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再送蓀友南還①

字數:140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人生南北真如夢,但臥金山高處2。白波東逝3,鳥啼花落,任他日暮。
    別酒盈觴,一聲將息,送君歸去。便煙波萬頃,半帆殘月,幾回首,相思否。
    可憶柴門深閉,玉繩低4、剪燈夜雨。浮生如此,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愁對西軒,荔牆5葉暗,黃昏風雨。更那堪幾處,金戈鐵馬6,把淒涼助。
    【注解】
    1蓀友:即嚴繩孫,自號勾吳嚴四,又號藕蕩老人、藕蕩漁人。江蘇無錫人。清初詩人、文學家、畫家,與朱彝尊、薑宸英號為“江南三布衣”。
    2金山:山名,在江蘇鎮江西北。此處代指蓀友的家鄉。
    3白波:水流,這裏喻指時光。
    4玉繩低:意為夜色已深。玉繩,星名,北鬥七星之鬥勺,在北鬥第五星玉衡之北,即天乙、太乙二星,也泛指群星。
    5荔牆:荔,植物名,即薜荔,又稱木蓮,廣泛生長於我國長江以南地區。
    6金戈鐵馬:金屬製的戈,配有鐵甲的戰馬。指戰爭。
    【典評】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納蘭好友嚴繩孫請假南歸,臨去“入辭容若時,(傍)無餘人,相與敘平生之聚散,究人事之終始,語有所及,愴然傷懷”。(《致納蘭哀詞》)。嚴繩孫年長納蘭三十二歲,意氣相投、感情深厚,可見納蘭是重情重義之人。這首詞正是表達了這種友人分別時的愴然之情。
    納蘭起筆一句“人生南北真如夢”,是千古文人墨客的慣常感歎。接下來的“白波東逝,鳥啼花落,任他日暮”,任時光如何消逝,任花開花落,任日月更迭,大有不問世事的歸隱之意。
    詞境優美,因為流失的韶光而添了幾分憂愁。此情此景下,納蘭感慨道,“別酒盈觴,一聲將息,送君歸去”,點明了本詞離別的主題。
    下片首句即轉而回憶往事。玉繩是星名,為北鬥七星之鬥勺,亦泛指群星。緊閉著柴門,深夜時分仍然不舍睡去,挑燈暢談,那樣的時光嗬,已經一去不複返。
    “愁對西軒,荔牆葉暗,黃昏風雨。”納蘭的白描寫景,真實生動而富有畫麵感。而今就要分別,“愁”、“暗”、“風雨”這些字眼將氣氛渲染得像極了氤氳的烏雲,為不舍之情添了幾許悲觀。篇末一句“更那堪幾處,金戈鐵馬,把淒涼助”不同於其他納蘭詞,有一種雄渾蒼涼的氣魄,把國事和友情相融合,為這首詞的境界提升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