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爭結束

字數:6886   加入書籤

A+A-




    “安排好了,文和兄。”

    李儒自信滿滿的說道。隨後便帶著賈詡入了長安城。

    三天前的晚上。

    賈詡受牛輔的命令前往李傕駐軍處,與李傕商討完事宜之後,他並沒有直接回到牛輔軍處,而是前往了長安南城門。

    此時的南城門已經徹底關閉了,所以站在城牆下的賈詡隻能大聲喊道“我要找城門校尉,我有重要的信件交給他。”

    南城牆上的守城士兵聽聞此言,連忙去告訴了城門校尉。

    城門校尉站在城牆上,看清楚了來人,原來是賈詡,他其實也認識賈詡,畢竟他就是董卓任命的城門校尉伍瓊。

    賈詡畢竟是敵軍的人,伍瓊也不敢大意,所以他從城樓上用繩子拴著一個籃子放了下去,賈詡便將一封信放了進去,隨後又大聲喊道

    “麻煩校尉幫我將這封書信轉交給侍中李儒,這封信事關長安戰爭的成敗,拜托將軍一定轉達。”

    城門校尉伍瓊一聽說這封信關乎長安城的存亡,他便不敢有所耽誤,雖然他也不喜歡李儒,但他忠君。

    正在家中休息的李儒就這樣的收到了一封來自賈詡的信,信中說道:

    文優兄,我是賈詡,賈文和,此次來信,想要告訴公城外的盟軍情況,長安城西駐軍李傕,我與其商量,李傕已經決定於明早出發涼州地區,雖然他打的旗號是回涼州,但實際上他的目的是進攻陳倉,不過將軍不用擔心,陳倉無礙。

    城北駐軍樊稠,雖然勇猛,但手下士兵少,而且與盟軍大多並不交好,無需擔心,至於城東的牛輔,郭汜,張濟因為我散布的軍中謠言已經彼此互不信任,所以很容易離間。

    長安城城高難攻,盟軍士氣一直在下降,即使靠著將軍和校尉的安撫,也無濟於事,所以這場戰爭盟軍必敗。

    既然如此,與其讓盟軍輕鬆離開,不如再趁勢追擊。隻是城內的守軍無法出擊,但城外的士兵卻可以輕鬆的埋伏。

    想必呂布大軍駐紮在霸陵便是公的主意吧,隻是盟軍並未回防,反倒沒有隨了公的意思。

    如今還有個機會,可以再次達成公的計策,盟軍撤軍並不會再走霸陵那條路,而是有可能會經過驪山那條路,公可以派使者前往呂布處告知,我也可以告知盟軍撤兵的路線,到時兩軍在驪山相遇,肯定會有一場大戰,彼時誰勝誰負於你我都不重要。

    我和公所言,句句屬實,索求的無非就是公幫我引薦一下。

    兩天後或者三天後的晚上我會再次來到南城門處,望公接應。

    李儒將賈詡的信看了好幾遍,隨後便點火燒了。賈詡的計策的確不錯,不過現在是他的了。

    李儒和賈詡都是聰明人,與其說這封信是賈詡給陛下的投名狀,不如說這封信是賈詡給李儒的投名狀。

    李儒也沒有辜負賈詡的期望,他將自己的計謀很快便告知了陛下,得到陛下同意之後,他才將陛下的詔書給了手下的近侍,讓近侍帶著陛下的詔書交給了遠在霸陵的呂布。

    身處霸陵的呂布軍隊早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可惜的是盟軍好像並沒有因為軍營被奪而發起進攻,這倒是讓呂布有些失望。

    不過在接到陛下的詔書之後,呂布倒是毫不猶豫的去執行了,他將軍營裏的東西席卷一空,全都帶到了驪山腳下。

    隨後呂布便讓軍隊在驪山處設置埋伏,一旦盟軍抵達,便是一場穩定發揮的伏擊戰。

    相比於已經在驪山休息了一整天的呂布軍而言,牛輔的軍隊此刻正是饑腸轆轆,全身疲憊。

    牛輔在看到了張濟率軍向南出發之後,便即刻率軍前往華陰縣,他並不知道張濟此去向南,實際上是為了遠離朝廷,張濟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再回華陰縣,華陰縣離長安太近,朝廷一旦擺脫現在的危機之後,遲早會收拾三輔地區,到時候,他張濟即使占據了華陰縣,又有什麽用,隻有牛輔這個蠢貨,才會想著占據華陰縣另謀發展。

    當然牛輔這個蠢貨都到不了華陰縣,牛輔指揮軍隊一路上幾乎沒有任何休息,即使士兵已經非常困頓,可他也不讓士兵休息,而是繼續趕路,他一心還在做著割據一處,圖謀發展的夢,怎能因為士兵的勞累而有所影響。

    等待牛輔軍抵達驪山的時候,已經是出發後的第二天的晚上了,牛輔軍中有一些士兵已經倒在了半路上。

    隻是牛輔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他的軍隊穿行驪山的時候,四周會有伏兵正在等待著他,他還以為隻要自己不走霸陵那條路便會一路安全。

    牛輔的三萬人軍隊麵對著做好準備的呂布軍,一下子便失去了控製了,牛輔隊伍被呂布軍切成了數個部分,其中高順依舊負責收尾的工作,張遼負責最先頭的隊伍,而呂布和宋憲,侯成,則負責牛輔中間的隊伍。

    此刻的牛輔麵對著這種情況,不知所措,連忙對著身邊的胡人和近侍說道“各位帶著隨身的東西,趕緊隨我走。”

    牛輔不再管軍隊的事情,在他看來,能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主動撇下了軍隊,隻帶著最親信的幾個人離開。

    當然,想要在呂布的伏擊下離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這一路上,牛輔的近侍數量越來越少,等他逃出驪山的時候,身邊的近侍已經全部死光,就連胡人也隻剩下三四個,其中就包括他最寵愛的赤兒。

    牛輔和幾個隨從走了半天,終於看到了一間破屋,此間破屋已經無人居住,老化許久。

    等牛輔幾人抵達木屋之後,便休息了起來,隻是剛安定下來的牛輔脾氣又上來了。

    “赤兒,拿酒來,我要喝酒。”

    “盟主,出來走的慌忙,沒有帶酒。”

    牛輔又是一腳踹到了赤兒身上,赤兒沒站穩了,跌倒了地上了,手上都摔破了皮。

    赤兒此刻也是極度憤怒,隻可惜牛輔身材高大,非他所能敵也,所以又暫時忍了下去。

    不過等赤兒出了房屋,便叫來了其它的人,這些人都是胡人,也經常遭受牛輔的打罵,所以對赤兒的憤怒感同身受,以前牛輔是擁有上萬軍隊的將軍,他們無力反抗,隻能忍受,現在不同,牛輔身邊就隻有他們幾人。

    “各位,牛輔現在已經是個落湯雞了,我等再也不用受其侮辱打罵,不如我等就此離去,如何?”

    “赤,何必離去,牛輔身上還帶著許多的金銀財寶,不如我們殺了牛輔,分了多好。”

    “我讚同。”

    “我也讚同。”

    “好,那就這樣,各位等一下隨我一起進來,我們一起誅殺牛輔。”

    商議好之後,赤兒便帶著三個人走了牛輔的房間,牛輔看著這四人表情,便覺得不妙,想要拿著身邊的刀,卻不料,被兩個胡人一人抓住一隻手,另外一個隨從則按住牛輔的腿,牛輔身材高大,竭力反抗,口中大喊“爾等竟然想殺我?”

    赤兒也不管牛輔的話,而是直接拿走了牛輔的刀,隨後狠狠的朝牛輔刺了過去,鮮血流了下來,很快,牛輔便生機全無,手腳也攤了下來。

    隨後幾人便開始瓜分牛輔攜帶的金銀財寶,此時又有一人提議道“不如我們帶著牛輔的首級前去呂布軍處,牛輔貴為盟主,想必他的首級一定非常值錢。”

    “我讚同。”

    “我讚同”

    “我也讚同。”

    於是幾個人便帶著牛輔的首級和金銀珠寶踏上了前往呂布軍處的道路。

    驪山的伏擊戰並沒有維持多久,按理說,三萬個人哪裏能殺的這麽快,就算是殺三萬頭豬也沒有這麽快,隻是牛輔的軍隊本身就沒有士氣可言,何況連夜奔波和主帥逃亡。

    可以說,牛輔的三萬人士兵還真的不如三萬頭豬,這三萬人士兵幾乎沒有任何反抗之力,有的直接投降,有的直接逃亡,也是李儒,賈詡高估了牛輔的能力,這三萬人士兵別說跟呂布同歸於盡,他們的存在反倒成為了呂布的戰功。

    驪山一戰總共用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已經徹底結束了。

    呂布開始讓部下統計傷亡情況,而他本人則回到軍營休息,等明天一早,便出發前往長安城。

    大概又過了一個時辰,赤兒等人終於帶著牛輔的首級來到了呂布駐軍處,在得到呂布的同意之後,便進了呂布的軍營,在士兵的帶領下,一直走到了呂布的賬前。

    “將軍,這是牛輔的首級,請將軍過目。”

    呂布的親衛從赤兒手中接過袋子,交給了呂布,呂布打開一看,確認無疑,的確是牛輔的首級。呂布隨後又將牛輔首級交給了親衛,讓他帶下去。

    “你們做的很好。”

    正待呂布要離開的時候,赤兒大聲說道,“將軍,我們的賞賜呢?”。

    赤兒以前在牛輔的帳下也是這樣要求的,雖然牛輔交給他們去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哪怕再小的事情做完之後也是會給賞賜的。

    呂布聽到赤兒的大喊,重新走了回來,然而等待他們的不是賞賜,而是一把鋒利的刀。呂布拿著親衛的刀砍掉了赤兒和其它人的首級,隨後對著倒下的屍體說道“這就是你們的賞賜。”

    “我呂布平生最討厭賣主求榮的人。”

    旁邊的人都被呂布的行為嚇了一跳,尤其是侯成,宋憲的反應最大。

    第二天早晨,呂布軍的傷亡情況便已經統計出來,此次作戰呂布軍一萬多人,總共死去兩千五百多人,受傷一千人,這次抓到敵軍俘虜一萬人,殺死敵軍一萬兩千人,其餘的人想必都已經逃竄到各處了。

    呂布下令全軍返回長安城。

    牛輔軍,郭汜軍,張濟軍離開長安城之時,皇甫嵩依舊讓各個城門守衛嚴格看守,他向來都十分謹慎,況且他曾經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那是七年前進攻張角的時候,當時盧植,董卓,皇甫嵩三人接力都沒有攻下張角所在的廣宗縣,後來張角死後,黃巾賊的領袖張梁覺得自己的士兵擊敗了大漢的名將,一個個都輕敵了起來,從而放鬆了警惕,最後才被皇甫嵩抓住時機,一下子攻入廣宗縣中,獲得勝利,殺死張梁。

    所以自此之後,皇甫嵩越發的謹慎,即使遇到敵軍撤走之後,他也要讓軍隊保持作戰的狀態,這一次也不例外,牛輔軍隊離開後,皇甫嵩依舊按照慣例在巡邏,在視察,在訓練。

    張明自然是相信皇甫嵩的,他既然將保衛長安城的任務交給了皇甫嵩,自然需要信任的,況且說到作戰,他也隻從書中學到的一些皮毛,實際上讓他指揮的話,可能就是下一個趙括或者馬謖。

    這幾天時間內,張明讓皇甫嵩帶著自己巡視軍營,相比於之前穿著將軍的盔甲,現在的他已經換回了皇帝的衣服,畢竟那套盔甲實在是太重了。

    漢朝的盔甲已經都是鐵製的了,普通士兵的盔甲還隻是遮擋住身體的重要部位,但是將軍的盔甲卻包裹的較為嚴實,而且處處鱗甲,連細微的地方都已經用針線穿了起來,所以比起士兵盔甲十幾斤重的情況,將軍盔甲能夠達到二十多斤重。

    張明的年齡畢竟才11歲,雖然依靠著模擬天賦“人小鬼大”發育到正常人大小,但身體素質也隻是一般,甚至在穿著盔甲來到東城門後的第一天,還感冒了,所以接下來的時候他要好好的鍛煉身體,希望將來有一天至少能夠穿的動將軍的盔甲。

    此刻的張明和皇甫嵩正在巡視軍營。

    “陛下,你之前任命的那個太常令醫術水平很厲害,如今軍中的郎中都已經以他為主了,他改進的藥方,已經治好了軍中絕大多數的傷寒病人。”

    “是啊,朕剛來軍營的時候,很多士兵被冷風吹的發燒,流鼻涕,狀態很差,現在這些士兵一個個都生龍活虎了,朕也幸運,我大漢能有這樣一個醫術高超的郎中。”

    “還有陛下你帶來的那些衣物,被子,臣知道,那都是宮中的東西,可陛下還是慷慨的給了這群士兵,臣替這些士兵感謝陛下。”

    “這些士兵都是我大漢的士兵,他們保家衛國,理應得到這些。”

    “待戰爭結束,朕要親自獎賞他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