,總共死去六千人。

    三輪攻城下來,從原本的十三萬人到現在的十萬四千人,其中包括受傷的士兵一萬七千人。

    在清點完各軍士兵之後,李傕便帶著手下士兵前往北城門樊稠軍所在處。

    樊稠見到前來的李傕軍隊還是非常意外的,他都已經習慣了獨自攻城,雖然他本可以和這一群人一起進攻東城門。

    不過樊稠雖然單獨進攻北城牆,但他作戰勇猛,所以北城門守軍反倒要比東城門壓力還要大。

    但這並不代表樊稠他就一直進攻下來,他手中的兵畢竟不多,而且一直強攻也很消耗士兵們的體力和士氣,所以為了能夠更好的進攻,他的部隊休息的時間也是盟軍中最長的。

    李傕軍隊來到這裏的時候正是樊稠下令軍隊休息的時候。

    “樊將軍,你的軍隊真的勇猛,這北城牆看起來都快要被你拿下了。”李傕恭維的說道。

    “李將軍,你怎麽會突然來到我這裏,盟主那邊情況怎麽樣,有沒有攻進長安城?”

    “樊將軍,東城牆守衛力量太強,雖然盟軍人數眾多,但也久攻不下,所以盟主就派我前來與將軍共同進攻北城牆,希望能夠攻破北城門,進入長安城。”

    “我到是盟主終於發現我一個人負責進攻北城門太累了才派你來的,結果沒想到居然是因為東城門難以攻破才派你來,隻是盟主為何覺得北城門就那麽容易攻破呢。”

    樊稠有些生氣,他一個拚死拚活的進攻一處城門就已經夠難的,結果盟主居然說東城門比他這裏難攻,他如何不生氣。

    李傕看著樊稠的表情,知道樊稠有些不爽,不過他說的這些話也的確是盟主說的,與他並無太大關係。

    “樊將軍,不必計較這些,如今我既然已經來到此處,不如商議一下如何進攻長安城?”

    “將軍有什麽高見?”

    “我來時看到樊將軍剛鳴鼓息兵,我也剛率兵來到此處,不如我們兩軍先原地休息,待片刻之後,一同進攻,你的軍隊進攻北城牆的西麵,我的軍隊則進攻北城牆的東麵。”

    “可行。”

    確定了接下來的進攻計劃之後,樊稠則下令校尉開始調整隊伍,讓軍隊向西邊挪移一些,給李傕軍隊讓出一些位置,尤其是李傕的軍隊數量要遠多於他。

    相比於城外士兵的疲勞,城內守軍的情況相對較好,皇甫嵩也趁著敵軍消息之際,讓校尉梁衍清點了一下剩餘士兵。

    經過敵軍的三輪進攻,城牆上的士兵已經換了四五批了,死傷慘烈,位於內牆內的傷兵營都已經放滿了從城牆上帶來了傷兵。為了能夠提供更好的條件,不得不在城內設置了新的傷兵營來滿足不斷增加的傷兵。

    軍中的郎中數量並不多,照顧成百上千的士兵根本來不及,所以很多從城牆上帶下來的傷兵最終還是麵臨著死亡,張明想要下令從皇宮內調用太醫前來,但被皇甫嵩阻止了,理由是太醫專門給陛下看病的,尋常士兵沒有這個資格享受。

    無奈,張明隻能折中一下,讓長安城內的郎中前來為傷兵包紮看病,畢竟這個時候,他也不想與皇甫嵩爭議這個問題,否則會幹擾皇甫嵩的作戰。

    而密切關注城外形勢的皇甫嵩也發現了李傕軍隊前往北城門的事情,這倒是讓他有些棘手,畢竟現在東城門的壓力並沒有減弱太多,而北城門的壓力卻一下子突增,他一個人又沒有辦法身在兩處。

    最終他決定讓部下校尉張猛率一萬士兵前去北城門助陣。

    張猛,其父張奐,乃是恒帝時期鼎鼎有名的中郎將。皇甫嵩被朝廷任命為征西將軍時,由於手下缺乏可用的將領,所以就把張猛挖了出來,在其手下充當校尉一職。

    “是,將軍。”

    張猛隨即去城牆下的軍營中開始挑選起了士兵,張猛其父聞名,但他本人隻是一名新將,還需多加鍛煉,所以這次挑選的士兵則以經常訓練的士兵為主,至於剛征募的新兵,則暫時還留在東城門軍營處。

    在張猛挑選完一萬士兵之後,梁衍再次匯報了東城門處的守衛情況。

    “將軍,東城門處現有勤加訓練的士兵一萬五千餘人,新兵一萬人,傷員七千餘人,死去的士兵八千左右。城中的弓弩已經消耗殆盡,石頭已全部消耗完。”

    “知道了。”

    皇甫嵩沒有語氣的說道。

    但梁衍卻有些皺了眉頭,城外敵軍雖然少了李傕這一支重要的部隊,但數量依舊算不上少。

    “將軍,剛才讓張猛挑選一萬名士兵是不是有些太多了,雖說北城門處敵軍有了李傕軍隊的增持,壓力大了許多,可畢竟還是沒有東城門處難守啊,況且北城門處閻忠將軍處尚還有守城士兵萬餘人。”

    “梁衍,你看看這個?”

    皇甫嵩從衣袖中拿出了一封書信,那是呂布派使者送來的書信,信中明確說道他們已經攻占了敵方軍營,並且已經建立了防備陣型。

    “我猜用不了多久時間,敵方軍營出逃的士兵便會抵達此處,到時候敵軍知道軍營失守,一定會想辦法回防,而不是繼續在這圍城。所以我將這批士兵交給張猛也不過讓其鍛煉而已,實際上,長安城已經沒有危險了。”

    “呂將軍勇猛,沒想要這麽快便拿下了敵營。”

    “不過雖說長安城已經沒有危險,但我等還是需要好好守著長安城的,防止敵軍做出狗賊跳牆的事情。”

    “是,將軍。”

    緊接著,皇甫嵩再次前往角樓將具體情況與陛下說與,此刻的陛下與將士們一樣,一夜未睡,再加上身在城牆上的角樓,穿著盔甲,倒是有些小感冒了。

    畢竟張明不同於這些將士們,天天各種訓練,身體強度足以狂過冬天的晚上,但他不行,多年來一直在深宮裏度過,尤其在董卓的監視下,他都不敢學習一些防身的技巧,深怕被董卓懷疑陛下要造反了。

    經過這次在城牆上的事情,張明已經決定以後回到皇宮之中,一定要學一會鍛煉身體的武藝,不為了打仗,隻是為了強健身體,讓自己將來可以更好的處理國事。

    東城門處的第四輪進攻再次發動了起來,相比前三輪,這一次要弱了不少,不過皇甫嵩並沒有鬆懈下來,依舊采取前三輪防禦的方式。

    從胡軫軍營中逃出了士兵有的直接成為了流民,前往其它地方去了,有一些則前往長安城,準備將軍營被襲的時候告訴盟軍,期望能夠得到升職的機會,然而絕大多數前去長安城的士兵都被高順的陷陣營半路給截殺了。

    但仍有少數的胡軫士兵趁著夜黑則跨過了高順設置的封鎖線,成功的朝著長安城的方向走去,此時距離軍營被襲已經過去兩個時辰了,再來半個時辰便會抵達長安城外。

    這些逃忙的士兵在半路上居然形成了一小股的勢力,人數也有幾十人之眾。(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