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凡事要往好處想 (1)
字數:594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哈佛心理學大全 !
在很多時候,很多東西並不是我們可以預測的,未來也不是憑我們的意誌就可以改變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任何事情都是變化無常的,好的事情會變壞,有的時候,壞的事情也會出現好的轉機。
所以說,我們應該抱有樂觀的態度,凡事都應該往好處想一想。
作為天之驕子的哈佛人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國家,它的宰相總是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讓國王覺得又可笑又有些討厭。
有一天,國王準備外出,突然下起了大雨,這讓國王非常掃興。但是宰相說:“這是一件好事情,大雨過後的街道一定會被衝刷得很幹淨,國王您就可以享受清新的空氣了。”國王沒有說什麽。
又一次,國王準備外出巡視時,卻遇到了酷熱的天氣,十分鬱悶。這時宰相又對國王說:“這是一件好事情,在這麽炎熱的天氣下出巡才能了解百姓的疾苦。”國王忍著心中的怒火沒有發作。
後來,國王在檢查獵器時,不小心被獵器斬斷了一截手指。宰相居然也認為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是一件好事情。國王聽後終於忍無可忍,立即把他打入大牢,並以一種幸災樂禍的嘲諷口吻問宰相:“你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情嗎?你認為這也是最好的安排嗎?”沒想到宰相居然說是。國王更加生氣地告訴他:“好,既然你認為好,那你就繼續在這裏待著吧!”
過了兩天,國王去打獵,不小心誤入森林深處,被食人族捉住了。當晚,食人族準備了柴火,支起了大鍋,準備烹煮國王。但是,當食人族清洗國王身體的時候卻發現國王少了根手指頭,這在族內是大忌,因為他們認為不完整的動物是不祥之物。於是他們用特有的儀式把國王送出離他們很遠的森林之外。劫後餘生的國王回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牢裏拜見宰相,他激動地說:“斷了指頭果真是一件好事情。”過了一會他突然想起了什麽,他問宰相:“難道我把你關在牢裏這麽多天也是好事情嗎?”宰相說:“當然是好事情了,陛下您想,如果我不在牢裏,而是像以往那樣陪同您去打獵的話,我們都會被食人族捉住。您會因為那個斷指而保全性命,但我必死無疑,因為我很完整啊!”國王終於開悟,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我們所接受的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位宰相不愧是一個智者,他非常清楚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壞事可以引出一個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一個壞的結果。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太在意生活中的失意,有時候我們應該多往好處想一想,也許原來愁苦的心會變得開朗起來。
生活中很多情況就是如此,隻要轉變一下思考方式,改變看問題的心態,結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聖誕節前夕,勞倫斯欲前往紐約。妻子在為他訂票時,車票已經賣光了。但售票員說,隻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會有人臨時退票。勞倫斯聽到這一情況,馬上開始收拾出差要用的行李。妻子不解地問:“既然已經沒有車票了,你還收拾行李幹什麽?”他說:“我去碰一碰運氣,如果沒有人退票,就等於我拎著行李去車站散步了。”等到開車前三分鍾,終於有一位女士因孩子生病退票,他登上了去紐約的火車。在紐約,他給太太打了個電話,他說:“我勞倫斯會成功,就因為我是個抓住了萬分之一機會的笨蛋,因為我凡事從好處著想。別人以為我是傻瓜,其實這正是我與別人不同的地方。”
凡事都往好處想,做人也會開心的!凡事都往好處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人活在世上,恰恰總是把事往壞處想,結果使自己整天處在高度緊張、猜疑、驚恐、戒備、爭鬥中,具有這種心理狀態的人,還能開心嗎?把事情往好處想,這是開心的一個秘訣!
經過無數生活體驗,哈佛人得出一個結論:凡事多往好處想,你的心情自然會豁然開朗。如果隻盯著事情不好的一麵,自己將會陷入泥潭中。朝上看,天空自然寬廣,心胸也將寬大。用豁達的心態去麵對生活,就能時常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好心情是可以“裝”出來的
有些心理學者認為,情緒改變導致行為改變,除非人們能改變自己的情緒,否則通常不會改變行為。
被譽為“美國心理學之父”的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他說:“因為我們哭,所以才愁;因為動手打架,所以生氣;因為發抖,所以怕——而並不是愁了才哭,生氣了才打架,怕了才發抖。”
詹姆士的觀點告訴我們,行為與身體的變化可以改變我們的情緒。這為我們通過自己的行為來主動改變情緒,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後來,哈佛心理學教授通過試驗,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如果總是想象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那麽這種情緒十之八九會真地到來。一個故意裝作憤怒的試驗者,由於“角色”的影響,他的脈搏會加快,體溫會上升。
有一位心理谘詢師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蘇珊走入谘詢室的第一時間,就給人一種“陰沉”的感覺。這位剛步入職場的新人眉頭緊鎖,聲音低沉,萎靡不振。她告訴心理谘詢師:“進公司半年了我就沒有笑過。實在是太壓抑,我很怕上司,很害怕同事。”這樣的來訪者積壓著太多的情緒,“大道理”是無法說服和改變她的,於是心理谘詢師采用了特殊的處理思路。
心理谘詢師讓她把自己害怕、擔心、討厭的事情一一列舉出來,結果她寫了很多。心理谘詢師告訴她:“現在把你列舉的每一件事情都讀出來,不過讀完一條就要裝出自己很高興的樣子,發出‘哈哈’兩聲。”蘇珊聽了大惑不解,但還是按照我的要求做了。很出乎蘇珊的意料,讀著讀著,她忍不住笑出聲來。這樣的笑聲讓蘇珊心情好了很多。
心理谘詢師使用的是“假笑療法”。假笑能觸動體內橫膜,具有很好的熱身效應。它好比將車鑰匙插進汽車中一樣,隻要扭動鑰匙,發動機就會工作。假笑的道理也一樣,體內橫膜會將假笑引發成真笑。在你尚未意識到之前,它已變成了一種由衷的歡笑了。
所以,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請您做好歡樂的準備,因為好心情完全是可以“裝”出來的。
一名養路工在五年內先後經曆過:兒子大學落榜、妻子患重病住院半年、家中被盜、在馬路上工作時被汽車撞斷胳膊如此倒黴的經曆,你可能會為他擔憂,覺得他的日子已經沒法過了。你絕對想不到他依然很快樂,每天都是笑嗬嗬的。
當大家問他怎麽能保持每天快:“其實,我的很多快樂都是假裝的。兒子大學落榜時,我也難過,但我知道,難過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所以我就假裝快樂,我的妻子看到我樂觀的樣子,也就慢慢放下心來,時間長了,我們就真地不再去憂慮這事了;妻子住院期間,我忙前忙後,壓力很大,但我還是告訴自己,你現在很快樂,我的笑容給了她很大的信心,她能夠感到快樂,我覺得我更有了快樂的理由;家中被盜,的確損失不小,但我想還是開口笑吧,假裝快樂會讓我忘記這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對自己說,不就是丟了一點東西嗎?沒什麽大不了的,還是快快樂樂地忘記這件倒黴的事情吧;而胳膊被撞斷後,我告訴自己,不管怎麽說,這件事還是值得快樂的,我可以趁機好好休息休息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就假裝快樂後來我發現,假裝快樂也是可以讓人感到快樂的!笑是免費的,假裝快樂不用花一分錢,但它們卻能伴隨我渡過許多難關。”
可見,情緒可以調適,心情也可以“裝”,隻要你隨時提醒自己,鼓勵自己,你就能讓自己常常有好情緒,壞情緒自然也不會常來打擾你。
哈佛心理學教授認為:“假裝快樂是一種快速調整情緒獲得快樂的方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的確有效。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身體和心理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整體。某種情緒會引發相應的肢體語言,比如憤怒時,我們會握緊拳頭,呼吸急促,快樂時,我們會嘴角上揚,麵部肌肉放鬆。然而,肢體語言的改變同樣會導致情緒的變化,當無法調整內心情緒時,你可以調整肢體語言,帶動出你需要的情緒。比如你強迫自己做微笑的動作,你就會發現內心開始湧動歡喜,所以假裝快樂,你就會真的快樂起來,這就是身心互動原理。”
心理學教授認為,這種感受還可以通過行為獲得,情緒壓抑者可以嚐試“笑功”:先站直,然後身體前屈90度,再後仰10度,並配合喊出“哈哈哈哈”的聲音,動作和聲音力求誇張,連做6次,前後對比就會有不同感受。
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所以憧憬未來,能幫助你“裝”出好心情。憧憬美好的未來時,你能保持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管現實如何殘酷,始終相信困難即將克服,曙光就在前頭,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不管命運把自己拋向何方,你都會泰然處之。在這種心情下,壞心情看起來實在太渺小了。
我們常常聽別人說“快樂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挫折已經給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那麽我們為什麽還要往自己的傷口上撒鹽呢?我們為什麽不能選擇快快樂樂地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呢?
不要讓憤怒“擺布”了自己
世界是由矛盾組成的,人與人之間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當你與別人發生磨擦、誤會甚至仇恨時,千萬不要因為憤怒而失去理智,要用寬容和忍耐來稀釋自己的怒火,那樣我們就會少一分阻礙,多一分成功的機遇。否則,我們將會被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直至被打倒。
在哈佛校園裏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1936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軍爭奪賽在紐約舉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遙遙領先,隻要再得幾分便可穩拿冠軍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發現一隻蒼蠅落在主球上,他揮手將蒼蠅趕走了。可是,當他俯身擊球的時候,那隻蒼蠅又飛回到主球上來。他在觀眾的笑聲中再一次起身驅趕蒼蠅。這隻討厭的蒼蠅開始破壞他的情緒,而且更為糟糕的是,蒼蠅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對,他一回到球台,它就又飛回到主球上來,引得周圍的觀眾都哈哈大笑起來。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緒惡劣到了極點,終於失去了理智,憤怒地用球杆去擊打蒼蠅,球杆碰到了主球,裁判判對手擊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輪機會。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亂,連連失利,而他的對手約翰?迪瑞則愈戰愈勇,終於趕上並超過了他,最後拿走了桂冠。第二天早上,人們在河裏發現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屍體,他投河自殺了。
一隻小小的蒼蠅,竟然擊敗了所向無敵的世界冠軍!其實,這場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當蒼蠅落在他的主球上的時候,不理它,一門心思擊球就是了!當主球飛速奔向既定目標的時候,那隻蒼蠅還站得住嗎?它肯定會飛得無影無蹤了。
處於情緒低穀的人們,是很容易遷怒給周圍的人、事、物的。麵對生命中的不如意,我們要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不遷怒”三個字就夠了!
19世紀法國作曲家柏遼茲,年輕時曾深深地愛著一個名叫卡米優的姑娘,兩人情投意合,準備結婚,然而由於柏遼茲要去意大利留學,所以不得不推遲婚期。他們訂婚以後,柏遼茲去了意大利,不久,柏遼茲收到了卡米優的母親的一封信,信上說由於家族的反對,她女兒隻好解除婚約,並說自己的女兒已經同別人結婚了。這個消息使原本沉浸在幸福中的年輕人一下子失去了自控能力,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憤怒強烈地衝擊著他年輕的心,他的情緒由嫉妒很快上升為複仇,一個瘋狂的複仇計劃在他心中醞釀出來。
柏遼茲去商店買來女人的衣服、帽子和麵紗,決定男扮女裝,帶著槍偷偷地回到巴黎,殺死卡米優母女和她的丈夫,然後自殺。當天晚上,他坐上一輛奔赴巴黎的馬車,一路上,夜色朦朧,月光柔美,大自然一片幽靜,馬蹄聲、車輪聲,這一切恰似一劑療傷的止痛藥,柏遼茲那充滿嫉妒與仇恨的心在不知不覺中平靜下來,而且他的頭腦中,音樂的靈感滾滾而來。這時馬車已經到了尼亞,他突然想起自己原來是為複仇而來時,心裏不禁覺得自己簡直是幼稚可笑到了極點。
他跳下馬車,決定中斷旅程,他心中有個迫切的願望,就是要馬上把路上剛才的美妙感受寫下來,於是他很快從失戀的痛苦中解脫出來,陶醉美妙的音樂中。他在尼亞停留了一個月,去橘林漫步,收集當地的民間風情,有時到海濱去沐浴,他的創作情緒一直很活躍,一個月過去了,他的情緒好多了,並且完成了著名的序曲《李爾王》的創作。
“不能生氣的人是懦夫,而不去生氣的人才是聰明人。”這句話是很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