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老外看傻了
字數:587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宋福祿一邊往廚房走,一邊想:今天我就給你們這幫老外露一手,讓你們徹底看傻了。在他看來,老外就是傻,不管他們怎麽看,他們都看不明白他是把中餐怎麽做出來的。
皮爾斯太太得到許可,邁著自豪的腳步跟著宋福祿走進了小廚房。在她看來,她能進到廚房看宋福祿炒菜,那是她的榮幸;她要利用這個機會先摸清宋福祿炒菜的程序;之後,如果有機會,她就可以親自上手操練了。
她進到廚房後說:“宋先生,我其實可以給你打下手,你不介意吧?”
“好哇,皮爾斯太太,有你幫忙,我們會做得快一些。”他嘴上那麽說,心裏卻在想:你想偷藝?門兒都沒有!中餐可不是你們這些老外能學會的手藝,隻有中國人才能學會做中餐,因為中餐就是中國人的專利。
“我們先做什麽菜?”皮爾斯太太問。
“先做湯。”宋福祿漫不經心地說,隨手把湯料放進了鍋裏,又加上水,皮爾斯太太還沒看清怎麽回事,他就蓋上了鍋蓋。
其他5個老外在窗外都瞪大了眼睛往裏看著宋福祿,好像他要給他們變魔術一樣。他其實還真會變一點魔術。他往窗外看了一眼那幫老外疑惑的眼神,心裏暗暗發笑:老外就是傻帽。
皮爾斯太太在一旁又說:“宋先生,你一次做八道菜,真是太豐盛了。我一次最多隻做過四道菜,沒法和你比呀。”
“八道菜不算多,我最多一次能做18道菜。”
“什麽?你一次能做16道菜?18樣菜,真是不可思議!”
“宋先生,你真了不起,會做那麽多菜!”皮爾斯在窗外附和著說。
緊接著,站在窗外的幾個老外象連珠炮似地向宋福祿發問:
“宋先生,你說你一次做過18道菜,那需要多長時間?”
“宋先生,你做18道菜用不用一個助手?”
“宋先生,你學了多少年才當上專業廚師的?做18道菜的中餐廚師多不多?那屬於什麽樣的水平?”
梁曉秀聽了老外們的提問,也覺得這幫老外太幼稚了,但覺得挺可愛。
老外的提問還沒有結束:
“宋先生,你做那麽多菜,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宋先生,你一個人做這麽多菜累不累呀?”
“宋先生,那些菜的味道如何?好吃嗎?”
“宋先生,中國菜和法國菜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宋福祿一邊幹活兒,一邊回答。他的回答簡潔易懂,可是老外似乎還是不明白。
皮爾斯太太看著宋福祿切好的土豆絲問道:“宋先生,你把土豆切得那麽細,怎麽做菜呀?”
“那正是中餐的特點呀:精細。”宋福祿回答說。
“為什麽要把青椒切成細長條呢?”皮爾斯太太又問。
“那樣與土豆絲才相配嘛。”
“你切的白菜要做成什麽菜呢?”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宋福祿沒時間一一回答這些不倫不類的問題,他覺得這幫老外的提問又可笑又愚蠢,於是便說:“你們的問題我會後慢慢回答,我現在要做菜了,你們可以好好看,一看就明白怎麽一回事了。”
漢學家說:“是呀,我們是得好好看看這八道菜是怎麽做出來的。”
眾人懷著極大的好奇心望著宋福祿。
6個老外的12雙眼睛聚焦在宋福祿身上,有的看他的手部動作,有的看他的表情,有的看他的上半身。他感到好笑,心想這幫老外,真是少見多怪;同時他也有很得意,他要在這幫法國人麵前露一手,讓他們見識一下中餐的魅力。
宋福祿16歲出國時,他在國內根本就沒做過飯。他跟著堂叔到香港後,其實也隻學會了做幾樣家常菜。但他悟性好,他在巴黎中餐館打工時看了幾次廚師炒菜,就知道了好幾樣菜的做法。他聽中餐館的人說過,歐洲中餐館的菜肴都變換了口味,目的是為了適應歐洲人的口味。
後來他當了廚師,如法炮製,專門給老外做適合他們口味的中餐。
皮爾斯太太紮上一個圍裙,緊張地站在宋福祿旁邊,隨時準備聽從他的調遣。她小心翼翼地問宋福祿,他需要她做什麽,就告訴她。宋福祿說,他如果需要,會告訴她的。
皮爾斯太太注視著宋福祿的手,不放過每一個細小的動作。
廚房裏的氣氛漸漸變得緊張了,宋福祿一臉嚴肅,有意製造了一種緊張、神秘的氣氛,以便吊老外的胃口,讓他們感到神秘莫測。
他故作高深地說:“我炒菜時不喜歡別人大聲說話,那樣會影響我的操作。”
“你們說話聲都小一點。”皮爾斯太太小聲提醒窗外的幾個老外。
宋福祿自言自語地說:“8道菜雖然需要一個一個做,但必須做好了一起端到餐桌上,那樣才能看出它們的花色品種,才能聞到它們散發出來的香味,才能更好地體現中國美食色香味的魅力。”
那些老外便想:八道菜同時端到餐桌上,那麽先做出的菜不就涼了嗎?宋福祿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難道他要把做好的菜放在保溫箱裏,讓菜處在恒溫狀態?
漢學家悄悄問梁曉秀,宋福祿怎麽樣保持做好菜的溫度。梁曉秀覺得老外就是單純可笑可笑,這麽簡單的問題都搞不懂。她說:“很簡單,用盤子扣上就行。”
她的話音剛落,眾人拍手稱讚,說他們的方法簡單實用。
宋福祿開始炒菜了。皮爾斯太太緊張地站在他旁邊,而窗外的10雙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宋福祿炒菜。
宋福祿把花生油倒進炒勺裏,等油開了後,又把花椒大料放進去,然後放了一點醬油後對皮爾斯太太說:“請把豬肉遞給我。”
皮爾斯太太把豬肉遞過去。宋福祿在炒勺裏炒肉,頓時香氣四溢。
“白菜!蔥花!食鹽!”宋福祿開始發指令。
皮爾斯太太把切好的白菜遞給他,之後又把蔥花和食鹽瓶遞給他。
宋福祿加大了火,他拿起炒勺先是輕輕顛了顛,之後又在空中稍微用力顛了幾下,然後就把炒勺放下了。
眾人還沒看清怎麽回事,宋福祿已經做好了第一盤菜:豬肉炒白菜。
皮爾斯太太如獲至寶一樣,把這盤菜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按照宋福祿的指令,在上麵扣上了一個盤子。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那道菜上,想著那道菜的味道。
布熱教授好奇地問道:“這道菜叫什麽?”
“豬肉炒白菜。”
“菜名夠簡潔的。”艾福爾的助手說。
皮爾斯太太好像發現了什麽秘密,說:“我發現了中國菜名的一個特點,就是簡潔。我由此可以聯想到眾多菜名,比如說,豬肉炒芹菜,羊肉炒土豆,牛肉炒蘿卜,雞肉炒青椒,魚肉炒白菜,等等。以此類推,我們完全可以炒出上百種菜。是這樣嗎,宋先生?”
宋福祿一看皮爾斯太太說的驢頭不對馬嘴,沒有理睬她的話,隻說:“炒菜要高度集中精力,要講究火候和時間,所以你一定要及時把我要的調料和食材送到我手裏。”
“沒問題,你放心。”皮爾斯太太說。
於是眾人聽到宋福祿不斷發出指令:
“尖椒和土豆絲!”
“拿蔥花,還有醬油和醋。”
“花椒,快點!”
“芹菜!白蘿卜!”
“不是豬肉,是牛肉!”
“羊肉!”
“牛肉!”
“茄子和青椒!”
……
宋福祿不斷發著指令,皮爾斯太太的動作越來越快,越來越準確。
窗外的幾個老外看得眼花繚亂,看不清皮爾斯太太都給宋福祿遞了什麽調料和食材。
宋福祿忙著炒菜,此刻已顧不上老外的眼神了;但梁曉秀看得一清二楚:老外已經糊塗了,懵了,傻了。
皮爾斯太太發現,宋福祿總是先把油燒開了,緊接著放花椒、大料和蔥花,然後再放肉,肉快炒熟時,他才開始放醬油,之後就放蔬菜炒。
艾福爾的助手是廚師出身,他憑著經驗告訴眾人,宋福祿炒菜的程序其實並不算複雜,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等到宋福祿炒到第四盤菜時,皮爾斯太太已經按他炒菜的程序把花椒、大料、蔥花、肉、蔬菜都裝進各種大小盤子裏,拿在手上,等待他的指令,生怕動作慢了會影響炒菜的質量。
可是這一次她弄錯了。
宋福祿做的是紅燒茄子。油剛一開鍋,皮爾斯太太便問他,是要豬肉還是牛肉,或是雞肉還是羊肉?
他沒理睬,說快拿茄子,她把茄子遞過去,宋福祿把茄子剛放進油鍋裏,皮爾斯太太大聲尖叫道:“宋先生,你弄錯了!你應該先放肉,然後再放茄子。”
她以為宋福祿炒菜炒得糊塗了,忘記了程序,露出了緊張的神色。
眾人都緊張地看著宋福祿,以為他犯了錯誤,看他怎樣彌補過錯。
埃福爾的助手說:“這也難免,做這麽多菜,總會出錯的。”
漢學家則安慰說:“宋先生,你不用太著急,你按著自己的節奏做,肯定就不會出現錯誤。”
皮爾斯說:“那怎麽辦呢?不行就重做吧。”
宋福祿忍不住笑出聲來,眾人都覺得奇怪,他在笑什麽呢?
宋福祿說,他做的那道菜叫紅燒茄子,不需要加肉,一會兒茄子快熟的時候,放進一些青椒和蒜就可以了。
皮爾斯太太看著裝著青椒和蒜的盤子,問宋福祿除了青椒和蒜,他還需要什麽食料。宋福祿說,還需要醬油和食鹽。
宋福祿終於把8盤菜做完了。
眾人看得眼花繚亂,覺得他真是一個神奇的廚師:動作又快又準,令人目不暇接。他們都鬆了一口氣,又開始發表各種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