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章:比試(2)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校花的貼身醫仙 !
    有便宜不占,那可就真是王八蛋了,謝衣可不是這種人,他一向不拘小節,在這樣的事情也不會客氣。
    王舜之點了點頭,對謝衣說道:“你先把脈吧。”
    謝衣走過去,伸手握住中年男人還欲掙脫的手,仔細地把起脈來。
    “你們不是說由老院長給我治病嗎?怎麽派個實習生出來?”中年男人很是氣憤地問道。
    看謝衣的年紀,他心裏有些不滿,他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以為謝衣是一個實習的醫生。
    “你最好別說話,以免病情加重。”謝衣掃了他一眼,一臉嚴肅的說道。
    中年男人受到了恐嚇,立即閉上了嘴巴。
    這一次,謝衣把脈的時間稍長。足足用去了兩分鍾時間。而且,他在把脈的時候,還一直在打量著患者的五官表症。
    當他看到患者眼裏的血絲和嘴角的幹裂口子便已經了然於胸,鬆開了患者的手腕,安靜地站在一邊。
    謝衣把過脈後,王舜之又走過去捉著中年男人的手腕捏了一陣子。
    兩人分別把脈後,劉陳慶站出來,問道:“兩位有什麽需要問患者的嗎?”
    “沒有。”謝衣搖頭。
    “我也沒有。”王舜之笑著說道。
    看來兩人都是胸有成竹。僅憑中醫四診中的‘望’和‘切’就已經知道中年男人患的是什麽疾病了。
    “如果沒有的話,兩位可以分別在紙上寫下診斷報告。為了給這第一診增加點兒難度,我建議各自把心中所想的藥方也寫下來。”
    房間裏早有人準備好了筆墨紙硯,謝衣和王舜之走到桌子前揮筆寫方。
    王舜之的字體剛勁有力,速度奇快。所用的是醫生常用的草書。
    中規中矩,在這些識貨之人眼裏倒是不足為奇。
    可是所有人的視線都被謝衣的字體給吸引了,包括王喜明在內。
    隨著謝衣抬腕輕動,一個個漂亮地字體便出現在紙麵上。字特瘦勁,瀟灑飄逸,如行雲流水,流暢寫意。
    大家都認出這字體是仿自一代書法名家王羲之。雖然僅是形似,但以他小小年紀,卻也非常可貴了。
    “好字。僅憑這字,就當是一代大家了。”黑臉包公劉陳慶第一個出聲讚賞。
    “漂亮。真是漂亮啊。不愧是出自中醫世家。底蘊深厚啊。”老張也擊掌叫好。
    “現在的年輕人,能夠寫得這樣一手漂亮毛筆字的,還真是少見。”湯藥王李開山也微笑著讚賞。
    得到幾位中醫前輩的讚賞,謝衣心裏暗樂。
    雖然他不懂電腦,不會唱歌,不敢喝酒,不能開車——可是,他會的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夠學會的。
    特別是在現代都市裏麵,手寫字體早已經被電腦鍵盤所替代。能夠寫得這樣一手漂亮字體的,真是寥寥無已。
    王舜之寫完自己的方子,也轉過臉來看向謝衣的字體。感歎著說道:“字體是門麵,就憑這手好字,我就輸了一成。”
    謝衣放下毛筆,笑著說道:“讓各位前輩笑話了。”
    “就憑這手字,就沒人能笑話你。”劉陳慶說話的語氣仍然很死硬呆板,可是誰都聽出來,他對謝衣的維護讚賞之意。
    “現在,咱們還是先看方子吧。”胖乎乎的老張笑嗬嗬地說道。
    三人把王舜之和謝衣開地方子放在一起,湊在一起研究了一番後,劉陳慶說道:“診斷相似。都是怒動肝火,得食即吐。腹中脹滿,大便躁結,為火。”
    “不過,開的方子卻是大大不同。”老張說道。“老王開的方子,重點在通。一通百通,身輕氣爽。病除火消,也是妙方。”
    “謝衣嘛,也和老王的差不多,可是卻加了幾味藥品。”李開山轉過臉看向謝衣,問道:“這個藥方是不是太猛了些?老王的藥方原本就有通絡調氣的作用,你又加了幾味泄藥,那不是一發不可收拾嗎?”
    謝衣掃了那個滿臉茫然地看著他們地中年男人一眼,笑著說道:“王老的藥方出自《本草綱目》中的順氣一篇,具有通經絡,調氣機的作用。可是藥效有些慢。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時間長了容易有淤積之氣,經脈通而氣不散有些得不償失,而在王老的方子中加上幾味瀉藥,不但有利於疏通經脈,而且還利於順氣。”
    四人都是中醫泰鬥,聽了謝衣的話,都陷入了深思的表情當中。
    最先想明白的是王舜之,他猛地一拍大腿,笑著說道:“不錯。這一飲一琢,用地實在是妙啊。這一局,我認輸。”
    “雖然藥效迅猛,但是確實能收到奇效。”老張也笑著說道。
    劉陳慶說道:“和固本培元的藥方相比,你的方法確實能夠更快的治根本。但是,對患者身體的傷害也要更加嚴重一些。這一局,我認為平手才合適。”
    謝衣也點頭認可,說道:“我的方子雖然有所創新,但是卻太急躁了些。平手吧。”
    “行。既然你這麽說,那我就不矯情推辭了。咱們這一局就判個平手吧。”王舜之說道。
    “剛才的一道題等於是比了二場,診斷和藥方。診斷是平局,藥方也是平局。但是,那是以診斷為主,藥方為輔的考題。這第二題,就以藥方為主,診斷為輔來進行吧。”
    劉陳慶說出了第二局的比賽規則後,王喜明再次讓人送來了患者掛號單。
    這一次,王舜之仍然讓謝衣選號。謝衣拒絕了,於是王舜之就選擇了一個六號。
    “小明。男。三歲。”王喜明拿著掛號卡再次讀出患者的資料。
    孩童?眾人都沒想到這次會選出一個這麽年輕的小患者。
    “要不要換號?”王喜明問道。
    王舜之擺擺手,說道:“請上來吧。”
    一會兒的功夫,一個年輕的女人抱著個孩子上來了。那孩子粉嫩粉嫩的,像隻肉乎乎地小兔子似的趴在母親的懷裏,正在不停的啼哭。
    “怎麽回事兒?”謝衣問道。
    “感冒引起的支氣管肺炎。”年輕的媽媽努力的抱緊孩子,不讓他掙紮。一臉焦急地說道。
    病患出來了,剩餘的就是開方子了。
    王舜之坐在了椅子上,很快的就開了一劑方子。
    謝衣並不急著開方子,而是從年輕的媽媽懷裏接過孩子,輕柔的揉捏他的後背,說道:“注意保暖,多喝開水。經常幫孩子按摩他的後背、太陽穴、手足三裏穴、掌心、足底等部位。力道要輕,每次6分鍾,每天2至3次。未進食及飯後一小時內不要做此動作。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時間長了,孩子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了。”
    很神奇的,孩子在謝衣的按摩下,竟然停止了啼哭,一臉安靜享受地趴在他的懷抱裏。懶洋洋的,昏昏欲睡的可愛模樣。
    “謝謝。謝謝。”年輕的媽媽一臉感激地說道。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的臉上都帶著一絲疑惑,不明白謝衣這樣做的用意。
    其實很簡單,患者是一個孩子,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對於孩子來回,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的藥劑,因為無論是什麽藥劑,對他們都會產生一定的傷害。
    這也是謝衣沒有急著開藥方的原因,很多醫師,因為職業習慣,知道患者病情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用藥,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對症下藥,而這個藥並不僅僅指的是藥劑,也是你是有的方法,作為一個醫師,一定要因地製宜,盡量減少對患者的傷害,特別是老人和孩子,由於人的基本成長規律,這兩個階段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候。
    作為醫師必須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考慮,這樣才能稱得上是醫者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