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傕郭汜
字數:6963 加入書籤
“可是幽州上穀郡離長安城約莫千裏距離,這段期間朕又要如何?”張明反問道。
“陛下,臣可以暫時做陛下的老師,待盧子幹來到長安,臣再退下,這段期間若陛下有任何疑問,臣一定有問必答。”楊彪微微躬身說道。
朝堂之上,楊彪為百官之首,作為陛下老師,若他再不答應,恐怕也沒人能答應了。
楊彪與王允不同,對於權力的欲望並不大,所以是張明首先拉攏的對象,雖然楊彪是世家的代表,但是在這亂世之下,想要擴大實力還是擺脫不了世家,既然如此,何不先互相利用,穩固自己的地位在做打算。
“從今日起,便由楊大夫擔任太傅一職。”
“謝陛下。”
“太傅,朕畢竟年幼,一個人讀書未免太過無趣,所以想要找一些陪讀增加學習的興趣。”張明緩緩的說道。
“陛下,臣能夠理解,不知道陛下想要選怎麽樣的人?”楊彪反問道。
“朕想在百官的後輩中和太學中選擇成績優秀,品德良好,與朕的年齡相差不大的學子。”張明淡淡的說道。
如今想要選擇合適的學子,自然不可能像後世一般開科舉選士,在舉孝廉的選官製度下,朝廷最大的官源地就是世家和太學,雖然太學子弟很多都是出自世家。
“陛下的想法甚妙,朝廷經曆了國賊董卓霍亂之後,也的確需要重啟太學,並從中選擇一些合適的學子和朝廷官員。”楊彪配合的說道。
自從董卓將國都搬遷到長安之後,太學就已經荒僻了,全國各地的學子都不敢前往長安尋求治學,反而積極投身到地方學府,像潁川學院,就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
而且最重要的是,太學的荒廢導致一些名士都去了地方教學,盧植,蔡邕,鄭玄等大學士全都在地方開設了私人教學,將原本歸屬於朝廷的學子全都留在了原地。
重啟太學,對於陛下的這個提議,連百官之首的楊彪都是極度讚同的,雖然楊家的人可以通過其它手段當官,但是楊家最擅長的終究還是治學,走治學道路當官也更為天下人所認可。
至於其它的百官,對此也不會有所異議,因此百官中的許多人就是從太學中走出來,對於太學有著很深的情感,所以陛下能夠重啟太學,他們非常樂意。
對於張明而言,重啟太學隻是為了再次將天下的學子壟斷到朝廷之中,以他現在不夠穩固的地位,想要實施科舉或者頒布招賢令都是絕不可能的行為,既然沒辦法收攏全天下的人才,那就先從根部挖起,斷絕了其它諸侯想要學子的可能性。
而且關鍵的是,重啟太學反倒為世家所樂意的事情,這一策略不會得到太多的阻礙,畢竟誰阻礙太學就是與百官為敵,地方上還有許多世家,這些世家由於董卓的倒行逆施,隻能讓自己的學子在地方學府學習,卻無法前往長安,這相當於已經斷了朝廷的下一代。
“既然各位對重啟太學都沒有異議,那麽具體如何重啟的事情,朕會與楊太傅私下交談。”
“是,陛下。”楊彪應道。
“接下來,便是朕想說的第三件重要的事情,朕聽說兗州曹操和冀州袁紹正在意圖染指河內郡,朕決不能容忍,所以朕決定派遣車騎將軍前往河內郡駐守,以防止他們做出以下犯上的事情。”張明嚴肅的說道。
其實袁紹和曹操都在迅速的擴張地盤,但他們還沒有蠢到向河內郡擴張,袁紹向著北方擴張,曹操則向著東邊擴張,張明將呂布安放在河內郡有兩個意圖。
一方麵,他不清楚呂布接下來的動向,所以為了長安城的穩定,隻能先把呂布派遣出來,另外一方麵便是給袁紹和曹操製造一些壓力,防止他們擴張的太快。
“車騎將軍。”
“臣在”呂布站出來應道。
“朕特派你率軍前去河內郡駐守,為了防止曹操和袁紹行不義之舉,所以從今天下午,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河內郡,打消掉這些諸侯的野心。”張明嚴肅的說道
“是,陛下。”
“你現在就立刻出發。”
呂布從宦官手中接過虎符,然後離開了大殿。
對於呂布而言,有沒有虎符並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剩下的都是嫡係部隊,陛下已經調走了他三個將領,張遼,侯成,成廉,並帶走了一部分兵力。
所以現在呂布手下隻有大約一萬左右的嫡係士兵,但他自認為已經足夠了,畢竟無論袁紹也好,還是曹操也好,也隻是一盤小菜而已,不足為據。
雖然呂布也有些疑惑,什麽時候這兩人敢侵犯天子勢力範圍了,但畢竟陛下的情報收集比他強上不少,所以他很快便打消了疑慮,回到軍營之後便開始組織軍隊向西出發。
自古有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軍部已經提前將糧草準備好了,當然這些糧草也隻是夠呂布軍隊快速前行所需,真正的糧草則隻能依靠呂布在河內郡自行解決了。
對此,呂布沒有異議,畢竟兵貴神速,帶著大量的糧草,一路上的確太耽誤時間。
接下來,朝上百官又商議了一會,便就散會了。
下午的時候,張明便開始著手成立錦衣衛組織。
這一批人既然享用皇宮的俸祿,自然從皇宮禁軍中調用,篩選則交給了王越和史阿負責,篩選標準則要求身體健康,家世清白,樣貌良好,最好還要聰明一點。
以京兆地區為核心,每個縣派遣二十人,這二十人不向地方述職,而是直接向朝廷述職,他們的任務則負責配合地方捉拿盜賊,並監督地方審判。
京兆地區除去長安城,共有十五個縣,所以總共需要三百名禁衛軍,數量不多。
這三百人挑選完成之後,則直接被劃在王越指揮使的名下,他們全部向王越述職,而王越則直接向陛下述職。
至於長安外城,由於之前黃金搶劫案的影響,所以也同樣在四鄉地區設立錦衣衛一職,同樣負責抓捕盜賊,四鄉分別設立二十五名錦衣衛,隸屬於朝廷,直接向陛下述職。
至於長安內城,同樣也設立錦衣衛一職,也是配合長安令抓捕長安城的盜賊,其中設立一百人,隸屬於朝廷,直接向陛下述職。
這一波下來,總共調用了五百名的禁衛軍,光長安城一座城池就有兩百名的錦衣衛負責抓捕盜賊。
這些錦衣衛都是穿著特製的衣服,他們時刻穿行在長安城內,隻要百姓有訴求,就可以向他們求助,所以很快,這些錦衣衛的職責就變得豐富起來了,甚至有的時候,連鄰裏吵架都有人找錦衣衛解決。
看著如今的長安城,在錦衣衛的監督下,盜賊越來越少,張明的心情非常舒服,雖然現在的錦衣衛還沒有後世那樣的權力,但即便如此,至少他們真正在為百姓做實事。
法衍成為長安令之後,與錦衣衛一道對長安城的混亂進行著有效的治理,錦衣衛所抓的盜賊都交給了法衍審理,而法衍的審理也是公正無私,不會有所偏袒,兩相配合之下,長安城出現了久違的安定。
至於從長安城外來的流民,法衍並沒有驅趕他們離開,而是在西鄉建立了一處裏坊,專門用來容納這些流民居住,而那些荒廢的土地則暫時交給他們種植。
長安城經過董卓的多次募兵和洗劫,荒廢下來的土地並不少,所以這些流民終於有了自己的土地,便安安心心的在長安城過起了日子,而長安城的人口也終於開始慢慢的增長。
陳倉城外,李傕的軍隊還在包圍著陳倉城,如賈詡所言,陳倉城的確不如幾年前那般堅固了。
隻是身在軍營中的李傕不免困惑,他的部隊趕到陳倉城,並且已經圍困陳倉城三四天,怎麽賈詡還沒有趕上來。
在這三四天內,李傕軍隊將陳倉城緊緊的包圍起來,不放過任何一個想要出去求援的人,看著陳倉城內越來越慌張的情況,他的內心有些興奮。
“報告將軍,長安城外的盟軍已經全部撤走了。”
這是李傕剛要抵達陳倉城時派出去的斥候,他本來想要讓斥候尋找賈詡的蹤跡,他擔心賈詡被牛輔等人攔了下來,所以派人前去打探消息,可惜的是斥候並沒有打探到任何有關賈詡的消息。
“下去吧。”李傕有些沮喪的說道。
“報告將軍,屬下在來的路上,發現了郭將軍的軍隊正在紮營休息,他們也正在朝這裏趕來,大概明早左右便可以抵達陳倉附近。”
“下去吧。”
對於郭汜的到來,李傕說不上是開心還是難過。
郭汜畢竟與他多年好友,雖然他沒有通知郭汜,提前撤走部隊,但他之後讓賈詡告知了郭汜,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反正進攻長安城沒有可能,不如叫上郭汜部隊,進攻陳倉城,以陳倉為根基,一樣大有可為。
李傕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賈詡給賣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此次前來的部隊可不隻有郭汜部隊,還有一道同行的樊稠部隊。
“李暹,你前往郭汜軍中,與他商議進攻陳倉一事,順便跟他說清楚我提前來到此處的事情,防止產生誤會。”李傕吩咐道。
“將軍,何必呢,大軍攻下陳倉城要不了多久,何必再拉上一個實力遠不如自己的郭汜。”李暹不快的說道。
“快去。”李傕說道。
“是,將軍。”
李暹領了軍命便帶著隨從前往郭汜軍中。
雖說攻下陳倉城要不了多久,但是能多一份力量便是一份力量,如果任由郭汜回到涼州,先不說有沒有郭汜的立足之地,光是涼州現在的勢力情況,就已經非常複雜了。
李傕之所以同意賈詡進攻陳倉城的想法,並不是完全因為陳倉城地理位置有多好,而是有他的一點想法。
現在的涼州有三股勢力,馬騰,韓遂,還有剛剛崛起的李蒙,王方,隻不過李蒙,王方借助董卓原本的勢力才在涼州占據一席之地,可以說,整個涼州並沒有李傕的容身之處。
與其回到涼州,與涼州本土勢力搶占地盤,不如就在此處休養生息,反正朝廷短時間也無力將手伸到此處,更何況若是將來朝廷發生變故,他也可以及時參與進去。
此時,郭汜和樊稠的軍隊剛過了郿縣三十裏路,離陳倉城的距離已經不算遠了,他們準備紮營築寨休息一個晚上,等明天一早再行出發。
“報,營外有一群人,帶頭的人自稱李暹,說是李傕的部下。”郭汜的親衛前來報告。
“李暹,他怎麽會在這裏?”郭汜納悶的說道。
“先將這群人囚禁起來,拷問他們為何在此處。”郭汜吩咐道。
“是,將軍。”親衛拿了軍令便下去了。
不一會兒,親衛就帶著拷問結果回來了。
“將軍,李暹破口大罵,說他隻是來傳遞消息的,為何要將他囚禁起來,至於其它的隨從,一經拷問,便將事情全盤說出。”
“李傕部隊四天前便抵達陳倉城外,隨後便發起了對陳倉城的進攻,所以現在李傕部隊都駐紮在陳倉城外。”
郭汜聽了親衛的拷問結果,有些難以相信,陳倉城堅不可摧,李傕部隊不想著早早趕回涼州,卻在此處圍城,究竟是什麽意思?
郭汜越想越猜不透李傕在此地的道理。
“伍習,你前去樊稠軍營中,邀請樊稠前來,與他商議此事。”
“是,將軍。”伍習答道,領了軍命便去了樊稠軍中。
“來人,讓斥候前去陳倉城打探李傕軍隊的消息,切勿小心注意,不要被李傕的軍隊發現。”
“是,將軍。”親衛出去之後,便開始吩咐起來。
不管李傕有何用意,郭汜都覺得謹慎對待,他與樊稠軍這幾天劫掠右扶風地區,獲得了一些錢財和糧食,足夠軍隊支撐許久,再加上又有樊稠軍陪伴,所以他並不畏懼李傕軍。
很快,樊稠便受邀來到了郭汜的軍中,郭汜便將從李暹那裏獲得的消息全都說與了樊稠。
“什麽,李暹說,李傕軍正在前方包圍陳倉城?”樊稠驚訝的問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