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後記:說說兩蛋村
字數:174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兩蛋村風流錄 !
寫兩蛋村,其實是與自己開的一個小玩笑。
寫字多年,多流連於千字小品文,隨看隨記,隨感隨想,隨寫隨扔,自得其樂,自顧自憐。
所幸,對於文字的熱情絲毫未減,甚或與日俱增。某一日,無聊至極,與自己打賭,能否如諸多高手一般,寫出個幾百萬字的小說玩玩。
便動筆,未構思情節,像憋出一個名字。起初名為《從兩個蛋說起》,老實說,隻為吸引眼球。第一章也是為吸引眼球,有心的讀者都能瞧見。之後,慢慢有了脈絡,有了枝葉。
搬到恒言時,改成《兩蛋村風流錄》,更嚴肅了些。其實更喜歡《從兩個蛋說起》,隨意自在,瀟灑不羈,更合性格。不過,改回來好像比較麻煩,也就放棄了。名字不過是一個符號,有人叫阿貓阿狗也能安然活一輩子,何況一本書。
寫便寫了。玩笑慢慢變成堅持,一天花一兩個小時業餘時間,碼個三四千字。幾個月堆砌下來,也近五十萬字。
看的人不多,或者這樣的寫作水平,尚無法打動眼界甚高的讀者,但是每每見到這個寫作字數時,仍然喜滋滋樂顛顛,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長大。
寫隻是愛好。我從不把寫成為寫作,自認為還未到那種境界,最多隻是寫字。
愛好本身就該是輕鬆自由的,否則就成了職業。職業是不得不幹的事,一定要幹好才不會丟了飯碗。愛好是發自內心想幹的事,不一定要幹好,最重要是幹得開心。
所以,寫這個小說的過程是快樂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當然,也有弊病,想到寫道,無法像其他武林高手一樣招招弊病。
說回作品本身。第一卷的名字叫《蛋殼》,也就是一個蛋的最外圍部分。顧名思義,第一卷隻是這個故事的皮,講的是這個村子的形成過程。陳蛋,是這個皮裏的主角,而不是整個故事的主角。
整個故事的主角是兩蛋村,是一整個村子,是村子裏的每一個人。一個人代表不了一個村子,更代表不了一個村子的曆史。但是一群人幾代人就能,乃至可以代表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世界。
接下去的故事,自然還是幾個家族的鬥爭,幾個不同群體之間的恩怨交織。不會太深刻,不會太火爆,不會太虐心,因為這隻是一部輕鬆的鄉村小說。
筆者隻想在嬉笑怒罵中,傳遞一些樂觀向上的因素。你看了,笑了,偶爾觸動了心底深處的某一根神經,想起了一些事情,這就夠了。
第二卷是《蛋清》,主要寫陳遠方的故事,大概會有一支日軍小分隊莫名其妙進入石頭村,在抗日、家族鬥爭、土改等等事情互相交織中,演繹出幾個家族的恩怨情仇。
這算是劇透,也算是提醒自己接下去要寫什麽,免得毫無頭緒。
不管怎麽樣,第一卷算是寫完了,至少沒有精疲力竭的感覺,欣喜。
當然,還是有一點奢望。希望看的人能多一些,不隻是路過的看客,路人甲,路人乙,而是真正喜歡這個故事這部小說的人。不一定要投票,不一定要花錢,但最好能用心。
如果你是,請告訴我,讓我得意一下。隻要有一個,對,哪怕隻有一個用心的讀者,我就一定會用心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