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杠上了
字數:4747 加入書籤
海藍回去的時候,福晉正好在小憩,是芝迷輕手輕腳地從屋子裏出來,正好就撞上了海藍。
海藍把顧格格那邊的遭遇對芝迷說了一遍,然後就說要稟給福晉。
芝迷趕緊把她給攔住了:“不過丁點大的事——福晉這幾日照顧二阿哥,勞神的很,咱們做奴才的應當體恤主子才是, 好了,剛才有膳房新送來的果子,福晉賞了咱們,我給你拿去!“
她推著海藍的肩膀。
海藍盯著她看了半晌,最後也就跟著出去了。
她也不傻,雖然是奴才, 到底旁觀者清。
福晉如今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顧格格那邊好歹還懷著身孕呢——挑誰不行,挑她呀?
兔子急了還要咬人呢, 更何況顧格格也不是小白兔!
……
四阿哥在路上, 一連收到了兩封書信——其實本來是有時間差的,但是第一封趕上了暴雨,在驛站一耽擱,正好就和第二封一起送到了。
收到的時候,護軍正在紮營。
四阿哥拿了家書看——看到弘暉發熱了,福晉寫的又誇張,他心頭一跳。
幸好緊接著拆開來第二封,裏麵說了:弘暉退熱了。
四阿哥微微出了一口氣,抬手揉了揉眉頭,心道福晉這也是……
蘇培盛走到門口,從奴才手中端過來晚上的飯菜,揮了揮手讓人下去了。
他察言觀色,看主子爺方才眉頭緊皺,這會兒神情卻又舒展開來——估計府裏是沒什大麽問題的。
十有八九是福晉言辭誇張了。
跪下來將晚膳一樣一樣的擺在幾案上,蘇培盛伸手接過來四阿哥扔給他的書信, 小心翼翼的收到了一邊, 又送上了筷子遞給四阿哥。
轉眼已經是五月份了。
眼看著端午節就在眼前,因為四阿哥不在府裏,一切辦得比往年很簡單了一些。
不過,再簡單也簡單不到哪兒去——畢竟是皇子府裏,該有的排場一樣都不能少。
除了各種布置以外,細節也得要注意:按照宮裏的老規矩,每年五月初一就要掛起五毒荷包,至少要掛到初六才能放下。
還有,從初一開始,每天早晚都有粽子出現在飯桌上了——不一定要吃,但是得有。
這樣才有節日的氣氛。
顧幺幺其實倒是挺喜歡吃粽子的,粽子又軟又糯,還還能包上各種口味,棕葉一陣清香。
但是糯米難消化,她還是個孕婦,自然是要多注意些的。
自從四阿哥離了府以後,顧幺幺比從前更謹慎。
她讓黛蘭把粽子拿下去,都給分給奴才們了。
另外還有膳後用的茶果,都是桑葚、櫻桃等適時的鮮果——水靈靈的從膳房送過來,據說如今府裏後院也就兩處有。
一處是福晉、另一處就是顧格格這兒。
連大阿哥都是沒有的。
畢竟如今後院裏是福晉的天下, 福晉說了算——她想壓著誰就就能壓著誰。
大阿哥又怎麽樣?
不過是少了些鮮果——又不是冷著他, 餓著他了!
福晉敢對待大阿哥如此, 花步閣裏的奴才們看著都有些不安——尤其是爾曼和黛蘭,兩個婢女麵上沒敢表露出來,心裏卻都盼著主子爺能夠早日回來。
最好能夠在格格生產之前趕回來。
回來了,格格和孩子也就都有保障了。
雖說福晉如今看著對顧格格還算慈愛,但誰敢把希望寄托在這“慈愛”上呢?
……
沒過幾天,顧幺幺就聽說弘昐阿哥觸怒了福晉。
聽說還是在給福晉請安的時候出的事情。
福晉是嫡母,大阿哥是庶子,過去請安倒也無可厚非——但是聽說福晉偏偏扯到了李側福晉,言語之間頗多譏笑鄙夷之意。
弘昐阿哥年紀雖小,性子卻很硬,一言不合,直接起身從嫡母麵前走了。
連告退都沒說一聲。
屋裏的奴才們都嚇傻了——這也就虧的大阿哥還是孩子。
若是再過了幾年,連“孩子”都不能成為擋箭牌了。
居然被一個庶子甩了臉色,福晉烏拉那拉氏氣得嘴唇哆嗦了半天,等到回過神來的時候,弘昐早就已經走的沒影了。
又不能去李側福晉院子裏把孩子給硬抓過來。
烏拉那拉氏最後將茶盞往桌上一頓,袖子一甩,也回去屋子裏去了。
沒過幾天,本來給李側福晉端午的份例就被延遲了。
別小看這“延遲”,其實微妙的很:份例裏有不少是時鮮——這麽一延遲,送過去的就都成垃圾了。
第二天,份例發放的分管太監自己過來福晉正院這兒告罪。
福晉正在屋子裏哄著二阿哥,也沒把人喊進來,隻是責罰了三個月的月銀,又讓芝蘭出去傳了幾句自己的訓誡。
可是轉眼到了六月裏,這分管太監就轉到了肥差上。
其他還有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
顧幺幺聽小黛子跪在自己麵前,把最近發生的這一係列外麵事情給稟了一遍。
一邊聽,顧幺幺一邊伸手揉著腰——特別酸痛。
她這時候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孕吐倒是停了,就是成晚成晚的睡眠質量糟糕,要麽是很難入睡,要麽就是入睡之後一直做夢。
整整一兩個月都是如此。
還有一次,她居然夢到自己已經穿越回了現代,剛剛從課堂上醒過來。
旁邊的同學還在聽著老師上課呢。
醒來的時候,顧幺幺就冒了一頭的汗,伸手拽著床帳子,坐在床上半天才定了定神。
黛蘭是睡在榻下的,聽見動靜了,以為是格格要喝水,趕緊就爬了起來給她倒水。
太醫說的產期大約是八月之中,顧幺幺自己算了算,差不多就是她生日前後。
確實已經沒多少天了。
福晉那裏,接到了書信——四阿哥一行,已經早就到了塞外。
按照巡幸的計劃,不到晚秋,是萬萬不會回來的。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萬歲忽然折返了。
四阿哥隻是在書信中這麽一提——具體的原因自然是不會說出來的。
福晉猝不及防,又憂又喜——喜的是四阿哥能早些回來,自然是好事;憂的是,萬歲此次巡幸也不是心血來潮。
浩浩蕩蕩大隊人馬離京,除非遇上了什麽特殊原因,否則萬歲不會輕易折返的。
那會是什麽原因呢?
福晉心裏撲通撲通地直跳,但又不敢往深處去想——四阿哥如今年輕,也還隻是個貝勒,雖說和太子和直郡王兩邊都還圓融。
但若是真出了什麽事的話,還是吃虧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