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利用和諧與製衡的管理方法
字數:146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成功創業的300個常識 !
“和諧”與“製衡”是企業重要的管理方法。所謂“和諧”,是指在既定的目標和原則下,各人都有自己應負的責任,以協調、合作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任務,也就是現在經常提到的“團隊精神”。合理分工是運作高效的前提,很難想象一個人事關係亂糟糟的企業能夠有什麽發展前途。
所謂“製衡”,是說每個部門或崗位為了完成任務,在做法上或許彼此會發生衝突、產生分歧,但這些衝突和分歧是在完成任務這個總目標之下產生的,這時就需要老板的協調了。
有的人彼此私交不錯,且都處在企業的高層,凡事都能互相包涵,不管你拜托我做的事對不對,礙於麵子也不好意思拒絕。我有事請你幫忙,即使對企業不利,你也不能拆我的台。這是對企業利益的重大潛在威脅。此時,“製衡”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企業的不同部門、不同崗位,除了有專職專責的意義之外,也有相互監督、製衡的作用,其目的是使任何人、任何部門都不能做出有損企業利益的行為。“製衡”還有另外一些作用,那就是平衡員工的情緒,激勵員工的進取心。有些老板在人事安排上,對於同級不同部門的負責人,絕不安排兩個非常合得來的人。這種做法乍看起來是跟“和諧”的宗旨相矛盾的,但實際上它是“製衡”原則的一種應用。高明的管理者,決不害怕自己的員工之間鬧意見,他知道這些人如果彼此有意見,就會為了爭取老板的重視和賞識而竭盡全力,在工作中表現自己。如果兩個負責人,一個太強,一個太弱,也不是好事,弱者隻求相安無事,而強者容易自以為是,這也得不到真正的“製衡”。
8年前,盧軍辭去了單位安穩的工作,和妻子一起下海開始了燈飾生意,從一個不到8平方米的小店麵開始做起。隨著生意逐步擴大,盧軍小時候的幾個鐵哥們在他的鼓動下,也紛紛離開原來的崗位加入到公司中來。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公司逐漸成形,由小小的店麵零售擴大到了地區總經銷和總代理。
在開始的一段時期裏,大家相處融洽,企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15家店麵一舉發展到近50家店麵,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但是自從兩年前盧軍的妻子推薦她的妹妹加盟公司後,就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一段時間後,公司裏多出了不少新的員工,他們不是趙總的親戚,就是韓總的朋友,這些新員工基本上都集中在營業部、財務部、采購部等部門。一時間,公司好像什麽事情進展都不順利,花費了巨資開業的新燈飾城陷入不斷的虧損,一些供應商急著催還貨款,還經常收到其他地區消費者的投訴信息。
董事會、管理層不斷地開會研究,但是氣氛明顯和過去不一樣了。猜忌、指責充滿了整間會議室,一些董事會成員認為是盧軍沒有謹慎地處理,事先沒有提請董事會一起商量;盧軍則指出太多的新員工阻礙了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開了幾次會議都不歡而散,大家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老夥計也總是抱怨,認為他們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
公司是無數利益個體的集合,公司管理結構則是各利益體的調和與製衡。創業者應該在一係列契約原則的基礎上,合理配置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