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塵封的獨家專訪
字數:450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超級工業強國 !
“我就是你要找的人。”望著驚慌的藍衣年輕人,趙東升微微一笑,肯定了他的想法。
“不愧是燕大的高材生,竟然一眼就看出了我來的目的。”經過了最初的錯愕後,藍衣年輕人回過神來,衝著趙東升一伸大拇指,不動聲色地拍了一個馬屁。
“看來你對我做過了調查。”趙東升聞言,微笑著說道。
“燕大機械係優秀畢業生,在學校的時候多次獲得國家級別的大獎,雖然在機械廠的分房中分數高居第七位,本可以分得一套一百八十平米的大房子,結果卻放棄了,帶領著人另起爐灶創立了電器廠,並且為了女友打了副市長的公子。”藍衣年輕人有條不紊地說著趙東升的事情,最後頗為好奇地望著趙東升,“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出國或者留在燕大繼續深造,為什麽會來黃州這種小地方?”
“人各有誌,我覺得在這裏也能大有所為。”趙東升聳了一下肩頭,笑著回答,其實他的心中也很鬱悶,不清楚趙衛國為什麽會被人踢來這裏。
“那條流水線真的出了問題?”藍衣年輕人覺得趙東升的這個回答實在是太個性了,現在大學裏有能力出國或者讀研的人誰不出國或者讀研,那樣可以使得自己的資曆更加雄厚,他沉吟了一下後抬頭看向了趙東升。
正如趙東升所預料的惡那樣,藍衣年輕人來找他的目的就是為了那條流水線,一旦那條流水線是二手貨的消息被證實後,那麽將是《經濟時報》一個非常好的素材,他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才被派來的。
“這我怎麽知道,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趙東升搖了搖頭,他才不會向藍衣年輕人透露任何的信息。
“龔麗在德悅酒樓確實說過那些話吧?”藍衣年輕人並不死心,盯著趙東升的眼睛問道。
“什麽話?”趙東升聞言,故意裝起了糊塗,很顯然藍衣年輕人指的是龔麗說她是被人雇來調查那條流水線是二手翻新貨的事情。
“她是不是被人雇傭的?”見趙東升的口風很緊,藍衣年輕人不由得直截了當地問道。
“這你應該問她,我怎麽會知道。”趙東升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回答,滴水不漏。
“看來我今天是白來了。”藍衣年輕人發現自己無法從趙東升那裏獲得絲毫有用的信息,於是苦笑著搖了搖頭。
“這可不一定。”趙東升微笑著望著藍衣年輕人,“至少我們認識了,以後我可以讓你給我做一個獨家專訪。”
“那現在我能不能采訪你一下?”藍衣年輕人聞言微微有些錯愕,他當記者也已經有兩年了,所見的企業領導人麵對記者無不表現的謙遜有禮,還從沒有遇見像趙東升這麽大言不慚的,廠子裏現在一無所有就敢想著讓《經濟時報》做專訪的事情,要知道能上《經濟時報》專訪版麵的無一不是國內財經屆赫赫有名的人物,雖然他認為趙東升是在吹牛,不過出於職業的敏感,還是笑著問道。
“可以,不過隻能是我們廠子的事情,其他的我無可奉告。”趙東升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這個是自然。”藍衣年輕人訕笑著說道,他剛才還真的抱了從采訪中打探機械廠流水線的事情,不過既然被趙東升識破,他也就隻好作罷。
於是,就在這間臨時的電器廠保衛科辦公室裏,趙東升接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采訪,麵對著藍衣年輕人侃侃而談,既談了當前國內和國際的經濟形勢,同時也談了電器廠未來的發展,他準備用三年時間將一窮二白的電器廠打造成了一個電器工業園區,將電器廠的產品賣向全世界。
藍衣年輕人認真的做著采訪筆記,他對趙東升的言談感到十分驚訝,趙東升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深刻透徹,堪比國內那些頂尖的財經評論人士,這表明趙東升對國內外的經濟情況了然於胸,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廠長來說,這是非常罕見的一種現象。
尤其是趙東升對電器廠未來的規劃,令他著實吃驚,按照趙東升的構想,黃州電器廠在未來將成為世界頂尖的電器廠家。
雖然藍衣年輕人以前也見過不少有著豪言壯語,要帶領各自企業走向世界的企業領導人,不過趙東升給他的感覺很奇怪,因為趙東升對電器廠的未來規劃十分清晰,井井有條,不同於其他人那麽空泛。
“趙廠長,我想問一下,你用什麽來保證電器廠走上世界的舞台?”當采訪結束的時候,藍衣年輕人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要知道這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實現的,需要實實在在的硬實力。
“科技是當今社會第一生產力,我們當然要以科技實力為基礎,通過現代化的管理層和專業的市場銷售團隊來實現這一目標。”趙東升笑了笑,不假思索地說道。
“趙廠長,我期待你的成功,我認為你是一個能實現自己理想的企業領導人。”藍衣年輕人將趙東升的這句話記錄在了手裏的筆記本上,隨後合上筆記本,微笑著說道。
“謝謝。”趙東升聞言,也笑著誇讚了藍衣年輕人一句,“能聽我這個無名小卒在這裏耍嘴皮子,你在將來也必然會是一名優秀的記者。”
藍衣年輕人衝著趙東升笑了笑,對趙東升的話不以為然,認為趙東升不過是在客套而已,此時此刻他怎麽也沒有想到,趙東升並不是在客套,而是已經預感到了他在明年會因為這一篇采訪而大出風頭。
因為在巴黎明年舉行的電子產品產銷會上,趙東升有信心使得電器廠所生產的錄音機一鳴驚人,獲得國際大獎,那樣的話必然會在處於變革中的國內引起轟動,屆時藍衣年輕人的這篇采訪就成為了成為獨家新聞,可謂搶盡了先機。
後來也正如趙東升預料的那樣,藍衣年輕人明年正是憑借著這一篇對他的獨家專訪,成功在競爭激烈的《經濟時報》上位,從一個跑腿的三級記者一躍成為了二級記者,並破格擁有了隻有一級記者才有的在報紙上開設專欄的權力,逐漸闖出了自己的名頭。
《經濟時報》裏的記者按照權力等級從低到高分為五級:實習記者、三級記者、二級記者、一級記者和主任記者。
實習記者有一年的試用期,合格後轉為三級記者。
三級記者也就是助理記者,主要的任務是協助二級以上的記者跑新聞素材,是名副其實的跑腿的,不能在報紙上單獨發表文章,隻能和二級記者以上的記者署名合發,當然了,他們的名字是排在後麵的。
二級記者是中級記者,可以在報紙上單獨發表文章。
一級記者就是高級記者了,不僅可以在報紙上單獨發表文章,而且還擁有開設專欄的權力。
主任記者屬於特級記者,可以在報紙刊發前臨時增加或者撤換自己的報道,可以發表評論。
采訪結束後不久,那幾個出去尋找藍衣年輕人記者證的小青年回來了,他們在一處草叢裏找到了藍衣年輕人的記者證。
“方大宇記者,希望我們下次見麵不會是這種場合。”張東升打開記者證看了看,笑著將它還給了藍衣年輕人,記者證上的資料顯示藍衣青年名叫方大宇,是《經濟時報》的實習記者。
方大宇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尷尬的神色,接過記者證後離開了電器廠,他此次是跟隨報社一名二級記者來黃州市跑機械廠那條流水線的消息的,今天晚上是他主動提出來到電器廠向趙東升打探龔麗是否被人雇傭的事情,可惜卻沒能如願。
回去後,方大宇將采訪了趙東升的事情告訴了那名二級記者,那名二級記者認為他的這個采訪毫無價值,原因很簡單,因為趙東升根本就沒有采訪的價值。
那名二級記者現在將精力集中在機械廠的那條流水線上了,從這兩天在黃州市打探到的消息來看,那條流水線十有八九有問題,隻不過他們缺少一些證據罷了。
按照慣例,像這種記者們自己跑出來的素材,誰跑出來的歸誰。
既然那名二級記者看不上,方大宇隻好將這次采訪的記錄壓了下來,畢竟他現在還沒有資格在報上發表文章。
第二天一早,電器廠就熱鬧了起來,人們搬桌子的搬桌子,扯電線架喇叭的架喇叭,為即將開始的招聘布置場地。
招聘開始的時間是上午九點,天剛蒙蒙亮就有人在廠門外排隊,雖然電器廠脫離了機械廠,但怎麽說它也是國企,是人們眼中的鐵飯碗。
隨著時間的推移,廠門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論著電器廠的這次招聘。
因為廠門還沒有建好,小孟領著保衛科的人在大門口拉了一條繩子,拎著電警棍在繩子外麵溜達著,維持著現場的秩序。
臨近九點鍾的時候,廠門外已經聚集了黑壓壓的人群,裏麵不僅有年輕人,而且還有老人和小孩,為了今天的這次招聘,不少人是全家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