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索
字數:123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壚邊換酒雙鬟亞1,春已到賣花簾下。一道香塵2碎綠蘋,看白袷親調馬3。
煙絲宛宛愁縈掛4,剩幾筆晚晴5圖畫。半枕芙蕖6壓浪眠,教費盡鶯兒語7。
【注解】
1雙鬟:古代青年女子的兩個環形發髻,代指少女或侍女。亞:同“壓”,低垂的樣子。
2香塵:芬芳的塵土,多用於指女子走路而起者,這裏是指遊動的水禽劃破水麵。
3白袷:白色夾衣,古時的平民服飾,也用於指沒有功名的士人。調馬:訓練馬匹。
4宛宛:婉轉纏綿的樣子。縈掛:牽掛。
5晚晴:指晴朗的傍晚。
6芙蕖:荷花。這裏是指繡著荷花的枕頭。
7語:鶯鳥的鳴叫聲。
【典評】
這首詞就是一幅春景圖:大地回春,放眼望去,一位雙鬟垂落的少女在酒壚邊買酒。花朵已經盛開在了賣花人的簾下,繁茂而鮮豔。那位穿著白衣的人正親自在馴馬,那塵土飛過時,攪碎了滿池綠綠的浮萍。嫋嫋升起的煙,心中充滿了牽掛和哀愁,不如把這晴朗的傍晚美景畫下來。半枕著那隻繡有荷花的枕頭睡上一覺,就算黃鸝叫得再美也別去理它。
這首詞極盡描寫之功,大凡是眼睛看到的景物都描寫一番。開篇一句“壚邊換酒雙鬟亞,春己到賣花簾下。”此處描寫了一位少女在酒壚買酒的場景。
“一道香塵碎綠蘋”,那飛馳而來的塵土打亂了原來漂浮在水上的綠萍,弄得水波陣陣,好一幅美妙的春日圖。接著又寫道:“看白袷親調馬。”那白衣男子飛身上馬,將桀驁不馴的馬匹訓練得非常服帖。整個畫麵動感而不混亂,很見功力。
“煙絲宛宛愁縈掛”,到底是什麽才引得納蘭如此傷感呢?那些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事情,還不如去專心地欣賞這春日美景呢!“剩幾筆晚晴圖畫”,在紙上畫下這美妙的傍晚,將記憶永遠的保留下來。“半枕芙蕖壓浪眠,教費盡鶯兒話。”納蘭半枕在枕頭上,看著那幅繡就的荷花,閉上眼神,似乎看見了什麽好事情,微笑著,就像黃鸝鳥叫得再清脆動聽,也不能驚擾他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