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絕招(五)

字數:2938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沒過兩天,銀行就派兩個人來評估宋福祿的財產,那兩個評估人員查看了他的二手車、廚房用具、家具等物品,然後讓他等消息。
    宋福祿想,那些物品現在總算派上用場了,可以作抵押財產使用。他知道所謂抵押財產,就是他們一旦還不上銀行的貸款,銀行就有權沒收他們的那些物品。他倒不是心痛那些物品,他隻是擔心銀行還會有別的限製條款。
    梁曉秀和宋福祿的想法不一樣,銀行評估人員查看宋福祿的物品後,她反倒覺得踏實了。她想,銀行一借給他們錢,他們就可以租店鋪開張了。她現在不想別的,滿腦子都是開快餐店的事。有了快餐店,就有了希望。
    一個星期後,銀行通知他們到銀行辦理貸款手續。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們,經過評估,他們可以申請貸款的額度為8000歐元,貸款期限最長3年,年利率10%。
    宋福祿和梁曉秀商量貸款數額及年限。宋福祿說,他們就貸8000歐元,貸款期限3年。梁曉秀說,他們隻貸5000歐元,貸款期限一年。銀行貸款利息高,她不想付那麽多利息。
    銀行當天就給他們放了貸。他們一拿到貸款,就趕往大廣場,來到那家店鋪,準備簽下那家店鋪。有了銀行貸款,他們就不必讓艾福爾擔保了。
    梁曉秀和店主說,他們接受3萬歐元的年租金,與店主簽訂為期一年的租房合同。她以為租金的時就這樣敲定了。
    店主說,他說的年的租房;他們如果隻租一年,那就要付萬歐元的年租金。店主是生意人,早就算好了賬,一分錢都不想虧。
    梁曉秀一咬牙便同意租萬歐元。她做了最保守的估計,三年之內還清所有債務,並積攢下開中餐館的一筆錢。
    店主說:“那麽半個月後,我把店鋪騰出來,你們就可以開店了。我騰出店鋪後,我們就可以簽租賃合同了。你們這些天正好可以準備一下。我的條件是:3萬歐元的年租金一次付清,其他沒什麽了。”店主其實早就說過,租金必須一次性付清。
    梁曉秀也知道租金一次性付清的事,但他們沒錢一次性支付租金,她早就想好按季度支付租金,這樣他們就可以有一個緩衝過度的時間。
    她說:“先生,我們已經做了很大讓步:一是同意了你提出的年的合同。在這種情形之下,你也適當做一些讓步,好不好?”
    “做什麽讓步?”店主不安地盯著梁曉秀問,他感覺這個中國女人太難纏了,她總是提出無數個理由來和他糾纏。
    “我們按季度支付房租,即簽訂合同之日,我們支付第一個季度的租金7500歐元。到第二個季度,我們再支付第二季度的房租,以此類推。”
    “這樣恐怕不好吧?這和讓步沒有任何關係,”店主堅持說,“3萬歐元的年租金原本就是最低價,我告訴過你們,所以我希望你們一次付清。這是我的底線。”
    “先生,我們已經談了很長時間,你也應該知道我們的誠意了,”梁曉秀堅定地說,“我們能接受的最高價格為3萬歐元,這也是我們的底線,希望你能理解我們。”
    店主一口咬定一次性付清年租金,梁曉秀堅持按季度付款,雙方都不讓步,談判便陷入了僵局。宋福祿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現在也和梁曉秀一樣認為,快餐店就是他們的救命店;不開這個快餐店,他們就沒有任何希望了。
    店主一再說,他們如果按季度支付房租,他就會有很大損失。梁曉秀則強調說,他們如果一次性付租金,他們也會有很大損失。她不能說他們根本就沒錢一次性支付;如果說了實話,店主肯定不會和他們簽合同。
    她說:“先生,談生意需要靈活嘛,你能把店鋪租出去是一件好事,你為什麽一定要堅持一次性付款呢?”
    “我出的是最低價,所以我不能再虧本了。”店主還是不肯讓步,他打定主意和這個中國女人糾纏下去。
    梁曉秀發現,她越是顯得迫切,這個老外越是不鬆口,她便決定改變談判方式和店主談。她認為老外頭腦發呆,必須不斷點撥,他才能轉過彎來。
    她說:“我希望我們雙方能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如果你硬堅持你的方案,那麽這個生意就此打住:也就是說,我們不租你的店鋪了。”她將了店主一軍。
    店主的眼裏露出一絲猶豫的眼光,他說:“小姐,你有什麽好的折中方案,你說說看。”他也不想就此結束這次談判。
    “我們今天在簽合同之前就可以先付給你3000歐元的定金,簽合同的當天再付給你第一季度的餘款4500歐元。這就是我的折中方案。你若接受,我們就成交;你若不接受,我們就不談了。”她看出店主猶豫了,知道肯定有戲。
    店主的反應極快,他也想到了一個折中方案,說:“我也有一個折中方案,即從第二年起,你們一次性支付年租金。你們若接受我的這個折中方案,那麽我就同意第一年你們按季度付款,我們今天就可以成交了。”
    “我同意,成交!”梁曉秀伸出手,和店主握了手。
    “成交!”店主握著梁曉秀的手說。
    梁曉秀當即讓宋福祿付了3000歐元的訂金,店主給他們寫了一個收條,並讓他們次日來取合同。
    從那家小店出來,宋福祿如釋重負,稱讚梁曉秀確實了不起,把辦不到的事硬是給辦成了。
    梁曉秀說:“我們還有好多事情要辦呢,我們趕緊回去商量一下,把要辦的事情都一一列出來,捋出一個頭緒來。”
    兩個人的腳步輕鬆,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