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字數:137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鳳髻拋殘秋草生1,高梧濕月冷無聲2,當時七夕有深盟。
信得羽衣傳鈿合3,悔教羅襪送傾城。人間空唱雨淋鈴。
【注解】
1鳳髻:女子的一種發型,將頭發綰結梳成鳳形,或在髻上飾以金鳳,唐代流行。此處指代亡妻盧氏。
2濕月:濕潤之月。形容月光像水一樣濕潤。
3羽衣:原指以羽毛織成的衣服,後常把道士或神仙穿著的衣服稱為羽衣,這裏借指道士或神仙。鈿合:鑲嵌金、銀、玉等的首飾盒子,古代常當做愛情信物。
【典評】
納蘭詞風的形成,恰在和他妻子雙宿雙飛之時,兩人撫琴賦詩,弈棋談笑在納蘭詞作中都有摸不掉的反應,然而,正是因為兩人深厚的夫妻情分,在妻子盧氏離世後,納蘭才“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重大的精神刺激讓他在之後的悼亡詩詞中常常流露出哀婉淒涼的綿綿相思之情和茫然若失的懷念心緒。該詞就是為了紀念盧氏而創作的。
納蘭用冷色調開頭,並沒有著墨寫往日“如花似葉長相見”的美滿,“鳳髻拋殘秋草生”好像用了倒筆法,大有“千古英雄隻廢丘”的類似慨歎,隻不過那是風雲氣,這裏卻是兒女情,是人麵不知何處去,卻沒了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景致,是“秋草生”,物換星移,物是人非,萬事皆休了。起句可以看做是一個引子,其後更入淒清的境界了。一個“高”字寫出梧桐的寂寞突兀,月是“濕”的,但又不曉得是月亮的淚水還是自己的淚水,也許是物我兩忘,月和我各灑一行清汨吧。隨後更點一個“冷”字,渲染除了周邊深秋的氛圍,仿佛萬般淒清,任憑有情也不由得讓人生生出悲傷蒼涼之感。這一句通過幾個意象的疊加,在一開始就讓全詞散布著一股清冷的氣息,涼涼的秋月,寂靜的梧桐,吧讀者的心境一下帶進了一種哀傷的情緒中,無法自我控製。整個上片,傷感之情越寫越深邃,越寫愈濃烈。
“當時七夕有深盟”。該句化用唐明皇與楊貴妃長生殿得典故,不僅有當初的恩愛,也有後來的馬嵬情傷,不僅有道土為其傳遞信物,卻更讓人後悔當初不該那樣做。由此景想彼情,讓人心折骨驚,惆悵不已。其時兩情相悅,各守一情;現在天涯人遠,不能相親,傷如之何!像這樣,魂飛魄散,已是天上人間,縱然千萬眷戀,就是有《雨霖鈴》寫明皇的憂傷,也是徒勞,美人已然不能再得了。
納蘭性德作為一個出身顯貴的富家子,監管身世得到很多人的羨慕,但是自己卻並不快樂。他是個率性而自然的人,但是不稱心的愛情卻使他飽受折磨。他的悼亡之詞溫婉淒切,真摯深情使人不人心往下讀。這一首詞也一樣,毫無扭捏作態的成分,唯有一份真情融在其中,讓人讀完禁不住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