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喜歡一個人的感覺(1)

字數:511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那片星空,那片海(上) !
    那些日常相處時的喜悅,在他身邊時的心安,麵對他時的心慌,被他忽視時的不甘,都被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因為我根本不敢麵對一切的答案。
    樓上的兩間客房是要重點裝修的房間,吳居藍必須趕在裝修前,把房間騰出來。雖然我的房間不需要裝修,但我琢磨著,自己腿腳有傷,不方便上下樓,也不想去聞那股子刺鼻的裝修味,不如和吳居藍一起搬到一樓去住。
    我和吳居藍商量後,做了決定。吳居藍湊合一下,在客廳的沙發上睡一段時間。我搬到一樓的書房住,以前爺爺就用它做臥房,床和衣櫃都有,隻是沒有獨立的衛生間,需要和吳居藍共用客廳的衛生間。
    我們一個動嘴、一個動手,匆匆忙忙把家搬完。
    九點鍾,王田林帶著裝修工人準時出現。
    簡單的介紹寒暄後,王田林把需要注意的事項當著我的麵又給工人們叮囑了一番,才正式開始裝修。
    裝修是一件很瑣碎、很煩人的活,雖然王田林已經用了他最信得過的裝修工人,但對工人而言,這隻是一筆賺錢的普通生意;對我而言,卻是唯一的家,要操心的事情一樣不少。
    我的右手完全用不了,路也走不了幾步,不管什麽事都隻能依靠吳居藍去做。幸好吳居藍聽了我的話,在網上看了不少含金量很高的技術帖,裝修的門門道道都知道,讓他去盯著,我基本放心。
    隻是,吳居藍雖然窮困潦倒,可他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完全沒有窮人該有的謹慎圓滑,反倒傲氣十足。他不會討好人,不懂得說點無傷大雅的謊話去潤滑人際關係,也從不委屈自己。我擔心他和工人會有摩擦,一再提醒他,如果看到工人哪裏做得不好,要婉轉表達,說話不要太直白。對方不改正,也千萬不要訓斥,可以給王田林打電話,找他來協調。
    沒想到,吳居藍的脾氣比我想象的還要糟糕。
    他性子冷淡,凡事苛求完美,習慣發號施令。話語直白犀利,絲毫不懂虛與委蛇,幾乎句句都像挑釁辱罵,還一動不動就用看白癡的目光看別人,幾個工人第一天就和他鬧翻了。如果不是看在我是老板王田林的朋友,一個姑娘滿身是傷,怪可憐的,估計已經撂挑子不幹了。
    我想起自己當初因為吳居藍說我做飯很難吃時的抓狂心情,完全能理解工人們的心情。不過,理解歸理解,我現在和吳居藍是一夥的,沒覺得吳居藍做錯了什麽。那些工人是做得不夠好,做得不好,還不能讓人說了?吳居藍雖然說話犀利,卻從來都是根據事實,就如他嫌棄我做的飯,和他比起來,我是做得不夠好吃嘛!
    但是,不管我心裏多站在吳居藍這邊,也不敢真直白地說裝修工人們技術差。隻能吳居藍扮黑臉,我扮紅臉,他打了棒子,我就給棗。
    我賠著笑臉,請工人們多多包涵“不懂事”的吳居藍,為了緩解大家的怒火,主動提出裝修期間包所有工人的午飯。
    我沒有把自己彎彎繞繞的心思解釋給吳居藍聽,隻把錢交給他,告訴他,中午要管所有工人一頓飯,去買菜時多買一點。
    吳居藍很多時候一點不像打工仔,架子比我還大,但隻要是工作上的事,他都非常認真。我吩咐了,他就照做,並不質疑。
    如我所料,吳居藍沒有因為是給工人做的飯,就偷工減料,像是做給我和他自己吃一樣,認真做給大家吃。工人們吃完吳居藍做的午飯後,對吳居藍的敵意立即就淡了。
    我偷偷地笑,難怪老祖宗的一個優良傳統就是喜歡在飯桌上談事。一桌親手做的飯菜,吃到嘴裏,從食材到味道,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做飯人的心思。不管表麵上吳居藍多麽冷峻苛刻,他待人從來都坦坦蕩蕩。這幫走家串戶做生意的工人,各種眉眼高低看得多了,自有一套他們判人斷事的方法。
    雖然工人們不再憎惡吳居藍,可也談不上喜歡吳居藍。不過,看在中午那頓豐盛可口的飯菜上,不管吳居藍再說什麽,他們都心平氣和地聽著。很快他們就發現吳居藍並不是故意挑錯,都是言之有理,甚至他提的一些改進意見,比他們這些內行更專業。
    他們抱怨知易行難,吳居藍立即親手演示了一番,徹底震到了他們。工人們生了敬服之心,工作起來一絲不苟,裝修進展得非常順利,我徹底放心了。
    工人們看待吳居藍的目光完全變了,時不時在我麵前誇讚吳居藍,我每次都一副“理所應當”的表情。可實際上,我的驚訝意外一點不比他們少。道理還可以說是吳居藍從網上看來的,可那麽輕鬆就上手能做,該如何解釋?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以前做過。
    會洗衣、會做飯、懂醫術、會建築……洗衣就罷了,做飯做得比五星級酒店的大廚還好,對外傷的診斷和急救一點不比專業醫生差,泥瓦木工做得比幾十年的老師傅更精湛,我忍不住想,他究竟還會幹什麽?
    雖然整套房子隻有二樓在裝修,可一樓也不得安寧,一會兒轟隆隆,一會兒乒乒乓乓,幸好廚房是單獨的一間大屋子,我躲到了寬敞的廚房裏。
    廚房的一麵窗戶朝著庭院,一麵窗戶朝著院牆,正對著一大片開得明媚動人的三角梅,搬一把舒適的椅子,坐在窗邊,待多長時間,都不會覺得難受。
    我戴著耳機,聽著mp3,看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這是爺爺的藏書,我來爺爺家時,它已經在爺爺的書櫃裏了,是比我更老資格的住戶。
    曾經有一段時間,每天晚飯後,爺爺會要求我朗誦一首詩,一周背誦一首。剛開始,我隻是當任務,帶著點不情願去做。可經年累月,漸漸地,我品出了其中滋味,也真正明白了爺爺說的“一輩子都讀不完的一本書”。每首詩,配上作者的生平經曆、寫詩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字詞典故的出處,細細讀去,都是一個個或蕩氣回腸、或纏綿哀婉的故事。
    我沒事時,常常隨便翻開一頁,一首詩一首詩地慢慢讀下去。是非成敗、悲歡得失、生離死別,古今都相同,讀多了,自然心中清涼、不生虛妄。
    我讀完一頁,正笨拙地想翻頁時,一隻手幫我翻過了頁。我扭過頭,看到吳居藍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坐在了我身旁。
    我摘下一隻耳機說:“沒有關係,我自己可以的。”
    吳居藍看著書,漫不經心地說:“沒事,我也在看。”
    我反應了一瞬,才理解了他話裏的意思,“你是說,你要和我一起看書?”
    “嗯。”
    如果這是一本武俠小說或者玄幻小說,我還能理解,可這是唐詩,連很多大學畢業生都不會拿來做消遣讀物。我不禁懷疑地打量著吳居藍,他專注地盯著書,眼中隱現惆悵、唇角抿歎,應該是心有所感、真正看進去了。
    我暗罵自己一聲“狗眼看人低”,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小學還沒畢業呢!我把書往吳居藍的方向推了推,也低著頭看起來,是王維的《新秦郡鬆樹歌》:
    青青山上鬆,
    數裏不見今更逢。
    不見君,
    心相憶,
    此心向君君應識。
    為君顏色高且閑,
    亭亭迥出浮雲間。
    一首詩讀完,吳居藍卻遲遲沒有翻頁,我悄悄看了他好幾眼,他都沒有察覺,一直怔怔地盯著書頁。
    我覺得好奇,不禁仔細又讀了一遍,心生感慨,歎道:“這首詩看似寫鬆,實際應該是寫人,和屈原用香草寫君子一樣。隻不過,史籍中記載王維‘妙年潔白、風姿都美’‘性嫻音律、妙能琵琶’,這樣文采風流的人物竟然還讚美另外一個人‘為君顏色高且閑,亭亭迥出浮雲間’,真不知道那位青鬆君是何等樣的人物。”
    吳居藍微微一笑,說:“摩詰的過譽之詞,你還當真去追究?”
    我聽著總覺得他這話有點怪,可又說不清楚哪裏怪。吳居藍看上去也有點怪,沒有他慣常的冷淡犀利,手指從書頁上滑過,含著一抹淡笑,輕輕歎了一聲,倒有些“千古悠悠事,盡在不言中”的感覺。
    他這聲歎,歎得我心上也泛出些莫名的酸楚,忍不住急急地想抹去他眉眼間的悵惘,討好地問:“要不要聽音樂?”
    “音樂?”吳居藍愣了一下,不動聲色地看向我手裏的mp3。
    剛開始他這副麵無表情的淡定樣子還能唬住我,現在卻已經……我瞅了他一眼,立即明白了,這個時時讓我不敢小看的家夥,肯定不會用mp3。
    我把一隻耳機遞給吳居藍,示意他戴上。
    吳居藍拿在手裏把玩了一會兒,才慢慢地放到自己的耳朵裏。第一次,他流露出了驚訝喜悅的表情。
    我小聲問:“好聽嗎?”
    吳居藍笑著點點頭,我說:“曲名叫《夏夜星空海》,我很喜歡的一首曲子。”
    兩人並肩坐在廚房的窗下,一人一隻耳機,一起聽著音樂,一起看著書。外麵的裝修聲嘈雜刺耳,裏麵的小天地卻是日光輕暖、鮮花怒放、歲月靜好。
    晚上,工人收工後,宅子裏恢複了清靜。
    我和吳居藍,一個行動不便,一個人生地不熟,吃過飯、衝完澡後,就坐在沙發上,一起看電視。
    我把遙控器交給吳居藍,讓他選。發現吳居藍隻對動物和自然類的節目感興趣,他翻了一遍台後,開始看《動物世界》。
    我平時很少看動物類的節目,想當然地認為這種講動物的節目肯定很無聊,但是真正看了,才知道不但不無聊,反而非常有意思。那種生物和大自然的鬥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鬥爭,鮮血淋漓、殘酷無情,卻又驚心動魄、溫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