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築藝術

字數:34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餐館的秘密 !
    梁曉秀每到一座歐洲城市,首先參觀的就是城市建築。她喜歡看那些有特點的建築,認為那些有特點的建築就是那座城市的風格。一座城市是否漂亮,主要看它的建築。
    她特別喜歡看那些歐洲古代城區和民宅,從那些保存完好的建築群中,她感覺人看到了幾百年甚上千前歐洲人生活的場景。她的想象力豐富,能想象出歐洲人在幾百年前是怎麽生活的。她在比利時古城布魯日遊覽時,曾對那座城市的古代建築做過研究。在500年前,歐洲的城市建築就呈現出很高的藝術性。那些古色古香的街道和街道兩旁古樸的建築,在她看來就是建築藝術品,百看不厭。她佩服歐洲古代的建築師,他們能把一整條街道設計得那麽完美,那麽有情調,在建築物裏注入了人們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想往。在那種古城,每一條街道都是一幅油畫,一件藝術品。
    她在觀看、欣賞那些古老的建築群時,從中找到了樂趣。她在筆記本上做了筆記,記錄了她當時得到的印象:
    歐洲古代建築大師建造的那些建築物就是反映歐洲曆史的博物館。沒有那些建築物,人們就看不到古代歐洲的遺跡,更感受不到它們的韻味。歐洲建築大師奇妙的建築構思和歐洲建築工匠們高超的技能在歐洲古代建築上表露無疑,讓後人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偉大建築藝術作品。他們的靈感、他們的天才、他們的追求多多少少都體現在了他們的建築上。那些建築群也是歐洲鮮活的曆史教科書,每一棟古建築都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相連接構成了一段曆史,一段歐洲的曆史;而所有的建築加在一起,就是一部完整的歐洲曆史教科書。
    她在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看過許多古城,那些古城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比遊覽法蘭克福和柏林那樣的大城市的印象都深。
    在那些歐洲國家的小古城,她感覺似乎都能觸摸到上千的曆史。她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在建築藝術上,歐洲古代建築師古人遠遠超過歐洲當代建築師。
    她在每一座城市看到一座有特點的建築,她都會詢問建築物的建造年代,結果發現凡是引起她注意或好奇的建築,沒有一座出自當代建築師之手。
    她遊覽過6個歐洲國家,參觀過上百座城市,看過無數氣勢輝煌的古代建築,因而總結出一套觀看建築的方式。
    她認為看歐洲古典建築需要耐心,需要細細品味,還需要一點曆史知識和建築藝術知識。她總結出看那些古典建築的幾種較好的方法:其一,從遠距離觀看,看建築物的線條、造型、色彩、氣勢,確定它屬於什麽風格的古典建築;其二,從近距離細看它們的局部,那些造型藝術的美妙特色就體現在建築物的細節和建築物的雕塑上;最後再對照書本上的介紹文字細看建築物的外部和內部。一般情況下,她都經過這樣三個階段觀看歐洲古典建築,感覺收獲很大。
    相比之下,她看到的中國古典建築還比較少,其中她最喜歡的是北京故宮。故宮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宮殿和古代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建築群。故宮於1406年動工建造,14年後建成。從建築時間看,她感覺中國人的效率遠遠高於歐洲人。倘若讓歐洲人建造故宮那麽雄偉的建築群,他們至少的需要100年時間。金碧輝煌的故宮東西長753米,南北長961,占地72萬平方米。
    以建築的宏偉而論,梁曉秀認為故宮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建築。
    她想以後回國抽時間專門參觀中國古典建築,尋找建築的精華和藝術特點。她的中國古典建築知識幾乎還是空白,她想補上那一課。
    在歐洲古典建築中,教堂占有重要地位。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座城市,教堂無疑都是最宏偉最壯觀的建築。每年到歐洲大陸觀光的遊客大都會看一樣東西:教堂。歐洲著名的教堂都是歐洲古典建築的精華。其中以巴黎聖母院、佛羅倫薩聖瑪利亞大教堂、米蘭大教堂、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等最為著名。
    梁曉秀看過很多教堂建築,感覺讓看多了都產生了審美疲勞。她此後再看教堂建築,除非很有名氣的建築物,否則一般教堂建築她沒興趣觀看了。
    歐洲教堂建築有很高的藝術性。在每個歐洲國家的每個城市,規模最大、最有特點的古代建築物就是教堂。這些教堂絕大部分都集中在市區中心地帶,高聳挺拔,巍峨聳立,直到今天依然是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德國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巴塞羅那大教堂、比利時布魯塞爾聖米歇爾大教堂等都是歐洲大教堂的經典建築。這些建築從建築學、美學角度看,無疑具有極大的建築藝術價值,凝聚了古代建築師的才華和智慧。
    歐洲古代建築師在教堂建築上用功十足。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世紀才全部建成,曆時一百多年。巴黎聖母院是巴黎的地標性建築。從它那高聳入雲的塔尖和氣勢宏偉的建築,可以看出它當年在法國曆史中的地位與作用。在建築藝術史上,巴黎聖母院無疑占有重要地位。純粹的尖拱形建築,兩座高聳的巨塔,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建築上精雕細刻的圖案和裝飾,使建築形成了一種美感。巴黎聖母院位於巴黎的核心地帶,市內發展均環繞著西堤島,並以此為焦點向外作同心圓式開展。
    法國盛期的著名教堂有蘭斯主教堂和沙特爾主教堂,它們與亞眠主教堂和博韋主教堂一起,被稱為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斯特拉斯堡主教堂也很有名,其尖塔高142米。百年戰爭發生後,法國在14世紀幾乎沒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式建築複蘇,建築裝飾趨於流動、複雜。束柱往往沒有柱頭,許多細柱從地麵直達拱頂,成為肋架。拱頂上出現了裝飾肋,肋架變成星形或其他複雜形式。
    歐洲著名教堂大多建於中世紀。在中世紀,教會勢力統治了歐洲。自公元12世紀到公元15世紀,城市已成為各個封建王國的政治、宗教、經濟和文化中心;而教堂則成為城市中最高、最大、最雄偉的建築,象征著神聖、權力和財富。
    歐洲教堂主要有兩種建築形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哥特”最初是指野蠻人。在歐洲人眼裏羅馬式是正統藝術。中世紀教堂的裝飾美術是基督教美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教堂內部布置有大量的裝飾壁畫、玻璃窗畫、浮雕和圓雕。內容大多是聖經故事和人物。人物表情呆板僵化,表現出一種遠離塵世的聖者氣息;在人物神態上有一種靜穆的神秘感。教堂裝飾中采用彩色鑲嵌畫和玻璃窗畫,這種透光的畫麵在白天的陽光和夜晚的燭光下搖曳閃耀不定,那些五彩裝飾圖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
    不僅大城市有教堂,小城鎮也同樣有教堂。在小城鎮,教堂的地位與大城市一樣,也建在城鎮的中心。此外,教堂還遍布在每一個村鎮,即使在小村莊也能看見小教堂。教堂是歐洲保存最好的建築,它們無處不在,可見多少年來教堂對歐洲人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梁曉秀還沒有機會到意大利看古典建築,隻是在書本上看了一些意大利建築。她想專門抽時間到意大利參觀古典建築。
    梳理一遍歐洲古典建築,梁曉秀認為歐洲古典建築就是歐洲最高級的藝術:建築是有生命力的,它們能以特有的方式與今天的人類對話、交流。
    她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歐洲留下了經久不衰的遺產:古典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