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老外滿嘴流油(一)
字數:471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現在開始上菜!”宋福祿一聲令下,6個老外都鼓起掌來,他們千等萬等,終於等到了開飯的這一刻。沒等梁曉秀安排座位,6個老外主動坐下來,等待享受這一頓中式大餐。
梁曉秀到廚房取菜;宋福祿陪客人坐在餐桌旁,他事先已和梁曉秀商量好了上菜的次序。他想等梁曉秀上菜後,他給老外講解每道菜的特點。
梁曉秀首先端來了一大盆西湖牛肉羹,那是宋福祿的拿手菜。她把湯放在餐桌上,給每個人盛了一碗湯,6個老外的12雙眼睛盯著碗裏的西湖牛肉羹看。
宋福祿解釋說:“我們今天先喝湯,喝西湖牛肉羹,這是一道中國名菜,請各位嘉賓品嚐。”
6個老外拿起小湯勺,小心翼翼地往嘴裏放西湖牛肉羹,他們喝得很慢,似乎都在細細品嚐湯的味道。
漢學家首先發表評論說,西湖牛肉羹與法國的奶油蘑菇湯有一拚,都屬於各自的名菜。
布熱教授問宋福祿,西湖牛肉羹是否也是宋代名菜。宋福祿隨口就說西湖牛肉羹是宋代名菜,但經過了後人的改進。
皮爾斯夫婦一再誇獎說,西湖牛肉羹味道極其鮮美,完全可以和法國普羅旺斯的海鮮湯相媲美。
梁曉秀注意到那些老外喝湯一點聲音都沒有,都安安靜靜地小口小口喝,喝得雖然慢,但卻沒有停頓,不一會兒功夫就喝完了碗裏的湯。
她又給每人盛了一碗湯。
“這湯太好喝了,味道真鮮美!”漢學家又一次誇獎說。眾人也都跟著說西湖牛肉羹就是好喝。梁曉秀也喝了一碗西湖牛肉羹,覺得味道確實不錯。
喝完湯,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梁曉秀,等她再送菜來。
宋福祿這時說:“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今天我做的這桌菜已具備這些特點。大家喝過西湖牛肉羹後,我們現在開始上主菜。”
“是上那道茄子菜嗎?”服務生忍不住的問道。
宋福祿故意說,上哪道菜由女主人說了算。他事先和梁曉秀說過,上菜要慢,要吊老外的胃口。
梁曉秀聽到宋福祿發話了,便到廚房取菜。她用托盤把一盤菜端到餐桌上,那盤菜上扣著一個透明的玻璃蓋子,保持著菜的溫度。
6個老外的眼睛隨著那道菜的亮相不停地閃動著,猜測第一道菜是什麽菜。
梁曉秀掀開了盤子上的玻璃蓋子,服務生忍不住伸長了脖子看。
宋福祿說:“這道菜叫豬肉炒白菜。在我們中國有一種說法:百肉不如豬肉,百菜不如白菜,意思就是說,豬肉是所有肉中最好吃的肉;白菜是眾多蔬菜中最好的蔬菜。請大家品嚐吧。”
梁曉秀在盤子上放了公用的叉子和勺子。服務生第一個用叉子和勺子往自己的盤裏扒拉菜。之後,皮爾斯夫婦也往各自的盤子裏夾菜。梁曉秀給漢學家和布熱教授分了菜,讓他們品嚐。最後她才給宋福祿和自己分了一點菜。她發現菜有可能不夠吃,於是便決定他們自己少吃一點。
漢學家和布熱教授坐在長方形餐桌的正中間,他們倆邊吃邊交換意見。漢學家對宋福祿說的‘百肉不如豬肉,百菜不如白菜’那句話很感興趣,認為那是中國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一定有它的道理。布熱教授則小聲說,他們食品實驗室要是有機會化驗這道菜,他就能搞清楚這道菜的營養成分了。
宋福祿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酒辭,他說:“今天邀請各位嘉賓品嚐中國美食,我們非常高興。謝謝你們的光臨!我們舉杯慶祝一下吧。”
大家都舉起了酒杯,相互碰杯,一飲而盡。
梁曉秀這時輕輕掀開了第二盤菜的蓋子,心想這幫老外吃得倒快啊,豬肉炒白菜一眨眼的功夫就下肚了。照這個速度吃下去,八盤菜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吃得一幹二淨。她得想辦法讓老外吃得少一些,慢一些。
宋福祿說:“這道菜是烤豬排,你們慢慢嚐嚐,看看和法國烤豬排有什麽不同。”他也注意到這幫老外吃菜太快。
“味道接近我們的豬排,”皮爾斯搶先嚐了一口後說,“與紅酒搭配還是很不錯的。”他又喝了一大口紅酒,心滿意足地看著盤子裏的烤豬排。
“我看還是有區別的,”布熱教授說,“宋先生做的烤豬排味道更鮮美,油而不膩,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味。”
梁曉秀注意到那個服務生吃得已經滿嘴冒油,他一句話也不說,隻顧低頭吃。梁曉秀暗暗想:這老外也分三六九等,有身份的人吃飯都不一樣,既文明又優雅;而象服務生那樣的普通人則顧不了那麽多,隻知道狼吞虎咽,像一個餓狼一樣吃肉,不顧什麽禮節。艾福爾的助手要比那個服務生文明一些,他吃菜有模有樣,不緊不慢,像一個紳士。
漢學家顯然也注意到了服務生的吃相,他說,他還沒吃烤豬排,就已聞到了香味。宋福祿做那道菜時,滿廚房都是烤豬排的香味。他要細嚼慢咽,好好品嚐那道名菜。他是給那個服務生聽的,隻可惜服務生根本不聽,幾大口就幹掉了盤子裏的豬排,而且還喝了好幾口紅酒。
眾人又舉起酒杯相互碰杯。梁曉秀也舉杯和每個人碰了杯,她喝了一小口紅酒,沒敢多喝,因為酒不多,他們要留給老外喝。
宋福祿注意到老外喝酒的速度很快,一瓶紅酒已經喝光了。他示意梁曉秀再開一瓶紅酒。梁曉秀打開一瓶紅酒,給每個人斟滿了酒;她估計這6個老外一人喝兩瓶紅酒一點問題也沒有。她偷偷給宋福祿使了一個眼色,那意思是說,不行我一會兒出去買點紅酒吧,這幫老外太能喝了。
美酒和佳肴正對這幫老外的胃口,他們有說有笑地吃著喝著,那架勢一看就象要大吃大喝一通的樣子。宋福祿暗暗想:今天老子就看看你們這幫老外到底能吃多少,能喝多少。
梁曉秀一看老外吃菜那架勢,就猜到他們今天肯定要大吃大喝了。她掀開了第三盤菜的蓋子,那是一個很大的盤子,裏麵裝的滿滿的。宋福祿雖然事先有準備,每道菜都加大了量,但此刻也感覺到才肯定不夠吃了。他沒讓梁曉秀給他分菜;梁曉秀也沒給自己分菜,把八個人吃的菜分給了6個老外。
宋福祿說:“這道菜叫小雞燉蘑菇,屬於中國民間名菜。”
“這雞可不小,為什麽叫小雞呢?”艾福爾的助手挑剔地問道,“我看倒可以叫大雞燉蘑菇。”他根本看不起宋福祿的小店,他隻是受艾福爾的指派來參加宋福祿他們的活動,心裏一直憋著一股勁,總想吹毛求疵,雞蛋裏挑骨頭。
漢學家替宋福祿回答說:“中國菜名都講究意境,講究比喻,所以才叫小雞燉蘑菇嘛。是不是這樣,宋先生?”
宋福祿用感激的眼光看了一眼漢學家,說:“諾阿讓先生說得對。在中國人看來,‘小’代表一種可愛可親的意境,不僅聽起來好聽,吃起來也好吃。如果我們說大雞燉蘑菇,那就沒有意境了,那麽也就沒有客人願意吃這道菜了。”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布熱教授說,“還是叫小雞燉蘑菇恰當,給人親切感。”他也忍不住吃了一大口雞肉,一塊兒蘑菇,又喝了一大口紅酒。
服務生還是狼吞虎咽,不管不顧,看他那樣子好像處於饑餓狀態,想盡快填飽肚子,完成一項任務。宋福祿偷偷瞧了他一眼,心裏罵道:艾福爾這個王八蛋竟然派了這麽一個家夥來吃飯,一點禮貌都不懂,完全是一個大吃客。從他那吃相就看出,他是一個沒教養的家夥。梁曉秀看到那個服務生邊吃邊用餐巾布擦嘴,他的嘴角不時流出口水,讓人看了直惡心。
漢學家還是那麽文雅,他細品慢咽,一再說小雞燉蘑菇確實是一道中國民間名菜,吃起來既可口又親切。
皮爾斯夫婦已經吃完了盤子裏的小雞燉蘑菇,他們倆雖然都是上了60歲的人,但飯量卻一點都不小。
宋福祿示意梁曉秀上第四道菜。
第四道菜是清蒸海魚。梁曉秀給每人分了一份海魚,請他們品嚐。
艾福爾的助手問道:“這叫什麽菜?”
“清蒸海魚。”宋福祿回答說。
“我知道是清蒸的,我問的是菜名,宋先生。”
“菜名就叫清蒸海魚,先生。”宋福祿在心裏罵道:你丫地裝什麽蛋!
“清蒸海魚,這叫什麽菜名呢?”那個助手不依不饒地說,“另外,吃海魚的上白葡萄酒呀,不能再喝紅葡萄酒了。”他在故意挑釁了,想給宋福祿難堪。
“中國人起菜名是有講究的,‘清蒸海魚’聽起來似乎簡單一些,但含有特定的意義:強調的是‘清蒸’兩個字。你們應該知道在法國沒有清蒸海魚一說,這是中國廚師做海鮮的一種特殊方法,起到特殊作用。”
“什麽特殊作用?”那個助手還是不甘心。
“這道菜隻能配紅酒,而不能配白葡萄酒。”宋福祿堅定地說。
其他5個老外顧不上聽宋福祿和助手的對話,都用叉子叉著海魚吃,吃得津津有味,滿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