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神醫華佗
字數:7047 加入書籤
“皇甫將軍,傷兵營裏都是為了守護大漢江山而受傷的士兵,朕豈能因為害怕見到士兵重傷慘狀就不去麵對,這還對的起這些士兵嗎?”
“昔日高祖皇帝時,待民如子,甚至冒著被秦法處死的風險也要釋放那些徒役,可如今他的子孫卻不敢麵對戰場上受傷的士兵。”
“所以皇甫將軍不用勸說了,朕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裏,便已經做好了準備。”
皇甫嵩看著陛下臉上決然的表情,知道再勸也沒有意義了,他與陛下相處許久,知道如今的這個陛下對於底層的人,有著不同尋常的憐憫之心,不僅是話語上,更是在行動上。
“陛下,既然如此,那便請陛下隨我前去傷兵營。”
傷兵營主要所在的位置是內牆的角落處,由於昨日長城守衛戰太過慘烈,內城處的傷兵營已經容納不下受傷的士兵,所以在長安城內也搭建了一處傷兵營,一些受傷比較輕的傷兵則被轉移到了那裏。
張明等人所要前去的傷兵營就是內牆處的傷兵營。
從城牆上走下來的張明看著內城裏麵成百上千的營帳,士兵們有的正在休息,有的則在聊天,也有的正在清理裝備,不過這些士兵看到皇甫嵩前來,都主動行了軍禮。
雖然昨日張明在城牆上發表了戰前講話,但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他,不過這些士兵在這麽長時間的相處,對皇甫嵩還是有些眼熟的。
在古代軍隊麵前,軍人往往隻認識將軍,不認識皇帝,今天的張明總算是深刻的理解了這一點,自從他掌握權力之後,還沒有像今天這樣尷尬,幾乎所有向他們行禮的人,都是朝著皇甫嵩行禮。
此刻的皇甫嵩並沒有意識到任何的不對勁,但張明身邊的宦官和梁衍卻都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他們的臉色都有些微微變樣。
所幸從城牆上走到傷兵營的距離不算太遠,這種尷尬的場景很快便已經結束了。
皇甫嵩這一路上都在給陛下說著軍營的一些事情,他發現現在的這個陛下對於軍事作戰有著非同尋常的喜愛,與之前皇帝不同的是,這個陛下對於底層士兵的看法有著跟他差不多的見解。
張明也在認真的聽著皇甫嵩講解如何紮營,如何訓練的事情,皇甫嵩不愧是東漢名將,說起軍事作戰頭頭是道,他聽起來倒是不困難,畢竟皇甫嵩所說的好多內容他也曾經在各類兵法書上看到過。
傷兵營內部並不是一座大營,而是由一個個小的營帳組成,跟其它的營帳並沒有太大區別,如果說唯一的區別就是傷兵營被包圍起來了,門外有著嚴格的守衛。
守衛看到皇甫嵩前來,行禮之後便讓這群人進入其中。
“皇甫將軍,傷兵營的最高統帥是誰?”
“校尉郭典兼管此營,實際上負責的應該是他手下的一名軍候。”
皇甫嵩讓身邊的近侍前去通知軍候,而他則和陛下在此等待。
很快,近侍便帶著軍候來到了此地,同樣的,軍候也隻給皇甫嵩行了軍禮。
“陛下,這位就是負責傷兵營的軍候。”
軍候這才意識到將軍身邊的這人居然是皇帝,他從未想到皇帝居然會來到傷兵營。
“這裏有多少傷兵?”
“回陛下,此處收納的全部都是重傷的士兵,而輕傷的那些士兵都轉移到了城外,所以此處士兵人數並不算多,應該隻有兩千餘人。”
“郎中有多少人?”
“回陛下,軍中原有隨行郎中八十人,不過今天早上城內來了一群郎中,所以現在有一百名郎中。”
“長安城內隻來了這麽一些郎中?”
“回陛下,城內來的郎中數量挺多,隻是看到這裏士兵的慘狀,很多郎中受不了,就去了長安城內的傷兵營,所以隻有二十名郎中留在了這裏。”
“行吧,帶我看看這些受傷的士兵吧。”
“是,陛下。”
軍候帶著眾人來到了第一個營帳,這個營帳麵積不大,大概隻有五六平方米的樣子,然而裏麵卻躺著四個受傷的士兵,一個斷腿,一個斷了胳膊,一個胳膊中了箭,一個胸口中了箭。
旁邊還有一個郎中正在用刀為那個胳膊中箭的人剜去箭頭,張明隻聽到了一聲又一聲的慘叫聲,他沒有去打擾郎中的行為,一直默默的看著。
整整一刻鍾的時間,那個郎中才剜去了胳膊上的箭頭,隨後用白布將傷口包裝了起來。
此時軍候才向陛下解釋了起來。
“這位郎中是今早才來到營中的,同行的一些郎中都害怕,就他不怕,他一個早上便已經為很多受傷的士兵清理了傷口,他的醫術水平挺不錯的,我在傷兵營待了這麽久,很少見到有這般醫術的郎中。”
張明也很佩服這名郎中的醫術,他在此處看的毛骨悚然的,這可是在一千八百年前做外科手術,這個時期沒有麻醉,刀具也不夠鋒利,那種疼痛非毅力強者,都不一定能忍得住,所以他在此處能夠聽見傷兵營中此起彼伏的慘叫聲。
那名郎中又準備去為下一位受傷的士兵做起了外科手術,不過在動手之前,他先讓受傷的士兵喝下去了一碗湯藥,味道很苦,士兵都有些喝不下去。
“你把這個湯藥喝下去,等一下,我動手的時候,你的痛苦就會小一點。”
聽到這話之後,那個士兵才勉強的將湯藥喝了下去。
張明聽到這句話卻有些呆愣住,這不就是後世的麻醉劑,一千八年前哪來的麻醉劑,莫不是這個郎中就是傳說中的華佗,他又認真的看向了這名郎中,與普通人也沒有太大區別。
在這個軍賬待的時間也有些長了,軍候打算帶陛下前去下一個軍賬。
“陛下,我帶你們去下一個軍賬。”
“稍等片刻。”
一行人都在軍賬中默默的看著這位郎中在做手術,與張明不同的是,其它人已經見慣了這種場景,臉上並無其它表情,但張明臉上卻流露出興奮的表情。
很快,那名郎中就為受傷的士兵做好了手術。
正待那名郎中準備做下一個手術的時候,張明連忙向前,嘴裏說道。
“閣下是神醫華佗嗎?”
那人這才調轉了頭,他早就發現了軍賬中來了一群人,可惜他剛才做手術時太過於聚精會神,都沒有認真觀察。
“是的,我就是華佗,神醫不敢當,敢問這位是?”
張明並沒有穿皇帝的袍子,而是穿著日常的燕居服,所以華佗並沒有認出來。
軍候連忙走上前說道“這位是大漢的陛下。”
華佗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有些失禮,放下手中的白布,準備行禮。
張明托住華佗,嘴裏說道“華神醫,你還是好好看病吧,朕的將士們就拜托您了。”
“對了,華神醫,你怎麽會在軍營裏麵?”
“陛下,草民沒想到會在此處見到您,草民遊曆各州,為各州的貧苦百姓們治病,前不久來到了長安,結果正打算離開長安前往其餘各州的時候,長安城遭受了進攻。”
“長安城雖然有開著南城門,但是草民沒有辦法出去,便隻能繼續留在長安城治病救人,所幸草民學的一手好醫術,在此處也能活的下來。”
“今天早晨的時候,我看到長安街道上有官兵在貼告示,征集城內的郎中前去軍營為受傷的士兵看病,我便隨同一些郎中朋友來到了此處,隻是我的那些郎中朋友有些見不得此處的慘狀,不少都去了城內的傷兵營。”
“我見這群士兵太慘了,忍心不下,便一直在這裏為這群士兵治療。”
“朕沒想到,隻是偶爾經過傷兵營,卻能夠在此處偶遇華神醫,真的是朕的幸運,是大漢的幸運。”
“陛下莫要自謙,草民剛才在給士兵治療的時候,便已經看到陛下等人走了過來,陛下一直在這裏看草民治病,看了一刻多鍾,想必是真的關心這些士兵,這些人都是普通的士兵,可沒想到,陛下能夠親自來看他們,陛下是個好皇帝。”
“這段時期遊曆長安城的時候,我一直都有聽到長安百姓私下裏說起陛下的事情,當時的我還不確定陛下的仁德,草民遊曆各州的時候,也見過一些郡守,縣令,可他們卻並不喜歡普通百姓,也很少去慰問受傷的手下,而陛下卻有一顆仁慈之心,愛民如子。陛下才是大漢的幸運。”
張明聽到華佗的誇讚,有些不好意思,在他看來,這些也不算什麽大事,畢竟治國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要深入百姓,了解百姓,這是他早已明白的道理。
“華神醫,你的醫術高超,朕想請你作為太常,不知可否?”
“陛下,草民若想做官的話,憑借這一手醫術,多麽也能混個小官當當,雖然成為太常對於草民而言,是極大的榮耀,可成為太常隻能為宮中百官治病,而草民現在尚且還能走動,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草民的醫術還能讓這些百姓苟活一段時間,所以草民暫時不能答應陛下。”
“華神醫,你學醫是為了什麽?”
“回陛下,草民學醫自然是為了救治天下百姓。”
“華神醫,你知道朕的想法嗎?朕的想法和你一樣,朕也想拯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你在長安城也待了一段時間了,也看到了長安城最近的變化,長安百姓的生活有實實在在的提高,你也是看在眼裏的。你用你的醫術來救治這些傷兵,朕用田地,衣服,糧食來讓這些傷兵離開軍營也可以活下去”
“華神醫,朕想請你出任太常,想的從來都不是讓你給百官看病。給百官看病的太常有的是,但像你這樣為天下著想的郎中卻沒幾個。”
“朕想等戰爭結束之後,便為您設立一所學府,由您親自教導學生如何行醫,如何?”
聽了陛下的話,華佗激動不已,他這麽多年,遊曆各州,各郡,各縣,為百姓治病,如今卻已接近半百之齡,也許過不了幾年,他就走不動了,在這幾十年的遊曆過程中,華佗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太過薄弱,即使他再怎麽努力,可又能救得了多少人。
哪怕他現在一刻不停在為這群傷兵治病,可一個早上下來也隻不過治了十個人不到,所以華佗對於陛下的這個決定,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使命在哪,他想要將他多年攢下的醫術傳播給更多的人。
“陛下,你真的願意為草民建一座專門用來培養郎中的學府嗎?”
“當然,我大漢的百姓,需要你,更需要千千萬萬的像你一樣的郎中。”
“多謝了,陛下,草民願意為陛下培養出千千萬萬的郎中。”
張明特別開心,有了華佗,以後他就能夠培養出更多的好醫生,為天下的黎民百姓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
“來人。”
一個宦官走了過來,嘴裏說道“陛下。”
“封華佗為太常令,享有開府授業的權力。”
“是,陛下。”
華佗聽了之後,也連忙道謝。
“華神醫,待朕回到宮中之後,便會派人在長安城裏尋找一處開闊府邸,專門給您用於授業傳道。”
“謝陛下,草民感激不盡。”
張明又和華佗交代了具體的一些事務,然後便離開了軍賬。走的時候,心中感慨,幸好自己來到了此處,否則就要錯失一位大賢了。
接下來,一行人又走過了許多軍賬,這些郎中的表現讓他很滿意,如果說唯一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郎中數量太少了,兩千多名重傷的士兵,卻隻有不到一百人的郎中,有多少士兵沒有等到郎中,便已經離開人世了。
而在見識了這些重傷的士兵之後,張明的心情也有些壓抑,有些堅強的士兵還能夠行禮,但更多的重傷士兵什麽都做不了,隻能靜靜的躺在那裏。
整整兩個時辰,張明一直在傷兵營待著,他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傷兵營,不過在此期間,皇甫嵩和梁衍都已經離開傷兵營,他們還要負責接下來的作戰,隻能暫時先離開了。
現在陪在張明身邊的是皇甫嵩的近侍和軍候,以及張明自己帶來的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