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絡索 長城

字數:1213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野火拂雲微綠1,西風夜哭。蒼茫2雁翅列秋空,憶寫向屏山曲3。
    山海幾經翻覆,女墻斜矗。看來費盡祖龍4心,畢竟為誰家築?
    【注解】
    1野火;指磷火,俗稱鬼火。
    2蒼茫:空曠高遠的樣子。
    3屏山曲:像屏風那樣曲折的山形。這裏是指綿延起伏的長城4祖龍:秦始皇。語見《史記·秦始皇本紀》裴躺集解引蘇林曰:“祖,始也;龍,人君象。謂始皇也。”
    【典評】
    納蘭詞有許多都是在扈從康熙外出巡遊時而寫下的,而且有些地方直至今日還大多有跡可循。納蘭的才識不僅限於詞賦,他的文史功底也非常深厚,因此才可以準確地描述出客觀事物的精髓。
    全詞未著眼於個人情感,其中流露出來的憂患意識和憶古鑒今之感非常可貴。蠻荒大漠的夜晚,微微跳動著的磷火閃著綠光,似乎連天上的浮雲都映得綠了些。獵獵作響的西風,聽起來像是哭泣一般森冷。秋日的天空高遠遼闊,一行行大雁掠過時,不由地想起了綿延起伏的長城。滄海桑田都變了模樣,唯有那城牆還固執地矗立著。想來秦始皇的心機是白費了,那萬裏長城到底是為誰家而建呢?
    納蘭一向主張行文要具備“風人”之旨,本詞就是例子。所謂“風人”之旨,是指詩詞中體現出的嚴謹、大氣的意境,也指由詩詞意象而引發的無限聯想。納蘭性德身為清初獨樹一幟的詞人,正是因為其真摯坦誠的情致與婉約淒美的風格。隻是因為他的詞清秀雋永,似乎沒人會想到納蘭也有著男子漢的堅硬。
    首句“野火拂雲微綠,西風夜哭”,這種凜冽戰栗的氣勢在納蘭詞中是絕少見到的。“蒼茫雁翅列秋空,憶寫向、屏山曲。”此處納蘭用“屏山曲”喻指長城,將長城的綿延不絕之勢刻畫得栩栩如生。
    “山海幾經翻覆,女牆斜矗。看來費盡祖龍心,畢竟為、誰家築。”整個下片言簡意賅,滄海桑田幾經變遷,唯有長城依舊屹立不倒,納蘭在感歎這人力的非凡造就時,也不禁疑問道,到底是為什麽要修建長城呢?是為誰而修建呢?
    因此說,這首詞不同於那些怨懟哀愁的春閨詞句,有著深刻的追古思今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