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也是一種心理自愈療法
字數:236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脾虛的女人老得快 !
流淚是宣泄的重要途徑,遇到情緒需要宣泄的時候,我們不要刻意憋著,這有利於情緒的平複。當然了,最好的辦法還是避免產生不宣泄就不能活的情形,換句話說,就是不要為一點兒小事就鬱悶、壓抑、流淚,如果女性的心態能平靜至此,所謂“百毒不侵”,很多疾病都避免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長見識,“見怪不怪”的平靜來自於見得多、識得廣。所謂見多識廣,這也是女性自我身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我很喜歡拿史鐵生來舉例子,他在年輕的時候就高位截癱了,此後的幾十年一直坐在輪椅上寫作。因為截癱,身體很差,所以他自己開玩笑說,他的職業就是生病。
其實史鐵生在生病前是個很喜歡運動的人,個子也很高大,突然間被囚禁在輪椅上,這種境遇對誰來說,都是會鬱悶終生的。史鐵生也不是聖人,他能在艱難的情況下活下來,而且留下不朽著作,和他自己的心態調整很有關係。
史鐵生說過的話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壓瘡,一連數天隻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麽晴朗……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麵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一個人能在不順利的時候仍舊知足,才能從低穀走向高峰,走過人生的坎兒。
怎麽才能知足呢?這需要一個“對照組”。史鐵生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的身體可以被輪椅所困,但心可以飛得很遠、很高,這不隻保證了他的創作靈感,而且是對自身的一種關照,所以,他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對照組”:他用癱瘓在輪椅上的日子,和因為壓瘡而隻能躺著的痛苦做對比,就覺得自己每天的端坐就是幸運的,就因此而知足。作為常人,我們身邊有很多“對照組”,我們也都能從中找到比自己要更不幸的人或事兒,讓自己知足,鼓勵自己堅持、不放棄。
很多地方培訓幹部時一定要去三個地方:一個是監獄,一個是醫院,一個是火葬場。去監獄是想提醒人們,自由有多麽珍貴,為了珍惜自由,大家要自律;去醫院是提醒大家,健康是多麽難得,擁有健康就已經該感謝命運了;去火葬場是為了提醒人們,活著多好,隻要活著,其他都是身外之物……這種培訓其實說到底就是幫助被物欲打攪的人們,將自己不斷提高的欲望標準降低下來,不要再深挖“欲壑”了,通過欲望的合理定位而懂得感恩、知足。人有了知足的心態和能力後,很多事情就少了悲傷、哀怨的理由,人也就少了需要借助眼淚排毒的必要。
無論是史鐵生自己的心靈建設,還是幹部培訓這類社會性活動,其實都是在培養足夠高遠的見識。隻是幹部培訓的那種見識比較極端,但隻要見識夠了,確實可以減少很多近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之所以中醫曆史記載的很多女人都是病在氣上,還是因為過去的女性基本生活在閨房之中,生活簡單而狹窄,她們沒什麽見識。所以一件小事兒對她們來說也是天大的事兒,一個男人對她們來說就是整個世界,足以動氣,足以流淚,甚至賠上一生。
很多人生病之後去打坐、參禪,這些修習中,都有一個技術性的訓練環節,就是忘掉自我的存在,也就是大腦皮質放鬆掉對身體的所有管束,使身體的潛能在參禪中發揮出來,這就是參禪、打坐能治病的原因,這是狹義上的忘我的價值。廣義上說,人之所以感到悲傷、想要流淚,是因為他關注的僅僅是自己,僅僅是“我”。在心理學上,“我”就是一個容器,專門裝載憂愁、悲哀、痛苦。所以我們總說,“我感到悲哀”“我很痛苦”,這些情緒總是和“我”緊密相連的。要想不悲哀、不傷感,隻有把裝悲哀的“容器”打碎,就是忘我,“我”被遺忘了,悲哀、痛苦也就無所攀附了。所以,心理學上給那些明明生活很優越,但總是感覺不到幸福的人的建議,就是去做慈善,幫助那些生活艱難的人。很多人在做慈善的過程中感到了幸福。為什麽?首先他忘我了,對受助者生活困境的關注使他在一段時間內做到了忘我。就像現在很多老年人到公園裏唱歌,用蘸水的墩布在地上寫字,唱得、寫得都很上癮,經常忘了還得回家做飯。之所以廢寢忘食,就是因為他們從“我”中走出來了,忘我地投入到一件他們熱愛的事情中了,這個時候,痛苦、傷感也就被遺忘了。
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反觀自己的時候。受助者的不幸就像我在前麵說過的幹部培訓一樣,給你一麵鏡子,讓你感到自己擁有的一切值得慶幸,可以知足,逐漸地感到自己的不幸福、不快樂其實就是無病呻吟。之所以人們形容那些幫助他人者是“予人玫瑰,手留餘香”,是因為這印證了幫助別人的過程也是個利己的過程。利他就是最高境界的利己,因為人在利他的時候是忘我的,是在打碎承載痛苦的容器。
見識的培養需要走出去,接觸人和社會,這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全職太太的現今,逐漸地成為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你不是需要工作的報酬,而是需要工作帶給你的見識的積累。隻有見識廣了,你才不會隻盯著自己以及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幸福開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