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想要建言(求雙倍月票)
字數:3096 加入書籤
等到回府,九阿哥就跟舒舒提了行圍改規矩之事。“汗阿瑪是不是故意的?這是看爺得了兩回第一不樂意了?”九阿哥跟舒舒道:“哎,這規矩一改,不管再獎什麽,都跟爺沒關係了。”舒舒聽著,竟是無言以對。這當老子的考量兒子的騎射成績,自然是看個人成績才是最真實的。這些阿哥中,年歲最小的十三阿哥都十七歲,正是從少年到青年的時候。康熙對兒子們騎射的成績,應該心裏有數。皇子們大了以後,康熙每次出巡都帶兒子,每次帶兒子,途徑路上旗營或綠營的時候就要演射。或許,他想要看看,哪個兒子想要爭。這其中,肯定是不包括九阿哥。九阿哥這是得了兩回第一飄了。不過舒舒沒有打擊九阿哥,隻道:“爺不是要練兩天麽?說不定後個兒有好成績呢!”所謂行圍,就是將鹿群都驅趕到一處。那麽多的目標,射不中這一頭,還有另一頭。這種個人賽,靠著運氣想要奪第一,那是夢想,可萬一運氣不錯呢?夫妻兩個想到一塊去了。九阿哥仔細想了想,道:“四哥不用說了,比爺還廢呢,剩下的人中,爺再贏一個,就保全體麵。”舒舒將剩下的人想了一圈,覺得還是憑運氣好了。看哪一位皇子運氣不好。要不然的話,除非十阿哥故意相讓,否則九阿哥很難往前挪一位。大阿哥、三阿哥不必說,這兩人用得都是強弓。八阿哥與十三阿哥不說百射百中也差不多,否則不會每次禦前演射,都有這兩位。七阿哥是通過自己努力,可以與其他哥哥比肩的強者;十阿哥是隱藏的強者。五阿哥隻是看著不太聰明,讀書不好,可是騎射從沒有成績差過。這除非哪位倒黴到家了,否則誰也不可能落在九阿哥後頭。九阿哥則是想到五阿哥身上。“五哥那份量,騎馬快不起來,到時候人受得住,馬也累啊,爺好好練練準頭,剩下就看五哥了。”舒舒想到了河套馬,負重比蒙古馬重,雙人騎行也不耽擱行進。五阿哥就算份量比其他皇子要重些,可也沒有胖若兩人的地步,九阿哥的想法很縹緲。等到吃完晚飯,九阿哥就準備去校場臨陣磨槍。校場裏,燈火通明。貝勒府眾侍衛都到了。明日大家都要隨著九阿哥去南苑。九貝勒府上下,都換了新弓。九阿哥看了眼七力弓,拿了起來,打算試一試。不過拉開還罷了,這準頭就保不齊,也就是沒有脫靶罷了。眾侍衛已經曉得後日行圍換了規矩。額爾赫見九阿哥想要換弓,就道:“九爺,用強弓到時候射的箭就少,最後統計繳獲,指定是按照九爺的箭統計的。”九阿哥聽著,眼睛一亮,道:“還真是,爺忘了這個。”到時候其他哥哥們或是七力、或是十力的,說不得兩、三筒箭下來就力竭。自己的五力弓,反而更能持久。九阿哥重新換回五力弓。“嗖!”正中靶心。隻要將這場圍獵的時間拉長,自己前三指望不上,卻也有希望再進一名。九阿哥打算明日去海澱一趟,這圈名字的事情,也可以挪到前頭來,順帶著就行圍時間的問題再建言一二。省得回頭自己成績不好,一時半會兒該不好跟皇父開口。今天就是找找準頭罷了,既是準頭不錯,九阿哥射了一筒就回正房了。“爺想到法子了……”九阿哥帶了幾分興奮。都是年輕人,誰會樂意試都不試就認輸?九阿哥就說了自己的發現,很是歡喜,道:“哈哈,爺用五力弓,也能成優勢!”舒舒沒想到九阿哥還挺好勝,還真有些不放心。這時間拉長了,在戶外的時間就長,到時候好人也容易感冒。舒舒就道:“上次都設了賞罰,這次不會再設了吧?”九阿哥想想也是,點頭道:“那爺再看看,要是沒有賞罰,就不費那個勁,在四哥前頭就行……”次日,九阿哥就將給幾位長輩預備的年禮帶了。十阿哥已經在候著。九阿哥就道:“爺去趟海澱,給汗阿瑪送年禮,戶部那邊,你幫爺跟四哥說一聲,爺中午就應該能回來了。”十阿哥跟他交好,曉得這幾年九阿哥往禦前孝敬的勤。“明早送不行麽?明早也要過去,不用專門折騰一趟吧?”十阿哥有些不放心。早上冷,這往返一趟海澱,也是好幾十裏地。九阿哥就將自己對明日行圍的打算說了。十阿哥聽了,不是很讚成,道:“九哥,您要是想在行圍上中不溜,還有我跟五哥呢。”九阿哥搖頭道:“那怎麽行?那樣旁人都曉得你們倆讓爺,寒磣不寒磣,汗阿瑪看了也不會樂意,還不若爺老實拿倒數第二。”說著,他將想要趁機請旨豐生兄弟圈名字之事說了。“他們都成了熟身,今年過年就能帶著各處拜年,總不能還叫小名,不尊重,也該圈大名……”九阿哥道。十阿哥這才沒有再勸,隻道:“九哥也別著急中午前回來,年底陛見的人多,要是您在清溪書屋外耽擱,就去給皇祖母請安,直接在皇祖母那邊用了午膳再回來。”“嗯,嗯……”九阿哥應著:“本也要去給皇祖母她老人家請安的。”兄弟作別,一個出城,一個往宗人府去。等九阿哥的馬車到小東門時,已經將近巳初。九阿哥有宮牌,直接進了園子。清溪書屋外的值房,坐了半屋子人。九阿哥叫何玉柱過去看了一眼,知曉一時半會兒也輪不到自己,就出了小東門,先往北花園去了。太後這裏有客。是科爾沁送年禮的人到了,是端敏公主的長子。本該早就到京的,因京城痘疫的緣故,生身人口折返,換了其他人進京,日子才耽擱。太後三十七年回了一趟科爾沁,也算是全了心事,外加上夏天在熱河見了不少親人,對於科爾沁的人與事都尋常心了。熱河行宮就在那裏擺著,說不得以後能常去了,還有什麽好想科爾沁的?聽說九阿哥來了,太後忙吩咐白嬤嬤道:“快迎進來,外頭怪冷的……”而後,她就笑著對那台吉道:“你遠道而來,也辛苦了,好好歇幾日,過幾日得了空再過來說話,時間還長著,不在這一時……”那台吉恭敬道:“那外孫先回了,回頭再來給您請安。”等到台吉出了太後宮,就見白嬤嬤領了九阿哥過來。九阿哥看他眼熟,還尋思是哪個,這台吉已經上前請安。九阿哥這才想起了是端敏公主與達爾罕親王的長子,隻是當年還沒有留胡子,如今蓄須,胡子拉碴的,看著像是三、四十歲的人。九阿哥不喜端敏公主的無禮,連帶著她的丈夫跟兒子也沒有好感,胡亂點了點頭,腳步沒停。他跟白嬤嬤在前,後頭何玉柱跟春林兩個提著大包、小包,進了太後宮。“請皇祖母安,孫兒給皇祖母送年禮來了,孫兒福晉催了好幾回……”等到進了屋子,看到皇太後,九阿哥就打了個千兒請安。太後笑著叫起,招呼九阿哥到自己跟前坐了,說道:“如今不缺洞子菜了,可老覺得嘴裏沒滋味兒,正想著你們府上的好吃食。”九阿哥點頭道:“都有都有,還有好幾樣稀罕吃食,在京城也是獨一份,保準您喜歡。”太後聽了,帶了期待。九阿哥讓何玉柱跟春林將東西放下,一一指給太後。“這一壇子是西瓜醬,用這個做的包飯更好吃;另一壇子是醃蘿卜,跟咱們平時吃的蘿卜幹小鹹菜不一樣,是用整根兒的新鮮小蘿卜醃的,吃著可脆了,孫兒一頓能吃半盤子;另一壇子是糟魚,也是外地的做法,跟京城的酥魚不是一個味兒,吃的時候拿出來裝盤,用香油一拌就行;還有一壇子是油炸肉,用這個燉鍋子,跟鮮肉不是一個味兒,是西北那邊的做法。”太後聽著,都覺得稀罕,道:“還是頭一回聽說用西瓜做醬的。”九阿哥道:“誰叫家裏大興的西瓜地豐收了呢,結果這幾年種西瓜的人家多了,孫兒福晉尋思不能與民爭利,就沒有叫往外賣,除了府裏吃的與往各處送的,剩下的就做成了幾樣吃食,除了西瓜醬,還有兩樣。”那用匣子裝著,一樣是西瓜翠衣,當茶飲的,冬日可以止咳化痰;一樣是西瓜糖條,當零嘴的,也是差不多的功效。太後看著,道:“這……往禦前送了麽?”九阿哥搖頭道:“汗阿瑪又不愛吃這些……”關鍵是作為年禮預備的,總不能跟平時往宮裏孝敬吃食那樣人人都孝敬到了。那樣的話,就不能算是年禮了。太後不讚成道:“聽我的,這兩份一會兒你帶著去禦前,下回再給我送來……”隨著太子一年年長大,皇上也越發焦躁,對兒子們也開始苛刻。趁著如今被苛責的都是上頭年長的兒子,還沒有挑剔到後頭的皇子身上,讓九阿哥多顯顯孝心,對九阿哥來說,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