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口蛇心
字數:5930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玉板指 !
這天晌午,耒陽縣令解雲正在堂上處理公務,忽聞外麵傳來陣陣擊鼓喊冤聲。霎時,衙役帶進一對哭哭啼啼的中年男女,兩人一進大堂即跪下磕頭喊道:“請青天大老爺為小民申冤……”
解雲正色道:“不要哭,且把你們的冤情說來聽聽。”
男人製住哭聲,說:“小民叫花七,這是小民渾家。前日小民五歲小兒夜間受寒,咳嗽不止。昨日,小民請得郎中呂梁診病。呂梁診斷之後,開得處方,隻道是依方撿藥,日服一劑,每劑煎兩次,連服三劑。昨日方服一次,小兒便覺不適,哭叫不止,約莫一兩個時辰,方才止哭睡著。小民當他真睡著了,卻不曾想今日早上,小民渾家發覺小兒已氣絕身亡。可恨呂梁聞得此訊,企望逃避罪責,競舉家潛逃。請老爺為小民申冤,抓獲庸醫呂梁。”
解雲聽完,不由皺眉說道:“競有這事。丁捕頭何在?”
堂下捕頭丁猛應聲答道:“回大人,丁猛在此。”
解雲說:“你立馬跟花七去呂梁的醫館,把呂梁帶來,如果他確實已逃走,速速追捕。”
花七一聽,自告奮勇叫道:“小民情願帶路,隻是這庸醫呂梁的確已經逃走了……”
很快,丁猛跟著花七來到了呂梁的醫館。果然大門緊閉,撬門進去,裏麵已是人去屋空。經詢問左鄰右舍,均證實呂梁是在得知花七的小兒死亡之後,舉家往北走了。
丁猛立即返回衙門拿上“飛簽火票”(官府抓人時出具的證明信),帶著幾個捕快騎上快馬往北追去。中午時分,丁猛一行來到耒河三都碼頭,發現河邊圍著一圈人。過去一看,原來有人跳河自盡,屍體已經打撈上來,一個婦女和孩子正坐在一具濕漉漉的屍體旁慟哭。
丁猛一問,方知死者正是郎中呂梁,他當即向艄公亮明自己的身份,問道:“這是怎麽回事?他跳河的時候你看到了嗎?”
艄公說:“他跳河的時候我正撐船,沒看到。當時船上人不多,除了他一家三口之外,另外就是一個和尚一個老人。對了,那老人還在這裏,隻是那和尚卻不見了。”
丁猛問:“老人在哪?”
話音剛落,旁邊一個老人回道:“就是我,我就住在前麵不遠的三橋村,村裏人都叫我林爹。我不知看沒看清楚,那個和尚好像碰了死者一下,死者就掉到水裏去了。不過,也許我是老眼昏花,沒看清楚……”
丁猛再詢問呂梁的妻子,她卻是什麽也沒看到,連和尚長什麽樣都沒看清楚,那個小孩就更不用說了。
回到衙門,丁猛當即把呂梁投河自盡一事稟報解雲。當事人既死,這案子也就算了結了。
幾天之後,耒陽醫療市場又出了件大事,一家名為“回春堂”的醫館被一群人砸了個稀巴爛,郎中李大通被人打了個半死。丁猛帶著十幾個衙役拚死把李大通搶了出來,又把打砸方的事主帶到縣衙。
解雲升堂一問,方知前日事主帶上患病的妻子來“回春堂”看病,服了李大通開的兩劑藥之後,競無端死了。事主和親屬甚是憤怒,蜂擁前來抓住李大通一頓毒打,並砸了醫館。
解雲聽了,心裏不由一驚,又是一樁醫案,前次出了個呂梁,這次又出了個李大通,這是怎麽回事?當下令丁猛先把李大通押人監牢關起來,查明案情後再定罪。
第二天,解雲換了身便服,裝扮成一個教書先生出現在耒陽街頭。一路走過去,隻見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街道兩旁除了販賣綢緞布匹、日用雜貨的攤販以外,還有賣油條、蒸饃、米粉、湯圓等食品攤子,攤主一邊買賣一邊吆喝,招引顧客兜攬生意。
不知不覺,解雲來到南外街,在一家茶攤前坐了下來,一個六旬老漢笑吟吟地過來,說:“客官,喝茶?”
解雲故意用京腔回道:“是的,走得渴了,請上一碗綠茶。”
老漢很快端上一碗綠茶,解雲輕啜一口,頓覺滿口清香,神情為之一振。解雲脫口讚道:“好茶!”
老漢得意地笑了,說:“客官一看就是外地人,耒陽人誰不知道我家的綠茶是本縣最好的茶呀!”
解雲笑道:“我還真是湖北人,與幾個朋友來此地遊玩。老人家,我有一事相詢,我一個朋友現病在客棧,不知耒陽哪家醫館的郎中醫術高明?還請老人家介紹一二。”
老漢一聽,不屑說道:“世間郎中,皆是庸醫,非但不能治病,反誤卻人性命,不可信,不可信。”
解雲疑惑道:“老人家何出此言?”
老漢歎息一聲,坐下,緩緩道來。原來前不久老漢兒媳病了,兒子請來郎中陳鳳。陳鳳行醫30年,醫術頗為了得,開了處方,兒子白去藥鋪抓了三劑藥。兒媳服後,病情非但未見好轉,反加重幾分,幾日後已奄奄一息。萬般無奈之時,有人指點迷津,令兒子去求無果大師,或可救得。正所謂病急亂投醫,兒子便去求拜無果大師。無果大師果然是菩薩心腸,問明緣由,親自焚香跪拜,然後倒了一碗聖水,又燒了若幹紙錢灰撒在碗裏,最後隻道端回聖水與兒媳喝下,自能救命。兒子端著聖水回到家,兒媳喝下聖水,競安然入睡。次日醒來,開口說要吃飯。不出三日,兒媳競可下床行走,待到七日,果然痊愈了。
最後,老漢說:“客官,你說這行醫30年的郎中醫術是不是趕不上無果大師?”
解雲聽了,不由問道:“無果大師現在何處?”
老漢道:“就在北正街後山的‘仁慈寺’。我說客官你還是去找無果大師吧!他包治百病,比那些庸醫強多了……”
從茶攤出來,解雲當即來到“仁慈寺”。“仁慈寺”原來香火不旺,可現在竟是比肩接踵,人來人往。解雲找人一問,和老漢說的一模一樣,寺裏有一個能“包治百病”的無果大師。
解雲隨著人流走進山門,進了大殿,隻見一群群信男善女正在虔誠地跪拜,有一兩個模樣惡俗的僧人在旁敲木魚、誦經。
解雲跟著人來到後院,後院裏排著一溜長隊,西廂房裏有個胖大和尚在給人看病,這就是無果大師了。凡從無果大師這裏拿了藥方的患者再來到東首偏房,那兒有四五個小和尚正手腳不停地給人抓藥。
解雲悄悄過去,看了看,問一個臉色蠟黃的中年人:“無果大師說你患了什麽病?”
中年人說:“我腰疼有半年了,無果大師說我患了腎病,吃他幾付中藥就會好。”
解雲拿過他手裏的藥方,隻見上麵開著枸杞子、菟絲子等中藥。解雲略知醫理,知道這些中藥是補藥,既治不好大病,也吃不死人。
解雲問:“這藥多少錢?”
中年人說:“一兩銀子,貴是貴了點,隻要不像那些庸醫那樣害我的命就行了……”
解雲聽了,不由大吃一驚,就這麽點補藥,居然要一兩銀子,這跟“搶錢”又有何異?
從寺裏出來,他馬上回到縣衙,叫來丁猛說道:“你速去三都碼頭把上次和呂梁乘船過河的那個艄公和林爹叫來,我要他倆辨認一個人。”
丁猛當即騎上一匹快馬去了。
晚上掌燈時分,丁猛領著艄公和林爹回了縣衙。解雲親白麵授機宜,讓丁猛明天帶他倆去“仁慈寺”,悄悄把那裏的和尚全部辨認一遍,看看有無那天和呂梁乘船過河的那個和尚,如有,切不可聲張。
第二天上午,解雲在堂上一邊批閱公文一邊等候丁猛。中午時分,化了裝的丁猛和艄公、林爹麵帶喜色地進了大堂。丁猛稟報說:“大人果然神機妙算,他倆一眼就在寺裏把那日乘船的和尚認了出來。我又特意打聽了一下,那個和尚法號叫明淨。”
解雲點了點頭,讓衙役帶艄公和林爹下去吃飯休息,然後令丁猛當晚一定要把這個叫作明淨的和尚秘密抓來,不能驚動其他人。
當天晚上,丁猛領著幾個身手敏捷的捕快悄悄來到“仁慈寺”,幾個人偷偷翻牆人寺,在西廂房裏看到這群和尚正圍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行拳嬉鬧。丁猛猛醒,原來這是一群假和尚呀!
一直等他們喝得爛醉之時,丁猛才和手下把那個叫明淨的和尚偷偷綁了,用布塞了他的嘴,背到背上,出了寺門,直奔縣衙。
此時,解雲還在縣衙後院書房等候他們的消息,丁猛把自己所見所聞一一稟報。解雲點了點頭,說:“現在即刻審訊明淨和尚,看看那天呂梁跳河是不是他做了手腳。”
大堂上,衙役把明淨鬆了綁,取出他嘴裏的布條。明淨滿眼驚恐地望著解雲和丁猛等人,叫道:“老爺,我、我犯了什麽事,你、你們把我抓來?”
解雲一拍驚堂木,喝道:“明淨,那天你為什麽要把郎中呂梁推下河?”
明淨一聽,不由大驚,說:“老爺,我、我沒有,冤枉呀!”
解雲冷笑一聲,衝丁猛說道:“叫證人出來。”
霎時,艄公和林爹出現在明淨麵前,兩人隻站了一下,什麽也沒說,就退了回去。可就這一下,已經嚇得明淨麵無人色。
解雲說道:“這倆人是不是那天和你同坐一條船的艄公和林爹?他倆都看到了,你還要隱瞞下去嗎?如果你還要隱瞞的話,將隻有死路一條;如果你招出你的幕後指使人,我將考慮放你一條生路……”
明淨一聽,連連磕頭叫道:“青天大老爺,我招、我招,都是他們指使我幹的……”
原來那天呂梁舉家潛逃時,無果大師就命明淨一路跟上去,要他找機會除掉呂梁。這樣明淨就一路跟著呂梁上了渡船。船到河中時,趁其不備,把他推落下水,造成呂梁跳河白盡的假象。船靠岸後,他立馬上岸走了。
接下來,明淨交代,無果大師他們都是一群假和尚。無果大師本名叫周遠富,原是個普通郎中,為了壟斷耒陽縣的醫療市場,先帶領弟子搶占了香火不旺的“仁慈寺”,然後假扮成和尚,令弟子暗設騙局,做些神仙巫事,迷惑四方百姓,隻當是在世活佛,以致四方百姓信他而不信醫。但凡異己,必遭其害,如呂梁、李大通、陳鳳等郎中。
那日花七帶小兒在呂梁的醫館看病,抓藥回家的路上,周遠富命幾個弟子故意在他麵前打鬧,然後偷偷把藥包給調換了,這樣當晚花七的小兒就死了。第二天周遠富又派弟子告訴呂梁說花七的小兒被他醫死了,花七要來殺他全家,呂梁害怕不已。弟子暗示他舉家逃走,結果呂梁真的就跑了。周遠富曾經想拉呂梁入夥,可被他拒絕了,周遠富怕他說出自己的實情,故千方百計要除掉他,這樣郎中呂梁終於死於非命。
李大通和陳鳳的醫療事故也是周遠富一手策劃的,目的就是趕走他們,壟斷耒陽的醫療市場。眼下周遠富已是撈得盆滿缽滿,不知賺了百姓多少血汗錢。
解雲聽完明淨和尚的供述,怒道:“真是佛口蛇心,把個耒陽醫療市場弄得如此烏煙瘴氣,人心惶惶,沒想是這個周遠富在搗鬼。丁捕頭,你速帶上‘飛簽火票’把周遠富一行假和尚捉拿歸案……”
當晚,“仁慈寺”裏的一群害人不淺的假和尚一一被抓進了大牢。
第二天一大早,解雲把關在牢裏的李大通放了出來。李大通知道事情真相後,含淚對解雲說道:“小民遭奸人陷害,愚民怒打,世人唾罵,蒙受殺身之難。幸蒼天有眼,逢著解大人,懲罪惡之徒,救無辜之人,洗不白之冤,令呂梁亡魂九泉之下得以瞑目。大人之恩德,小民永世難忘。”
說完,遂跪下磕頭。解雲伸手相阻,李大通死命不從,磕了九下,方才起來,早已老淚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