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痛,要轉換(4)

字數:587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
    吳淡如在《嫁給誰都幸福》一書中講了一個小故事,具體細節我記不太清了,大意是:一個漂亮女人年輕的時候嫁了一個經濟條件很不錯又愛她的丈夫,婚後辭了工作,在家生兒育女,當全職主婦。因為丈夫會賺錢,還雇了保姆,所以家務她也不用操勞太多,就這樣豐衣足食地生活了十幾年。人到中年,忽然有一天,丈夫得了癌症,可以依靠的人不能再讓她依靠了,她要自己做很多事情。一開始她總是抱怨: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老天待她不公,還抱怨自己這也不會做,那也不會做,比如不會開車,不會做飯,一天到晚憂愁,不知道丈夫過世了自己一個人怎麽生活。後來她的抱怨連自己的子女都聽不下去了:不會開車你可以學啊,我們都這麽大了不需要你照顧,你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你又不是沒手沒腳,怕什麽!
    子女的話語猶如當頭棒喝,讓這個抱怨媽媽停止了抱怨,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來。於是這個中年媽媽開始學開車,開始出去找工作,沒想到一切都很順利,工作幹得風生水起。她自己也挺感慨,原來自己還是有生存和競爭的能力,隻要自己願意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來。因為能夠獨立承擔起自我的責任,這位媽媽變得格外自信。你看,其實,對自己負責並沒有那麽難!
    美國黑人作家埃爾德裏奇·克裏佛曾說過一句話:“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一個人的自信是跟他解決多少問題,承擔過多少責任成正比的。許多人感覺自己的生活不幸就在於對自己的人生不肯負責,逃避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性非要寄望、依賴於他人,希望找一個人來負責自己的人生,覺得一旦自己找到這樣的人,自己的人生就會變得美好,不再一團亂麻,得不到時她們就怨天尤人,抱怨不止。事實上,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負責,也隻需要對自己負責,因為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翁和創造者。把自己人生的全部幸福寄托在另一個人身上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非常危險和不明智的,有的時候對方一旦發現你有這種要求時,恨不得拔腿就跑,因為誰都不能保證讓別人一定幸福。
    莫泊桑說:“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麽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的那麽糟。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當你停止抱怨,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願意為了自己的幸福去努力,我想你至少會變得堅強起來,你的努力也一定都會得到回報,你的人生也會變得美好起來。”
    如果人生就像螢火蟲的尾巴
    那些臨終悔恨的事
    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見麵,他因為剛從老家辦完父親的葬禮回到上海,情緒顯得非常低落,不願意多聊有關父親過世的事情。我也隻是說了一些“節哀順變”“保重自己”之類的安慰話後就轉移注意力聊了其他話題。
    後來,可能是憂鬱的情緒減少了,他主動打開話匣子,說了許多關於他父親去世時的細節。他的父親得了肝癌,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隻剩幾個月的生命。先是住院治療,然後最後三四天回了家。他說,在最後的那幾天他守在父親床前,那時他的父親已經被病魔折磨得瘦骨嶙峋了,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開始交代後事時,覺得自己對不起子女。因為他的父親一生都嗜賭如命,欠了四五十萬元的高利貸留給子女去還,還常年酗酒,毀了自己的身體,因為治病讓子女花光所有的積蓄。老人死前非常痛苦,夜裏驚恐不安,喊著:我不想死啊!然後休克過去。他的父親不滿50歲就過世了,他的人生顯得有點短暫。
    父親離世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同時也讓他對人生又多了許多認識。他說,當你老了,能夠平靜安心地死去是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在死的那一刻才能檢驗你的一生,也許你一生所有的努力,隻是為了死前不悔恨。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都是要死的。如果你麵對死亡的那一刻能夠甘心、滿足與平靜,那麽,你的一生也許才值得。聽他說完,我唏噓不已,好幾天都在想這件事。
    不記得去年什麽時候,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它被各大新聞網站和社交網站頻頻轉發。題目叫《人死前最後悔的5件事》,它的原文是一名叫bronnieware的護士寫的。bronnieware專門照顧那些臨終病人,聽到很多人臨終前說出他們一生裏最後悔的事。她作了一個概括,有5件事是大多數人最後悔的。
    1.我希望當初我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2.我希望當初我沒有花這麽多精力在工作上。
    3.我希望當初我能有勇氣表達我的感受。
    4.我希望當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聯係。
    5.我希望當初我能讓自己活得開心點。
    後來,我又看了大津秀一寫的一本書--《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他是日本最年輕的臨終關懷主治醫師,在自己多年行醫的經驗基礎上和親自聽聞了1000多例病患的臨終遺言後,他寫下了這本書,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是:
    1.沒做自己想做的事。
    2.沒有實現夢想。
    3.做過對不起良心的事。
    4.被感情左右度過一生。
    5.沒有盡力幫助過別人。
    在不完美中創造完美
    從這些臨終後悔的事情上,我想,是不是無論你怎麽度過一生,你死之前都無法做到不悔恨呢?還有一點就是:沒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過上自己想過的人生,追求自己的夢想,是最讓人後悔的。但是什麽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呢?
    為什麽無法做到不悔恨?因為你一生的時間非常有限,如果再加上不知何時來襲的病痛,就像我這位朋友的父親,未滿50歲就因癌症過世。生活裏有太多選擇、太多欲望,可是你並沒有多少時間去嚐試各種事情,當你選擇並得到其中一樣的時候,就會懷念失去其他的可能性,你無法平衡和完善你的生活。也許你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卻會因為沒有時間和子女、愛人在一起共度或者放棄了曾經的摯愛而悔恨;也許你為了家庭盡職盡責,將子女教育成才,卻因為沒有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悔恨。就像那部叫《遺願清單》(bucketlist)的電影,兩個生病臨死的老人就是這樣的情況。一個花太多的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在公立醫院的私有化改造中獲得了很多財富,但是卻孤身一人,離婚多次,與唯一的女兒關係也沒處好。另一個知識淵博的汽車修理技師努力工作,盡心盡責地將三個子女培養成才,卻犧牲了年輕時要做曆史教授的夢想。
    人臨死之前會感到悔恨的原因除了生命有限,還有一點就是人不確定什麽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你以為你想要的是成功的事業,最後發現原來美好的愛情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以為你想要充實奮鬥的一生,最後發現原來安逸平淡的一生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以為你喜歡孤獨,不需要家庭,最後發現原來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我們也很難從別人的人生追求和意義中獲得參考。陸遊在85歲的時候寫下詩歌:“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愛國也許是他的人生意義,卻不是我們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大家小的時候都背過,他說:“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隻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但是這是他的追求,並不是我們的。
    我們不會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奉獻一生,我們也許能做到“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但那要到死之前我們才能評判確定,可是都要死了,知道了又能怎樣呢?比如,一個人在臨終之前覺得自己之前的工作、家庭、感情生活都不是自己的選擇,自己在過著父母希望自己過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或者可能一直以來他把別人希望他過的生活當作他想要的生活。可是那時他已經疾病纏身了,才發現其實自己應該而且可以放下很多顧慮追求自己要的生活,可是為時已晚,一切都是徒勞了。米蘭·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深刻地道出了這一點: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因為,一個人的人生隻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拿它與前世對比,也無法在來世使它臻於完美。
    這麽說來,人生注定如此,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和悔恨,無論你選擇如何度過你的一生你都會悔恨,無法做到完美。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這樣的不完美中去創造完美。
    愛,是螢火蟲的光
    生命的意義是什麽?這個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跳出來,折磨我一番。表麵上我照樣上班下班,吃飯睡覺,點頭微笑,人見人愛,可是內心卻覺得迷茫和頹喪,信心的大廈轟然倒塌,支離破碎,覺得人生虛無,毫無意義,生活了無生趣,喪失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情,可以用一本外國小說的書名來形容這時的我: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每次我都會把這個問題想個幾天,運氣好的話我會找到答案,內心的大廈又在廢墟之上重新構建,精神抖擻,鬥誌昂揚地生活。可是過不了多久,“人生的意義”這個問題又找上門來折磨我,如此循環,從未停止。我把這稱為“文青病”,也許這種病會伴隨著我的一生,但是我卻覺得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一種必要,至少對我自己來說是這樣。它讓我停下來去思考自己,檢討自己,自省自查:是否為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後悔,是否正在過自己想過的人生,是否有為更想要的生活而努力……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我想,人生的意義對任何人來說都顯得重要。德國哲學家威廉·施密德在自己《幸福》一書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幸福並不是人生的第一要義,意義才是。我們真正要尋找和建立的並不是幸福,而是意義。我想也許當我們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時,我們會覺得自己更有價值,更幸福,更能夠戰勝人生的虛無和幻滅。
    我非常喜歡喬治·克魯尼演的那部電影《在雲端》,它根據美國作家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劇中的主角ryan是個替其他公司解雇員工的人力資源專家,他一年中有300多天拖著自己的行李輾轉於各個城市的機場,住在各種各樣的酒店,沒有愛人,與家人的關係非常淡漠,對他來說,飛行就是他的生活,機場就是他的家,積累美國航空裏程數是他最大的人生樂趣和目標。他的目標是累計一千萬英裏數,得到一張機長親自頒發的貴賓卡,可以和機長見麵,喝酒慶祝,聊天合影。曾經他很多次地想過當他會見機長,當他成為第七個拿到那張金卡的人時會說什麽話,可是,當那一天真的到來時,他卻沒有想象中的驚喜、激動和興奮,他不知道該說什麽。也許他發現了千辛萬苦追尋而來的東西不過如此。他真正想要的並不是每天的飛行,而是一份愛,一個歸宿,一個疲憊時可以停靠的避風港。看到這裏,我禁不住感歎:人在實現目標時並沒有那麽快樂,人生多麽虛無和幻滅啊。
    劇中有很多台詞談到生活方式、人生意義這個主題,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台詞似乎為人生意義做了一些注釋,每個人的人生意義或許都不同。ryan說:“今晚很多人都會回家,家裏有蹦跳的小狗和尖叫的小孩,他們的伴侶會問他們一天過得怎樣,然後睡覺。星星會從白天隱身的地方轉出來,有些星光會比其他的稍微亮一些,那就是我飛過的痕跡。”也許,飛行就是他人生的意義。跟著ryan實習的年輕女職員為了男友來到新的城市工作生活,可是男友卻隻用一條短信和她分手。她說:“有時候我覺得如果我沒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不管我有多成功都沒意義。”ryan受邀參加妹妹在老家小鎮上舉行的婚禮,可是婚禮當天,準妹夫新郎官卻忽然打退堂鼓了,他的姐姐認為他善於與人談話,這是一次為家庭作貢獻的好機會,於是讓他和新郎談話,新郎說:“昨晚我躺在床上難以入眠,於是我就開始考慮婚禮。我們買房子,一起搬進去,生孩子,然後再生一個孩子,一起過聖誕節、感恩節和春假,一起去看足球比賽,突然有天他們畢業了,開始找工作,結婚了,我就成祖父了,然後我退休、掉頭發,發胖,然後我就死掉了。我一直在想,這有什麽意義?”ryan回答說:“這些事情的確把你帶向死亡的最終歸宿。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我們不能讓它慢下來或者暫停。我們都會去到一個同樣的歸宿,沒有什麽意義。但是如果你仔細想想,你最美好的記憶,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是孤身一人的時候嗎?一個人很孤單,有人陪伴生活才會更美好。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副機長。”這些台詞都表達了,愛讓人不孤單,愛使得人生有意義。
    最近這一次被人生無意義感折磨的時候,我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我說:“你看,人生多虛無,多幻滅,就像螢火蟲的屁股,它雖然會在夜裏發光,可總是無法長久,很快就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