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回文

字數:132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砑箋銀粉殘煤畫,畫煤殘粉銀箋砑1。清夜一燈明,明燈一夜清。
    片花驚宿燕2,燕宿驚花片。親自夢歸人,人歸夢自親。
    【注解】
    1砑箋:紙麵上印有圖案,用來作信箋。煤:古指墨汁。
    2宿燕:回到窩裏的燕子。
    【典評】
    巧妙的詩詞很多人可以寫出,但巧妙而意深的詩詞卻難得一見。納蘭的作品重在“情”,卻也有“巧妙”之處。從這巧妙之處可以看到納蘭的文字功夫。
    夜色清明,一盞小燈的照耀著。無聊中,在幾張有圖案的紙上便意地寫什麽,畫點什麽。這是一個很容易打發的夜晚。雖無人相伴,亦能“明燈一夜清”。一個人獨對孤燈,用寫寫畫畫來打發時間,看似清靜,卻充滿了無奈。這是什麽樣的夜晚?這是什麽樣的思緒?隻有無人陪伴的失意之人,才會在這樣的時刻用這樣的方法來渡過一夜。“多少離懷起清夜,人間重望一回圓。”(湯顯祖《閨中秋》),有人人最好,無人景最好。
    一個人通過那些無聊的動作來渡過夜晚。這在回文中也有顯著的效果。景物是這樣簡單,屋內是帶圖案的信箋、用了一半的墨汁、一盞燈、一個人;屋外是飛花、燕子。,真實中的簡單,簡單裏的真實。把這些景物連在一起的,正是被詞人深深收藏在內心的情感。這些物,都是情感的駐地。
    在後一片中,仿佛是一幅動態的美麗圖畫,“片花驚宿燕,燕宿驚花片。”,花與燕相互影響,相互牽連。這個時候,似乎同人沒有關係。人隻是坐在屋中,做著一些看似無聊的事,想著一些可能存在的心思。這個時候,人隻需要燈,隻需要有一點事去做就夠了。物靜人靜,物不靜,人亦靜。
    文中所用宿燕,也可有更多想像。很多古詩詞中,都用過“燕”這個意象。燕是侯鳥,冬去春回,既有時間上的喻意,也有空間上的聯係。燕子走了,冬天來了;燕子來了,春春天來了。來來去去之間,一年的時光已到盡頭。
    在情感的描述上,也常用到“燕”字。燕子常居於簷下,成雙成對。孤燕令人傷感,獨情使人傷神。在這首詞中,下片先寫燕,再寫花,令人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歎。
    花與燕,在納蘭的文字中重新成為一個美好的標誌,而這些美好事物,卻不能為他帶來新的喜悅。親情、愛情、友情,什麽才是他思念的終點呢?“親自夢歸人,人歸夢自親”,夜涼如水,詞人坐在風景中,深深思念著夢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