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分秒不差

字數:46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一段介紹文字引起了梁曉秀的注意:在高檔腕表中,以表的機械質量而論,勞力士無疑是最好的。那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話,作者是一位德國精密儀器工程師。作者還說,勞力士表走時精確,分秒不差,以精確而論,勞力士是高檔腕表中的絕對勝者。
    在20世紀機械表時代,勞力士一直是全球手表業的領頭羊。時至今日,超卓的工藝與技術依舊使得勞力士保持著手表業的翹楚地位。
    勞力士年產量約為100萬隻,銷售額穩居瑞士鍾表業的龍頭地位。
    梁曉秀為勞力士算了一筆賬。勞力士的均價為1萬歐元,100萬隻手表價值高達100億歐元。那麽100億歐元的銷售收入中,純利潤能達到多少呢?按20%的利潤計算,那就是20億歐元。梁曉秀沒有找到銷售額和利潤的具體數字,她隻是猜測。她覺得她的猜測基本上差不多。不管怎麽說,她為勞力士年利潤高達20億歐元感到驚訝,甚至震驚。
    20億歐元絕對是一筆巨款,她的餐館什麽時候能賺到那麽多錢呢?如果按一家餐館年利潤200萬歐元計算,她得有1000家餐館,一年才能賺到20億歐元。她能實現那個目標嗎?什麽時候能實現呢?
    在瑞士豪華表中,還沒有一家表廠有那麽高的營業收入和純利潤,勞力士是唯一一家表廠。顯然,勞力士不僅注重質量,還以數量取勝。
    這種經營策略讓梁曉秀佩服,她深入挖掘,想找出勞力士的種種特點和獨到之處。
    勞力士以莊重、實用、大氣的風格廣受成功人士的喜愛,尤其在亞洲的遠東及中東地區頗受歡迎。在歐洲許多工程師和律師喜歡佩戴勞力士手表,以示他們工作的嚴謹性。勞力士古董表的“抗跌”能力極強。在日內瓦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一隻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戴過的1952年款勞力士萬年曆金表曾拍到23.54萬美元。
    早在1905年,勞力士創始人威爾斯多夫便以其敏銳的眼光發現,手表將不可避免地取代傳統袋表成為計時的主流產品。當時傳統袋表剛開始向手表轉型,手表的技術還不過關,由於佩帶手腕的晃動,導致手表走時不準。
    威爾斯多夫從瑞士訂購一批優質機芯並安裝在自己親手設計的金製表殼裏,這些手表以堅固準時的特點而備受喜歡。隨後,威爾斯多夫憑著執著的精神,在勞力士製表技術上不斷創新,書寫了世界手表發展史的精彩篇章。
    勞力士表最初的標誌為一隻伸開五指的手掌,表示該品牌完全是靠手工精雕細琢的。後來逐漸演變為皇冠的注冊商標,以示在手表領域中的霸主地位,展現了勞力士在製表業的帝王之氣。
    勞力士的前身為威斯多夫與戴維斯公司,1905年由德國人漢斯?威斯多夫和英國人艾爾弗雷德?戴維斯在倫敦合夥創辦。1908年威斯多夫在瑞士的拉夏德芬注冊更名為勞力士。
    勞力士剛創辦時隻是一家銷售手表的公司;同時也研發自製手表。1908年,第一批勞力士表因高超的技術含量而受到業界的重視。一隻小型勞力士表於1914年獲得英國矯天文台的a級證書,這是該天文台從未頒發過的最高評價。這意味著勞力士的精確度得到了權威機構的承認。
    勞力士從此在歐洲和美國頓時身價倍增。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勞力士遷回日內瓦,在創始人的推動下,勞力士確定了兩個研究方向:專攻手表的防水與自動功能。
    1926年,勞力士的第一隻防水、防塵表問世,這就是著名的蠔式表。所謂蠔式,即模仿牡蠣的結構而設計的防水裝置。1927年,英國遊泳女將美雪狄絲戴著這種防水表橫渡英吉利海峽,手表在水中整整浸泡了15個小時後仍舊分秒不差,完好無損。英國《每日郵報》稱這一事件“創造了難以實現的奇跡”,是“製表技術最偉大的勝利”。
    從此,勞力士“蠔式”防水碗表名揚天下。
    1931年,勞力士發明了一種自動上鏈的機製,造出了後來風靡一時的恒動型表。這款表的中軸有一個擺鉈,能把手腕擺動的勢能轉換為手表的動力,無需人工上鏈,故稱“恒動”表。“恒動”表的問世給手表行業帶來了一場革命,也成為手表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
    1945年,勞力士又推出了帶日期的表和能用26種語言表明日期和星期的表。
    在勞力士的發展史上,安德烈?海尼格占有重要地位。海尼格1921年出生於拉夏德芬,漢斯?威爾斯多夫第一次見到他時,就對他產生了充分信任感。威爾斯多夫在1948年邀請海尼格加入勞力士。海尼格後來晉升為勞力士董事會成員,1964年起接替威爾斯多夫擔任勞力士公司總經理。他忠實地繼承勞力士創始人的事業,不斷提高勞力士的質量,為企業帶來了國際化的新氣息。他把企業總部從市中心搬到了郊區一所漂亮的新樓裏。之後,他開始周遊世界,開拓新市場。他有著驚人的市場預測力,在各大洲的主要城市建立了銷售網絡,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此後,勞力士的總經理一職一直由海尼格的家人擔任。海尼格家族的孩子都在勞力士的“家庭”裏長大,他們熱愛企業的傳統,為勞力士的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勞力士在製表領域樹立了一座又一座豐碑,其經典作品就是那些豐碑的最好見證。
    梁曉秀在勞力士手表中挑選了幾款最重要的表款,認真研讀。她喜歡冒險,首先看中了勞力士探險家型腕表。
    勞力士蠔式恒動探險家型腕表是人類探索之旅的最佳見證者,它將製表技術與探險曆程完美融合,其精準的表現蘊含了卓爾不群的探索以及突破創新的含義。探險家型是勞力士與外界環境完美融合的最佳典範。
    20世紀20年代後期起,勞力士便將自然世界作為實驗室,在各種嚴苛環境下測試腕表性能。憑借這種出類拔萃的探索精神,勞力士腕表曾數次陪伴探險家攀登喜馬拉雅山,他們的探險經驗為腕表的發展與不斷提高帶來了直接動力。
    1953年,登山家愛德蒙?希拉裏戴著勞力士表登上了珠峰,而探險家雷諾夫費因戴著同樣的勞力士表征服了南極。幾年後,勞力士又潛入了1.08萬米深的海底。這些探險的曆史創舉見證了勞力士卓而不凡的品質。
    勞力士主題廣告設計位列世界手表業之翹楚,被稱為“精確”的代名詞。勞力士備受專業人士的推崇,更深得收藏家們的青睞。以知名度而論,勞力士在世界名表中居首位。
    探險家型1號是勞力士最熱門的表款之一。黑色麵盤和3-6-9 阿拉伯數目字時刻刻度賦予了這款表兼具典雅和運動的迷人氣息。梁曉秀想給宋福祿買一枚勞力士探險家型1號手表。
    勞力士潛航者型手表的防水深度超過300米,大大超越了同類手表的防水深度。在20世紀70年代,一般防水手表的防水深度隻有30米,超過100米就被認為是“高科技”產品了。
    勞力士蠔式恒動深海腕表的成功得益於若幹突破性技術創新,其中包括勞力士專屬的全新表殼結構,它確保腕表在深水中從容承受巨大壓力。其他三個超卓腕表元件保證了這款腕表出眾的性能:不鏽鋼圓環置於藍水晶玻璃和表殼後蓋之間,保證玻璃和表殼後蓋輕鬆承受巨大水壓;藍水晶玻璃表麵微呈拱形,比其它蠔式表款的玻璃表麵更厚,使抗壓能力倍增;表殼後蓋采用具有極高耐抗性的鈦合金製成,配以性能卓越的精鋼圓環固定。
    深海腕表可滿足專業潛水員對堅固、精準和可靠的極致需求。表帶裝配有雙延展係統,容許調校表帶長度以將腕表佩戴在7毫米厚的潛水衣之外,方便佩戴。雙延展係統配備包括蠔式折扣伸縮鏈節和全新帶扣,可對表帶長度進行細微調校。排氦活瓣以性能不凡的904l精鋼製成,其尺寸與表殼直徑分毫不差,完美保證出色的防水性能。配備這種安全裝置後,在深海潛水過程中滲入腕表的氣體便可在潛水減壓時從腕表排出。而三扣鎖上鏈表冠配有三個獨立的密封墊圈,向下扣緊可進一步完善其超卓的防水性能。
    格林尼治型手表可轉動外圈及24小時指針,不僅同時顯示兩個時區時間,更可將時針獨立移動至另一時區,而毋須移動分針及秒針。
    宇宙計型手表是一款多功能手表,能滿足工程、運動及商業等多種需要。宇宙計型迪通拿腕表極具運動氣質,在勞力士所有蠔式腕表中享有極高知名度。這款表兼備精準計時和準確計算平均速度功能於一身,配備計時秒針,和按鈕操控的綜合分鍾及小時計盤,而刻有刻度的外圈亦可實時讀取速度。
    勞力士的百年發展史積澱了豐厚的品牌價值。勞力士不但富有創新精神,而且充滿了對完美品質的執著追求。勞力士在尖端科技的協助下,保證每個生產程序均經過嚴格的質量監控,每塊表都進入氣壓室測試防水性能,然後用每一百年誤差兩秒的原子鍾做準確度校準,完成所有質量測試的手表方可出廠。勞力士表在裝嵌及組合過程中,每一環節都盡善盡美,天衣無縫。
    梁曉秀認為,勞力士追求完美的精神賦予了其最高的品質,使其享有其它手表所無可比擬的聲譽。
    在經營策略上,她更傾向於勞力士,因為以賺錢的規模來看,沒有一家奢侈表廠的利潤能超過勞力士表長。那些大牌表廠盡管強調它們的手表質量,強調藝術性和觀賞性,但作為企業,它們不能回避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賺錢。他們賺不到想勞力士那麽多的利潤,說明在經營上與勞力士還差一個檔次。
    賺錢時企業的職責或者說是它的天性。哪有不想賺錢的企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