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長安街道發生的小事

字數:6507   加入書籤

A+A-




    午時的時候,李傕軍隊便已經抵達了西城牆處,在離西城門一公裏的地方紮營駐寨。

    經過連續不斷的四輪進攻,李傕的士兵數量已經從四萬五千餘人降到了三萬五千餘人,其中還包括數千的傷兵,攻城一役,他所轄的軍隊在盟軍中已經算傷亡較高的了。

    所以李傕真心不願意再耗下去了,尤其是攻城希望不大的情況下,他已經想好了,等賈詡再次來到他的軍中,他便命手下向西劫掠而去,並打出回涼州的旗號。

    不過下午酉時第五輪的進攻李傕也會配合盟主的,畢竟以牛輔的性格,一定會派人傳令盟軍攻城計劃。

    牛輔為了不讓盟軍發揮徐榮的異常,所以,所有的發號施令都是由牛輔親自派使者傳達的,這樣的話,短期內,盟軍就很難發現異常。

    果然,下午酉時的時候,牛輔的使者便已經抵達了李傕處,將盟主的命令傳達下去。

    雖說盟主並無實際上的指揮權,但為了達到更好的攻城效果,往往會約定一個時間同時發難,給長安城的守衛造成巨大壓力。

    第五輪攻城也不例外,三麵攻城,長安城守衛壓力劇增,不過所幸的是,李傕軍隊並沒有全力攻城,至少每次派出的士兵數量都要少於之前進攻的時候。

    張猛雖然作為一個新人,但也學過一些作戰的技巧,而且還有呂布帳下校尉和皇甫嵩帳下校尉的鼎力協作,想要扛住並不全心全力的李傕軍隊,倒還不是一件難事。

    所以,第五輪的進攻又告失敗,三麵攻城也沒有拿下長安城。

    長安東城牆上的角樓裏,一名宦官從皇宮裏拿來了一件長袍,隨後還帶來了一些宮中報告。

    張明知道這是崔明的安排,他不在宮中的這些日子裏,崔明則聯合南軍負責皇宮的安全,然後晚上時候則將宮中一天所發生的的事情全都記錄在書信中,派人轉交給陛下。

    至於公車司馬令從尚書台移送去宮中的奏章,則暫時閑置在高門殿內,若有緊急要務,則直接告訴崔明,再由崔明通過書信告知陛下。

    現在長安城四處封鎖,城內治安也由北軍管控,即使是城內的世家,在此刻也不敢有什麽妄動之舉,北軍有令,在長安戰爭之際,凡在長安城內擅自造謠生事者,破壞長安城秩序者,一律收監,待戰後再行處置。

    當然北軍隻是臨時接管了長安的治安,長安的具體事務還是由長安令來負責,長安令並不敢對北軍管理城中治安有任何意見,北軍命令,此次收監之人,上不封頂。

    不過大臣們都是明哲保身之人,不會在這個關口給朝廷帶來麻煩,隻是有的時候,一些世家子弟還是一貫的任性。

    今天白天長安城內就發生了一起駕車撞人之事,元凶則是司馬馗。

    司馬馗的父親司馬防任京兆尹一職,也是從洛陽搬遷到長安的世家大族,司馬防有八子,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司馬八達”,其中最知名的就當屬司馬防的第二個兒子司馬懿。

    而司馬馗則是司馬防的第四個兒子,如今年不過十歲而已,小小年紀最是喜歡玩鬧的時候,而他的父親司馬防又是任京兆尹一職,常年不在家,所以在之前的時候,司馬馗則經常在長安城駕車玩鬧,彼時長安令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

    當然司馬馗的哥哥司馬朗,司馬懿都曾經批評過司馬馗的行為,可一個小小的十歲孩童又能懂得了多少,尤其是司馬懿的批評,司馬馗就挺反感。

    司馬懿不過比他大兩歲而已,卻裝的少年老成的樣子。

    尤其是今天早上,司馬懿再次囑咐道司馬馗。

    “四弟,長安城戒嚴,你今天還是不要出去胡鬧了,好好的待在家中學習經文不好嗎?”

    “二哥,我這幾天在家裏都憋壞了,自從長安城被圍攻之後,你和大哥就不讓我出去玩,還說什麽如今長安城與以前不同了,可我看也沒有什麽大的區別啊,街上的人反而還比之前多了起來,更加熱鬧了。”

    “四弟啊,街上多的那都是百姓,你可曾看到多少世家的人嗎?前些日子,尚書台的人親自來到家中,囑咐家中之人不要再出去胡鬧。”

    “二哥,我以前也經常在城中駕車遊玩,長安令不也沒有管過嗎?”

    “四弟啊,現在的長安城不歸長安令管了。”

    “二哥啥意思啊,長安城不歸長安令管,那誰來管啊?”

    “四弟啊,你打開家門,就可以看到街道上的一群士兵,他們都是北軍。這群北軍隻聽陛下的話,他們不聽長安令的話。”

    “好吧,二哥,那我就在家閱讀經文,學習經典,不出去了。”

    隻是司馬馗等司馬懿走後,便放下了手中的經書,他都已經在家憋了好幾天了,今天無論如何都要出去耍一把。

    於是司馬馗便趁著下午北軍士兵用餐的時候,偷偷的駕車出去。

    東漢時期的百姓一般都是一日兩餐,第二餐往往都是在下午的時候享用,這樣的話,晚上就可以不用吃飯,一覺醒來,第二天一早正好可以直接吃早飯,當然,所謂的一日兩餐製隻是因為百姓糧食短缺的緣故而已。

    司馬馗年歲太小,私自駕車就很有危險,再加上如今長安城內街上的百姓比以前更多,所以他一個不注意,就撞到了街上的一個行人。

    行人的哭喊聲很快便招來了附近的北軍巡衛,隻見一夥五人一組的巡衛朝這裏趕來。

    這些巡衛在了解了事情始末之後,就將司馬馗抓了起來,隻見司馬馗大聲喊道“我爹是京兆尹,誰敢抓我。”

    然而這些巡衛並未在乎司馬馗的話語,他們隻聽命於北軍統領,隻服從於陛下的命令,所以他們還是將司馬馗抓了起來,並且將此事逐級上報給了北軍統領。

    這件事情隻是偌大長安城中發生的一點小事,除了司馬一族,其它人好像並不關心。

    但長安城的世家又有幾個真的不關心這種事情呢,他們家族的子弟一個個在長安城都是作威作福慣了,就像今日司馬馗這般的舉動,在以往長安城中那都是家常便飯。

    以前的長安城遇到這種事情,一般都是由百姓先到官府報官,然後官府才會派官吏下來拿人,若是普通人,那便罷了,但像司馬馗這樣的世家之人,官吏需要先匯報給長安令,得到命令之後才敢拿人,一般來說,這種事情最終都是不了了之。

    如果能遇到賠幾個錢的,便已經是幸運了,更多的時候隻能百姓自己噎下苦果。

    張明一直想整治這種現狀,隻是苦於長安世家利益關聯較近,而他剛掌權十幾天,找不到一個很好的理由將手伸進去,而這次借助長安城戰爭之際,他成功的將北軍安插在長安城的主幹道上,名義上是維持長安城的安定,防止城外敵軍和城內反動勢力相互勾結。但實際上,他也想趁機整頓吏治。

    長安城是他目前唯一的根基,所以他需要從上到下,徹徹底底的控製住長安城,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借機除掉一些原本不幹事的官吏,又或者不屬於自己陣營的一些官吏,然後將自己的人安排進去。

    所以張明巴不得戰爭期間,長安城內的世家子弟越放縱越好,這樣他將來就會有充足的理由處理掉一部分人。

    長安城內發生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到長安城的守軍,畢竟這些事情,有北軍便足以對付,雖說戰備時期,北軍的數量少的可憐,但管理長安城主幹道的治安還是問題不大的。

    北軍本來是由五校尉組成,分別是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他們的作用是拱衛京都,護住京城安全。

    除了北軍五校以外還有漢靈帝設置的西園八校尉,當然西園八校尉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分化大將軍何進的兵權。

    理論上來說,北軍五校和西園八校尉的存在可以護住京都了,可惜,大將軍何進愚蠢,他想要除掉宮中的十常侍,居然想到引入董卓京都之外的士兵,結果計謀暴露,反倒先被十常侍所殺。

    所以何進所統領的北軍五校群龍無首,被後來者董卓所控製住,原本護衛京都的禁衛軍成為了董卓的私兵,命運最會玩弄人,董卓被殺之後,董卓的舊部又被皇甫嵩所掌控,所以實際上的北軍五校已經名存實亡了。

    而西園八校尉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董卓進駐洛陽之後,西園八校尉中的袁紹,曹操等人不敵董卓,先後離開洛陽,回到家鄉起兵造反,所以西園八校尉的主力士兵也成為了董卓士兵。

    董卓兼並了北軍五校和西園八校尉之後,手下的士兵才從幾千一躍達到了數萬之多,進而依靠這數萬士兵才牢牢控製住了洛陽城,可惜的是,董卓一死,這數萬士兵又成為了朝廷的軍隊。

    如今的北軍隻是空有北軍的架子,卻無北軍的底子,論起實力,還不如當年北軍五校的十之一二,早期的北軍五校可是能夠跟隨盧植,皇甫嵩等人平定冀州黃巾之亂的。

    不過正是因為如此,張明才更加放心大膽的重用北軍,自從董卓遷往長安以來,北軍的職責越來越小,以至於現在的北軍與其它禁衛軍並無太大差異,所以這也導致了曾經威名赫赫的北軍如今卻少有人加入,甚至連北軍統領都隻是粗人一個。

    當然現在的北軍統領是張明任命的,姓王名林,沒有字,原本隻是他身邊的一名近侍而已。

    雖然如今的北軍都是一群粗人,但卻是更加好使,張明的命令往往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執行,雖然人數很少,但是監督長安城的主幹道還是沒有多大問題,長安城太大,尤其是長安城郊地區,目前還是混亂一片,那裏目前既沒有官府的人去管理,北軍的人也不過去,簡直就是三不管地帶。

    所幸這個三不管地帶最近倒是安定了不少,畢竟之前發放糧食的時候,也給他們發了,所以短時間內應該不會生事,其實對於底層的百姓而言,隻要有口飯吃,他們才懶得去滋事。

    真正會滋事的永遠都是世家,豪族,這也是張明防範的重心。

    張明已經在東城門處的角樓待了整整一天了,這期間,皇甫嵩多次前來詢問陛下是否需要回宮,但都被張明給拒絕了。

    張明說過,他會在這裏陪伴將士們,直到敵軍退卻的那一刻。

    在今天白天的時候,城外的敵軍退到了距離東城門一公裏的地方休息的時候,鎮守角樓的守衛才打開了角樓上的門,這個時候,張明才帶著手下宦官和侍衛走了出來。

    外麵的空氣還彌漫著鮮血的味道,城牆上到處都是血跡,有的已經幹了,有的卻還沒幹,至於城牆地板上的髒東西,比如血肉,比如斷裂的盔甲,比如破爛的衣裳,這些東西都有專門的士兵正在處理中。

    而城牆上守衛的士兵則繼續拿著長矛,筆直的站著,在他們的身邊,又開始有了一些石頭和金汁,隻不過相比於張明第一次走上城牆的時候,這一次的數量明顯要少的多了。

    張明看到,皇甫嵩和梁衍正在向自己這裏走來。

    “陛下,你怎麽先出來了?”

    “皇甫將軍,朕看外麵的敵軍都已經退去了,所以才出來透透風的,角樓裏實在太悶了。”

    “陛下,戰爭就是這樣的,角樓裏雖然比較悶,但他至少是非常安全的,外麵則不同,風大氣息好,但也極度危險。”

    “朕打算前去傷兵營看看傷兵,不知道皇甫將軍可否帶路?”

    “陛下不可,傷兵營裏味道很重,陛下可能會受不了,連一些剛來的郎中都受不了”

    如果說軍營裏哪裏最殘酷,毫無疑問,那便是傷兵營,在這個時代,死去的士兵屍體直接就地掩埋,但活著的人卻要承受將來之苦。

    尤其是那些斷手斷腿的士兵,他們即使能夠僥幸活下來,跟軍營也幾乎再無關係,甚至於生活自理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張明做不到,哪怕他請太醫來也沒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