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邑城破
字數:6636 加入書籤
安邑城外,成廉率領的左翼部隊和梁衍率領的右翼部隊,兩次攻城都被鎮守城門的胡才和韓暹瓦解。
不過這兩次進攻都是佯攻,實際的消耗和損失也並不大。
至於朱儁率領的本部兵馬以及張遼率領的前鋒部隊,在這十天內沒有發動過一次進攻。
朱儁大營中,張遼,成廉以及梁衍接到軍令之後都來了。
“白波賊屬烏龜的啊,二十天都過去了,他們也還是窩在城中,再這樣消耗下去,我軍就要因為糧食不足而不得不撤退了。”梁衍沉聲道。
彼時朱儁跟朝廷保證,隻需要一個月便能拿下白波賊,所以也就隻準備了一個月的糧食,雖然征討的其它五縣還有一些糧食,但也最多延期幾天而已。
“將一半以上的攻城設備全都偷偷的轉移到張遼的前鋒部隊,我要將東城門作為此次攻城的突破口。”朱儁指揮道。
通過二十天的數次攻城,雖然沒有逼出城內的白波賊,但是張遼所率領的前鋒部隊不堪大用卻已經在敵軍心中有著初步的印象。
在這圍城的十天內,張遼的前鋒部隊已經後退了幾裏,而且做好了防守的準備,這讓東城門的守軍有些發笑,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有打算進攻張遼的前鋒部隊。
其實這也正常,畢竟東城門守將李樂雖然看不起張遼的前鋒部隊,但要是讓他出去進攻張遼的前鋒部隊,那簡直就是愚蠢的行為,畢竟借助城池,他的戰鬥能力才是最強的。
上麵的守將多少有些謹慎,下麵的守衛士兵心裏的防線已經弱了下去,軍中作戰向來隻看功績,強則強,弱則弱,哪有那麽多的事情。
張遼所率領的前鋒部隊攻城的戰績和數次防守後退的行為,在守城士兵的心中,已經是一種極度膽怯的行為,雖然李樂想要讓守城士兵時刻保持警惕,但張遼部隊遲遲未攻,加上多次讓步行為,守城士兵心中的警惕性早就不知道丟到哪去了。
“成廉,梁衍,給你們三天時間,你們趁著夜黑,每隊轉移一千五百人前往張遼的前鋒部隊,同時佯攻不要斷。”朱儁拿著軍令交給了成廉和梁衍。
“張遼,你繼續按兵不動,此一戰,能否攻克安邑城池,便全靠你了,我之後也會率軍攻城為你打掩護,防止楊奉的部隊回去救援。”朱儁拿著軍令遞給了張遼。
“五天之後的雞鳴時刻,我會親率大軍進攻安邑城的西城牆,成廉,梁衍,你們需要配合我進行佯攻,一刻鍾之後,張遼你要發動總攻,此一戰,攻下安邑城池,各位可有信心?”朱儁站了起來,指著地圖上的安邑城池說道。
“將軍,我等有信心。”張遼,成廉,梁衍也都站了起來,躬身道。
“好,下去吧。”
三人告退之後,朱儁在軍營中慢慢的走著,他想起了以前在宛城進攻韓忠的時候,用的便是此計。
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那一次率隊進攻的是朱儁,這一次率軍進攻的則是張遼,雖說張遼是個年輕人,但這麽長時間下,他也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
張遼有勇有謀,而且也聽從指揮。最關鍵的是,這個年輕人有著對軍事作戰的獨到理解。
朱儁原本交給張遼的軍令是東城門守軍出擊,張遼軍選擇後退,但張遼覺得雖然敵軍看不起張遼軍,但想要誘出城池,則沒有可能,因此張遼建議應當主動將部隊采取防守的形式逐日後退。
朱儁對於張遼的建議,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果不其然,敵軍確實不敢出城,哪怕張遼軍已經示弱到這種程度,但張遼軍的後退,卻還是實實在在的降低了守軍士兵的戒備心。
這一路來,張遼的表現著實優秀,這也是朱儁敢將這麽重要的任務交給張遼。
安邑城東城牆的守將李樂此刻正在城牆上巡邏,他看著張遼駐紮的營寨,那處營寨此刻已經離安邑城五裏左右了,即使站在城牆上,他都已經看不清楚張遼營寨內的情況。
李樂一腳踢在了拿著長戟的守城士兵身上,他有些煩躁,這已經是他今天踢的第二十個士兵了,這些士兵都沒有守城的狀態,手中的長戟都搖搖晃晃的。
守城士兵看著李樂,突然一下子打起了精神,身軀重新挺直了起來,手中的長戟也不再搖晃了,李樂滿意的點了點頭,便繼續巡邏了起來。
待李樂走了百米以外,那個守城士兵身軀又套拉了起來,手中的長戟又開始晃動了起來,心中還抱怨道,對麵就是一群慫貨而已。
這樣的情緒已經在東城牆軍營裏蔓延開來,即使有李樂的阻止,可依然起不了任何的作用,畢竟他們這群人都認真防守了二十多天,結果對麵的軍隊壓根就沒有進攻的想法,反而還在擔心他們進攻,這種膽小的行為是最為軍中士兵可恥的。
當然私下裏討論的時候,守城士兵可以盡力的嘲諷對麵的圍城士兵,但一旦站上了城牆上,他們便隻能強迫自己打起精神,隻不過神情狀態與剛開始守城時已經相差甚遠了。
對此,李樂也沒有辦法,他本人之前便是跟張遼軍隊交過手的,對於張遼軍隊的戰鬥力,他其實也覺得很一般,這些天,他雖然每天都會上城牆巡邏,但也僅此而已。
反正張遼軍不進攻,李樂也省的麻煩,他巴不得張遼軍再往後退個幾裏,這樣的話,他連巡邏的事情都不想去做了。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成廉和梁衍兩軍中,各一千五百人已經抵達了張遼的軍中,另外還有全軍一半以上的攻城器械也已經抵達了張遼的軍中。
這幾天,張遼正在做著最後的任務編排,他在等兩天後的雞鳴時刻,那便是雪恥的機會。
從第一天來到安邑城外,張遼便開始詐敗,然後率軍來到此處,他又多次後退,若不是朝廷軍隊素質較高,張遼的統帥能力較強,恐怕這支隊伍早已經沒了士氣。
即便如此,這一支部隊的士氣已經下降了許多,不過有了左翼部隊和右翼部隊的增援,這支部隊的士氣總算是起來了一些。
五天後的雞鳴時刻,此刻的楊奉還在睡夢中半醒未醒,軍帳外卻急匆匆的跑來了一個親衛,嘴裏大聲念叨著“將軍,不好了,朱儁率軍攻城了。”
“什麽?”楊奉一下子從床上站了起來,迅速穿著衣服,由於太過匆忙,甚至連衣服都沒有係好,就已經走出了軍帳。
這一路上,親衛將前線的情況全都告知了楊奉。
由於朱儁選擇雞鳴時刻攻城,許多將士還沒有徹底醒來,此刻還需要一一喚醒,但楊奉沒有辦法,他隻能親自來到城牆處開始指揮。
“徐晃呢?”楊奉穩定下來之後,便開始問道。
“徐將軍率領一千士兵正在城中。”親衛回答道。
“讓他趕緊過來,我這裏現在很危險,需要支援。”楊奉大手一揮,便讓親衛趕緊去傳令。
緊接著,楊奉手下的其它將領都已經從軍帳中趕來了,隨之而來,還有他們手下的士兵。
朱儁部隊的攻勢不可謂不猛,城牆之上的守城士兵都是楊奉的精銳士兵,否則僅僅一個偷襲,便可以全部拿下,即使如此,朱儁的部隊也數次攻上城牆,形勢一度非常緊張。
與東城牆處情況類似的還有北城牆和南城牆處,幾乎就在朱儁發動進攻的同時,成廉和梁衍也率軍發動了進攻。
與前幾天的佯攻不同,這一次的進攻那可是實打實的,胡才和韓暹一下子都感受到了棘手,他們也同樣派出了親衛前往徐晃軍處,要求徐晃軍來救援。
第一個抵達徐晃軍處的是胡才的親衛,因為他麵臨的是梁衍率領的右翼部隊,攻勢最為猛烈,而且他的防備力量實在難看。
徐晃接到胡才親衛的傳令之後,便馬不停蹄的率領士兵趕到了南城門處,等楊奉和韓暹的親衛抵達徐晃駐軍處之後,自然而然就撲了個空。
“氣煞我也,徐晃豎子,怎麽能先去增援胡才部隊。”楊奉大罵道,他似乎已經忘了當初他給徐晃的命令,便是時刻支援四處城門。
“將軍,等戰事結束之後,再去處罰徐晃。”楊奉偏將附和說道。
就在三處城門遇襲的時刻,張遼的部隊也發動了進攻,與其它三處一樣,張遼一開始便發動了最猛烈的進攻。
這一次,張遼先派出去的是前來增援的左右翼部隊,他們還保持著完整的戰鬥力,在全軍一半以上的攻城器械的幫助下,張遼的部隊已經攻上了城牆。
到了此刻,李樂才如大夢初醒,連忙派出親衛請求徐晃軍支援,可惜他的親衛啥也沒看到,便連忙回來報信、
“將軍,徐將軍的部隊,已經不知所蹤了。”親衛急切的說道。
由於東城門守城士兵的輕敵,張遼的攻城非常的順利,此刻前軍已經完全登上了東城牆上,城牆上兩軍正在進行著猛烈的廝殺。
李樂連續喚來了三名親衛,給了三道軍令,讓他們前去三位將軍處尋求支援。
胡才和韓暹不用多說,他們的士兵數量本來就不多,如今又麵臨著城外的猛烈攻擊,哪有士兵借給李樂,所以他們都果斷拒絕了李樂親衛的請求。
至於楊奉,現在的他還在因為徐晃的事情而生氣著,對於李樂親衛的請求,他隻當是李樂故作誇張而已,畢竟張遼部隊的事情早已經在白波賊軍中成為了一個樂子。
防守西城門的楊奉除了一開始被朱儁部隊的進攻嚇到了以外,後麵的時候,他也隻能感慨,原來朱儁也不過如此,看來他當初的懼怕完全都是錯的。
殊不知,朱儁軍中的大多數攻城器械都已經集中到了張遼的軍中,即使再精銳的士兵,沒有攻城器械的配合,想要攻下城牆,那也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親衛已經全部回來了,李樂聽到三處拒絕的回答,他的心一下子涼了,在他原本的計劃中,若有其它軍隊願意支援,他可以指揮手下繼續抵抗,至少不讓那些已經攻上城牆的士兵攻入城中。
但現在李樂已經沒有了這個想法,敵人一旦攻上城牆,他的士兵再想阻攔,所付出的代價遠高於守城時候的代價,既然其它三處不仁,那就不要怪他不義。
李樂將城牆之下的所有士兵全部聚攏起來,讓他們跟著自己前往城中尋找一處駐軍處防守,至於城牆上的守城士兵,他們的生死無人在意。
沒有了後續補給的城牆守軍,很快便被張遼軍擊敗,隨後張遼軍前頭部隊打開了城門,自此,安邑城東城牆徹底被張遼軍拿下。
東城牆被攻破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其餘三軍處,胡才,韓暹的士兵士氣迅速降了下來。
胡才和韓暹果斷選擇了放棄守城,他們打算突圍出去,安邑城一處城門被破,就意味著整個安邑城都已經不再安全,況且先放棄守城的李樂還占據了城中最好的防守地方,這明顯已經做好了讓他們先死的想法。
楊奉自然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他的做法與胡才韓暹並無區別,別看他手上有幾千精銳,但楊奉明白,他所謂的精銳想要在城內與朝廷軍隊對抗,那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白波賊中的精銳再厲害,那也是白波賊,依靠城池擋住朝廷大軍已經是他們最後的榮耀了。
“所有將領聽令,將城下可以調用的所有士兵全部集中起來,隨我一同前往北城門處突圍。”楊奉下令道。
“將軍,徐晃怎麽辦?”一個將領突然問道。
“不用管他。”楊奉慍怒道。
楊奉的部隊雖然都駐紮在西城門處,但西城外麵都是朱儁的部隊,想要突圍出去談何容易,既然西城難以突圍,那他隻能選擇其它城門突圍。
楊奉從一開始就已經想好了外逃的方向,那就是北方並州所在之地,因此從北城門突圍最符合楊奉的預期。
此刻鎮守北城門的韓暹也正在努力突圍中,他看到楊奉率領部隊前來,心中終於燃起了一絲希望,有了楊奉的大部隊,想要突圍出去並不困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