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傳統的老字號餐廳

字數:857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中國式飯局宴請細節全知道 !
    與一個地方旅遊,不吃吃那裏的風味美食,可謂枉到此地。來北京遊玩除了體驗她的文化特色外,不嚐嚐老字號的口味,是很難理解北京的。
    北京地區老字號餐廳
    1.全聚德
    全聚德牌匾全聚德-中華著名老字號,創建於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曆經幾代全聚德人的創業拚搏獲得了長足發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是我國第一例服務類中國馳名商標。“全聚德”既古老又年輕,既傳統又現代,正向著“中國第一餐飲,世界一流美食,國際知名品牌”宏偉願景而奮勇前進!
    享譽全球的中華老字號,獨一無二的北京城名片。烤鴨技藝傳承百年,選料精、火候巧、配料足,味道自然好——鴨皮酥脆,鴨肉鮮嫩,鴨心、鴨肝、鴨掌等做的菜也都可圈可點。無處不體現全而無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美食理念。
    2.東來順
    企業標誌中華老字號“東來順”,始建於1903年,1955年實現公私合營。1988年以東來順品牌為核心的北京東安飲食公司成立,公司發揮老字號品牌優勢,涉足連鎖產業開發、品牌半成品、成品研發等領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1996年,東來順連鎖總部成立,老字號東來順走上了特許加盟的連鎖發展道路。
    特色:涮羊肉
    烤肉季:烤肉季舊時,北京城專賣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現在,隻有烤肉宛和烤肉季仍保持著老字號的傳統優勢,成為馳名中外的北京清真風味特色飯館。烤肉季飯莊坐落在風景如畫的什刹海邊,周圍是北京民俗旅遊區,這給了這家百年老字號更增添了曆史的厚重。烤肉季位於西城區前海東沿14號。坐落北京著名的什刹海風景區與北京燕京八景“銀錠橋觀山”的銀錠橋舉步之遙烤肉季是家有150多年店史的中華老字號。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經營的烤羊肉久負盛名,有“南宛北季”的口碑。
    特色:烤羊肉
    3.天興居
    天興居原名“會仙居”,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門外鮮魚口開業,創始人劉永奎。最初,會仙居是個小酒館,經營黃酒和花生米、鬆花蛋、鹹鴨蛋等小菜。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會仙居由劉喜貴經營,先後增加了白酒和自製的醬肉、火燒、白水雜碎。後在《北京晨報》主持人楊曼青的倡議下,將白水雜碎中的心、肺去掉,隻用豬腸和豬肝。他們先將鮮肥的豬腸用堿、鹽浸泡揉搓,再用清水加醋洗淨,去掉腸子的腥臭味後再煮,開鍋後改用溫火燉,鍋上蓋一個比鍋小一圈的木鍋蓋,使腸子既能熟透又不跑油,保持肥美的味道。腸子爛烹之後切成半寸長的小段,俗稱“頂針兒段”。鮮豬肝洗淨後用刀斜片成柳葉狀的條兒。他們在佐料上也很下功夫,先將食油熬熱,再放入大料,大料炸透後放入生蒜,蒜變黃時立刻放入適量的黃醬,炒好後放入罐中備用。另外,再熬出些上好的口蘑湯。製作炒肝時,先將切好的熱腸段放入沸湯中,再放入炒好的蒜醬、蔥花、薑末和口蘑湯;之後再將切好的生肝條放入湯中,馬上勾芡,芡勾得稀稠適度;最後灑上一些搗好的蒜泥,炒肝便製成了該店在出售炒肝時堅持賣一鍋,做一鍋,使炒肝滑嫩可口、味道新鮮。他們還在江西景德鎮訂製了一批直徑隻有七厘米左右的小碗;盛上炒肝後,宛若寶盞含晶,稀稠適度,色澤喜人,香氣撲鼻。吃時不用筷子,不用勺,隻需手托碗底,嘴唇沿著碗邊轉著喝,真是別有風味。這裏既物美價廉,又服務周到,很受顧客歡迎,生意日漸興隆。到民國補年,會仙居從一間平房發展到兩層樓房,還在二樓增添了餛飩。
    1933年,會仙居斜對麵新開了一家專營炒肝的天興居。該店欲與會仙居爭雄,便在提高炒肝質量上狠下功夫,精心製作,並采取一係列措施:首先設專人洗腸,洗之前除掉腸頭腸尾,以保證味道肥美;其次豬肝選用肝尖部位;再次在使用佐料方麵,用上等好醬油代替醬色,用剛剛問世不久的味之素代替口蘑湯;最後勾芡用的澱粉質量嚴格把關,購進之前,先衝一碗看看,必須又透明又清亮。這些做法使天興居也逐漸興旺起來。
    1956年公私合營,會仙居與天興居合並,在天興居的店址,稱天興居。由原天興居經理的後代沙德亮任經理,由會仙居做炒肝技術最好的師傅掌灶,還專門設了洗腸子車間,使北京炒肝的傳統風味得以繼承。
    特色:炒肝
    4.便宜坊
    便宜坊(bian yi fang)創建於明朝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曆史,是中國商務部首批認定並授予牌匾的“中華老字號”。2001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係認便宜坊證;2003年被全國酒家酒店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特級酒家”;2005年榮獲中國飯店協會授予的“中國十佳酒家”稱號;同年榮獲國際飯店協會授予的“國際餐飲名店”稱號。
    便宜坊經營的“燜爐烤鴨”是北京烤鴨兩大流派之一。其特點是皮酥肉嫩,口味鮮美,又因其烤製過程鴨子不見明火,保證烤鴨表麵無雜質,而被譽為“綠色烤鴨”。2002年被中國國內貿易局評定為“中國名菜”,便宜坊燜爐烤鴨絕藝已進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便宜坊創新烤鴨“花香酥”和“蔬香酥”,更因營養豐富,口味時尚,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被評為“最具流行菜品”。
    近年來,便宜坊烤鴨店在秉承傳統工藝基礎上,創新推出了“花香酥”、“蔬香酥”專利烤鴨、傲韻鴨與“三國宴” 全鴨席,並重新挖掘整理推出了燜爐烤鴨、鹽水鴨肝、水井鴨舌、芥末鴨掌、蔥燒海參、酒香鴨心、幹燒四寶、肉絲拉皮、酥香鯽魚、醋溜魚片、濃汁魚肚、烏魚蛋湯等12道招牌菜,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便宜坊的精品魯菜,尤其強調了美食與健康的融合。其招牌菜有:鹽水鴨肝、芥末鴨掌、水晶鴨舌、酒香醉鴨心、幹燒鴨四寶、蔥燒海參、酥香鯽魚、糟溜魚片、濃汁魚肚、肉絲拉皮、燴烏魚蛋湯等。
    便宜坊將周總理的精辟解釋:“便利人民,宜室宜家”確定為經營理念。堅持“物超所值,精益求精”的質量方針,履行“用心烹製健康,用情創造快樂”的企業使命,創出“比您期望多一點”的服務名牌,讓每一位賓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享受文化、享受時尚、享受健康、享受幸福。
    上海地區老字號餐廳
    1.綠波廊
    綠波廊原址是明嘉靖(1559年)潘氏豫園西園樓閣軒廳,民國十三年夏(1924年)該地開設茶館,取名樂圃廊,1979年為適應旅遊業發展形勢,改為“綠波廊餐廳”。“綠波廊”寓意“春水綠波詩意濃,回廊朱閣景情媚”,富有詩情畫意,並邀請上海文史館館員田桓先生題寫店招。1991年豫園商城開發一期工程,綠波廊擴大後改為“綠波廊酒樓”。
    綠波廊係三層仿明清建築,青瓦朱欄,古色古香,與湖心亭相映成輝,賓客倚窗就座,九曲橋盡收眼底,碧波綠水,令人心曠神怡,平添了不少飲食情趣。
    綠波廊有上海菜、上海點心、蟹宴、魚翅四大係列,以選料精細、操作考究、質量穩定、特色鮮明而享有盛譽,充分體現了兼容並蓄、博采眾長,趨時應世,精益求精的海派風格。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綠波廊不斷調整品種結構,創新菜同樣受到青睞,使悠久的中國飲食文化發揚光大。
    “聞香留步名酒樓,知味停車綠波廊。”多年來,綠波廊精美的菜點、周到的服務和良好的企業形象,使中外賓客紛至遝來,曾先後接待了美國總統克林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日本首相竹下登、冰島總理、西哈努克親王、澳大利亞總理等四十餘位外國元首級貴賓和江澤民、朱鎔基、李鵬、劉華清、鄒家華等幾十位中央高級領導及無數中外名流,受到交口稱讚。
    人均 ¥170
    地址:豫園路115號城隍廟九曲橋
    2.上海老飯店
    上海老飯店於1875(清光緒元年)開業。由上海川沙人張煥英創辦,原名:”榮順館”,因店老又稱為”老榮順”。遷址時,改名為”上海老飯店”。以經營上海本地風味菜為特色。主要名菜有”八寶辣醬”、”糟缽頭”、”椒鹽排骨”、”蝦子大烏參”等。馬耳他總統等不少國家領導人曾光臨該店。現地處素有”海上明園”之稱的豫園商業旅遊區內。
    上海老飯店比德興館更“老”,已有130年曆史。老飯店的創始人——浦東川沙人張煥英,原是個廚師。1875年,他在南市新北門內城隍廟西首一條叫舊校場路的小馬路上,租下了一幢年久失修的小樓,開了一家小飯館,取名榮順館。這家飯店設備陳舊、店堂狹小,老板自己掌勺燒菜,老板娘和兒子端菜、收賬。雖然隻是一家小小的“夫妻老婆店”,但因張老板烹調技術高超,燒的雖是肉絲黃豆湯、醬肉豆腐等上海家常菜,但味道鮮美、價格低廉、經濟實惠,很受普通市民歡迎,開市不久就客源興旺。
    隨著飯店生意越來越好,老板就在店名“榮順館”前加了個“老”字,成了“老榮順館”。店內不少常客嫌“老榮順館”叫起來麻煩,幹脆隻取一個“老”字,把它叫作“老飯店”,日子一久,漸漸叫出了名,老板也就索性把店名改為“老飯店”。
    “酒香不怕巷子深”,當年“老飯店”雖地處陋巷,但由於名廚高手代代相傳,名聲始終不衰,狹小的舊校場街也因此車水馬龍,熱鬧起來。
    人均 ¥180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河南南路.梅龍鎮酒家
    說起“梅龍鎮”似乎成了海派菜的代名詞。“梅龍鎮”酒家早在1938年就開張了!這裏昔日是社會名流賢達的聚會佳地,如今以躍然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國家特級酒家,就連法國總統希拉克來華國事訪問期間,還慕名專程品嚐,對“梅龍鎮”當然也是倍加讚賞!“梅龍鎮酒家”還曾經接待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世界知名人士和各界要員。2002年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全國綠色餐飲企業”;2004年被中烹協評為“中華餐飲名店”。
    “梅龍鎮酒家”以60餘年的細心研磨和精到錘煉,形成了“香嫩滑爽、清香醇濃、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梅家菜”獨特風格。“梅家菜”近百款的傳世經典菜肴被列入中國名菜譜,擁有“蟹粉魚翅”、“幹燒明蝦”、“水晶蝦仁”、“炒鱔糊”、“富貴魚鑲麵”、“幹燒四季豆”、“清炒蟹粉”的等數十餘款經典和創新之作。酒家裝潢新穎獨特,兼具古典與現代韻味。
    人均 ¥120
    地址: 靜安區南京西路1038號梅龍鎮廣場6樓
    4.上海王寶和酒店
    王寶和酒店在上海素有“蟹大王、酒祖宗”之稱,創業於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根據《光緒上海述誌》以及《方誌》中的記載,清代年間一個名叫王桂臣的作坊主在紹興經營一家王寶和老酒作坊,以銷售紹興酒為主。同年其子王仁山又在上海南市鹹瓜弄打出了王寶和酒家的旗子,從此紹興酒大量地進入了上海。一九三六年,開設於福州路、浙江路現址,是上海最早的酒店之一,以專營“王寶和老酒”、清水河蟹聞名於世。
    王寶和能夠長盛不衰,自然有其秘訣。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從“創新”入手,蟹宴在保證傳統特色外更是年年翻新,保持菜肴口味鮮美、純正。蟹宴被中國國內外賓客一致稱譽為“最豐盛別致的宴席”。
    人均 ¥200
    地址: 黃浦區福州路603號
    廣州地區老字號餐廳
    1.泮溪酒家
    泮溪酒家是國家特級酒家、中華餐飲名店。它坐落於廣州市西郊荔灣湖畔,與北園、南園一道合稱為廣州三大園林酒家。酒家由中國著名園林建築師莫伯治設計。它薈萃了嶺南庭園特色及其裝飾藝術的精華:外圍粉牆黛瓦、綠榕掩映;內部迂回曲折、層次豐富。整個酒家由假山魚池、曲廊、湖心半島餐廳、海鮮舫等組成,其布局錯落有致,加上荔灣湖景色襯托,更顯得四處景色如畫。泮溪酒家擁有一支以全國最佳點心師羅坤、優秀點心師劉惠端,特級廚師範漢鴻、楊海,青年廚師馮秋,林壤明,宴會設計師伍帶金等為代表的技術隊伍。1960年代,以羅坤為主的師傅運用食品拚盤的方法,給點心伴以象形的圖案和花邊,使點心突破了一貫隻作為茶點的傳統而登上筵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點心筵席”。現在,點心筵席已為全國部分大城市飲食界采用。1983年,有八大美點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名點,它們是:綠茵白兔餃、像生雪梨果、鶴鶉千層酥、蜂巢蛋黃角、生炸灌湯包、晶瑩明蝦甫、泮塘馬蹄糕、清香蘋葉角。現在的泮溪酒家,除了保持傳統和創新粵菜外,還增加了川、魯、淮揚、潮州和亞太(地區)菜,使泮溪酒家初步成為集飲食大成於一體的“美食園”。
    泮溪美食,繼承祖國烹飪文化,薈萃南北菜係精華,參加全國第二、第三屆烹飪大賽均獲數枚金牌,選派廚師參加盧森堡國際烹飪比賽、國際奧林匹克烹飪比賽、也獲金、銀牌獎項。過去,有金龍化皮乳豬、八寶冬瓜盅、牡丹鮮蝦仁、瓦罐水魚等八大名菜和綠茵白兔餃、像生雪梨果等八大名點出類拔萃,今天,更有“八仙宴”、“花仙宴”、“西關風情宴”、“像型點心宴”等特色宴席膾炙人口,三十多位特級廚、點師、宴會設計師以及一百多位一、二、三級廚、點、服務師組成了泮溪酒家雄厚的技術隊伍,每日製作近千款特色美食接待各國賓客和普通大眾。
    人均消費:47元
    店址:荔灣區龍津西路151號
    2.蓮香樓
    開業於1889年的蓮香樓,座落於廣州市城西,“蓮香樓”三個雄渾大字,乃是出自清末南海翰林大學士陳如嶽之手跡。
    蓮香月餅素以餡料純正、製作精良而著稱。從五十年代起,就被廣州市有關部門指定為廣式月餅和冷凍食品的出口生產廠家。蓮香月餅遠銷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瑞典、德國和荷蘭、南非等國家,小小的月餅維係著華夏子孫的親情,傳遞著友人的情誼。蓮香月餅屢獲殊榮。
    冷凍食品如糯米雞、三絲春卷、蓮蓉蟠桃包、上湯水餃和椰汁年糕榮獲國家優質產品獎,成為蓮香樓並駕齊驅之拳頭產品。
    今日的蓮香樓,已發展為集餐飲、餅食、貿易、蓉餡生產於一體的連鎖型企業:一間六百多座位的酒家,六間餅屋(食品商場),兩個食品工場,一個貿易部。
    1999年蓮香樓被評為國家特級酒家。
    蓮香美食:悠久傳統。始創的純正蓮蓉是選用當年產的優質蓮子,特級花生油精製而成,以其蓮味濃鬱餡料細化而馳名中外,蓮蓉出口加拿大、美國、南非等國家,享有“蓮容第一家”之美譽。
    蓮香廳堂:以“蓮為主題的雕梁畫柱,古樸典雅,盡顯嶺南風韻;碩大的蓮花燈晶瑩剔透;廂房屏窗,華麗高貴,文人雅士,至為欣賞。
    人均消費:35元
    店址:荔灣區第十甫路67號
    3.陶陶居
    陶陶居開業於清代光緒年間,原址在廣州西關第十甫。當時那個地方河汊縱橫,叢樹成蔭,稻畦飄香,是個田園風景區。一個叫黃澄波的人,見此地沒有茶樓酒肆,便蓋了一間近百平方米的老式大屋,開了個茶室。據說黃的妻子名葡萄,便以此為字號,叫“葡萄居”。經營姑蘇式清茶細點,生意很好。後來黃老板去世,曾一度停業。1927年,茶樓大王譚傑接手“葡萄居”,招股集資,籌資6萬銀元,大興土木,在此重新建店。後因規模過大超支,又向關恒昌銀號求助,總股金遂達81600元。新股東嫌“葡萄居”這名不雅.又從一間茶室買來了“陶陶居”的匾額,寓意來此品茗樂也陶陶。陶陶居是廣州最有名氣的茶樓之一,主要經營名茶、茶點、茶食及酒菜餐飲。
    好茶還需好水沏泡。陶陶居初創時,雇用十多名小和尚專門去白雲山九龍泉挑水烹茶。小和尚每天淩晨開始工作,行走路線、在何處歇息,都比較固定,其水桶加蓋,蓋上加鎖.騎縫處貼著“九龍泉”水砂紙條,擔子插小旗,招搖過市,吸引路人注意。
    陶陶居備有大缸儲水,大廳的茶位每位五仙,小廳每位1.5毫。在小廳門口旁放著一個已點燃的紅泥小火爐,旁邊用竹籬擱著燒起來無雜色無味的半截欖核作炭,瓦茶煲內沸騰著九龍泉水,專人侍候在側,相當講究。
    在南方,茶坊附生於所有的酒樓餐館、美食廣場,在這些地方喝茶,有機會品嚐到式樣繽紛、口味眾多的麵點小吃。要是你興致高昂,還可以叫上一碟炒菜,呷上一口米酒,還有琵琶雞、炭燒乳鴿、雷州白切狗肉——你就慢慢地品嚐這南粵福地的美味佳肴吧!
    招牌食物:
    麻皮乳豬:多次獲國家表揚的乳豬,脆而不硬,咬落很鬆化。
    奶皇包:有甜香的椰子味,當把包皮掰開時,鮮黃色的奶皇滿溢的漏出來。奶和蛋黃的比例適中。
    另外陶陶居的其他名菜名點也很多,著名的如豬腦魚羹、五彩鮮蝦仁、薑蔥炒肉蟹、西湖菊花魚、手撕鹽焗雞、片皮掛爐鴨、雲腿爽肚、雪裏藏珍、紅燒雞鮑翅、薄皮鮮蝦餃等
    人均消費:35元
    店址:荔灣區第十甫路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