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中秋
字數:104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碧海1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2?吹到一片秋香,清輝3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隻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裏、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4。記否輕紈小扇5,又幾番涼熱。
隻落得,填膺6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7無情,夜寒吹裂。
【注解】
1碧海:青天。
2冰輪:這裏指明月。
3清輝:指明亮的月光
4井梧葉:指井邊的梧桐樹樹葉。
5輕紈小扇:即紈扇,用細絹做成的團扇。
6填膺:充塞在胸裏。
7紫玉:指簫笛,因古人多用紫玉竹製作簫笛,因而代稱。
【典評】
歲歲年年,頭頂的青天上,那一輪明月,在為了誰而圓缺,夜風習習,桂花的清香隨風飄蕩,就連月色也顯得如雪般清淨幽遠。景色是如此美好,可是在滿胸愁緒之人看來卻更得覺傷感悲咽。而今一人,孤單失落,該怎樣去麵對那舊時的明月?猶記得那時在長滿鮮花的小徑間追逐嬉戲,捉迷藏,就連梧桐樹也被惹得紛紛落葉,那個輕紗團扇,還能記得它陪伴我們度過了多少個春秋嗎?而今卻剩下百感交匯於胸,紛亂複雜,並不隻是為了離別。任憑那笛聲幽咽,一直吹到天明。
整首詞清新凝重,用充滿傷感的筆觸對中秋時節月下之景色進行描繪。表達了對昔日中秋時嬉戲月下那種歡樂的追憶,與對而今“形單影隻”的傷感與悲歎。結尾的一句“總茫茫、不關離別”又指出詩人的傷感的並非因為單純的“離別”,而是紛繁複雜的,寒夜幽咽的笛聲,一直吹到天明,也為讀者留下無窮深思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