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絳唇 詠風蘭①
字數:143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別樣幽芬2,更無濃豔催開處。淩波3欲去,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4,爭耐秋如許。還留取,冷香5半縷,第一湘江雨。
【注解】
1風蘭:一種寄生蘭,喜生長在通風、高濕度的地方,因此得名。據徐坷《清稗類鈔·植物類·風蘭》雲:“風蘭,寄生於深山樹幹上,葉似蘭而短,有厚劍脊,夏開小白花,有一二辦曲而下垂,微香,無土亦可生。”
2別樣:特別的、不一般的。幽芬:清香。
3淩波:形容在水上行走時輕盈的身姿。
4忒煞蕭疏:稀疏得太過分。忒煞,也作“忒殺”,太過、過於。蕭疏,蕭索。
5冷香:清香,指花的清香氣味,多指菊花和梅花的香氣。
【典評】
自古以來,大概題畫有兩種傳統,一是直接描寫畫裏的物和景,第二種不拘於畫中風物,而寓情其中。前者看重畫中物的形,而後者工於神態。工於神者盡管可能在外形上與原物不太相符,卻可以生動地抓住畫中事物的氣質與內涵,所以得到了文人墨客們的推崇與運用。
這首詞詠的是風蘭,可是通讀全篇也無法得知它長得什麽樣子,納蘭將大部分筆墨用於描寫風蘭的香氣,也就是對“神”的刻畫。
本詞與畫作緊緊相扣,卻清新自然,不拘於畫麵。忽聞一陣清香冉冉而來,四下尋找,卻並未發現有濃豔的花朵,反而是那株清秀的風蘭綻放出了絕佳的風情。心裏湧起一種淡淡的歡喜,卻轉而又產生了焦慮之情。詞人縱然在感慨“忒煞蕭疏”,怕淒冷的秋風吹皺了風蘭柔弱的花瓣,而一句“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則似乎生出了一種“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阡陌碾作塵”的豪爽氣概。此處的一個“雨”字不像秋雨那般悲淒,反倒為風蘭增添了許多風致,看似柔弱實則堅強。本詞作為一首題畫詞,末尾幾句使靜態的畫麵靈動了許多。
宋人範曦文《對床夜語》說:“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雲流水”。不管是畫還是詩詞,也不管是著墨處或留白處,虛是為實而存在,而實也是為了更好的刻畫事物的精髓和氣質。本詞對風蘭的形態並無多少描寫,卻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了風蘭的清香風姿。蘇東坡曾經中肯地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這首《詠風蘭》也是這樣。詞裏行間都流露著綿綿無期的畫意,“香”、“冷”、“雅”從紙墨間氤氳而來,伴著淅瀝的秋雨,清澈的溪水,風蘭的形象躍然紙上。
就本詞意境來說,也許畫的空間是有限的,無非方寸之間,而詞的空間卻無限寬廣。二者的相互交融為我們帶來了感官與心靈最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