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寧家

字數:398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醜姑傳 !
    寧二雖然看到了醜姑臉上的胎記,但卻沒什麽表情,就當沒看見的,柱子更加不可能有什麽表情了。這一點倒是令醜姑與大弟都高看了他一眼。要知道,村子裏的孩子們見到醜姑,哪個不是追著罵的,有的人還好象她是麻風病人似的,有多遠離多遠呢。
    就是大人們也不掩飾自己的這種嫌棄情緒。特別是那些本來就對他們家不滿的人,更是借機挑拔孩子們打罵醜姑。可憐的孩子,一出門就低著頭,縮著身子,就是被打罵怕了。當然了,人家也不會把她打得多狠,起碼不能打傷了,哪個不怕吳獵戶來算帳啊。就是撿小石頭朝她身上扔,衝她吐口水等等。
    也正是因為大家的歧視,再加上她娘完全當她不存在的表現,令這孩子心裏很壓抑,很自卑。最後的結果就是那孩子,越來越沉默,越來越軟弱可欺了。當然,別人看到她那個樣子,就越發嫌棄她了。簡直是個惡性循環。
    但寧二爺,居然根本就沒有露出什麽不好的表情來,就好象醜姑一點兒也不醜,是個很正常的小姑娘一樣。可見他最起碼是個有教養的人。再加上寧二爺雖然年歲不大,但長得卻十分好看,是醜姑最喜歡的小白臉形象。所以,醜姑對寧二爺的感觀還不錯。
    明兒還是個孩子,他對柱子很好奇,柱子這麽大的個子,卻還是幾歲孩童的心性,居然和他聊得很開心。醜姑姐弟三人都不和村子裏的孩子們玩,所以見到個朋友,明兒很興奮。
    兩人亂七八糟的說著話,不知不覺的就到了一片綠山腳下。
    “停下來。”寧二爺叫了一聲,醜姑也跟著停下來了。
    “我們不能再往裏走了,怕有猛獸。”寧二爺解釋道。
    “那你們來幹什麽的?”醜姑驚訝的話脫口而出。
    寧二爺看了她一眼,說:“先看看吧。”這麽個小姑娘,還帶著弟弟,這日子比他還可憐。所以他無形中就有些同情她了。
    醜姑拿著大鐮刀走在前麵,小心的砍掉路上因為無人走,已經瘋長的野草和藤蔓,她清理出了一條小道。寧二爺有些臉紅,覺得自己占了小姑娘的便宜。早知道,他也該拿鐮刀來,讓柱子清理路的。
    “咕咕咕”的一陣山雞叫聲傳來,寧二爺小聲提醒大家:“前麵有山雞,你們誰會捉?”
    他以為醜姑姐弟二人可能會捉,畢竟是獵戶家的孩子,也許跟著獵戶來學過呢?
    結果,醜姑連連搖頭,但眼裏卻有掩不住的急切,顯然她想得到山雞,但卻沒辦法。
    寧二爺看著她這個樣子,有點好笑,他小聲的吩咐了柱子幾句,柱子點點頭,居然拿出了幾根竹子削成的尖尖的竹槍。躡手躡腳的手過去,象擲標槍似的,把竹槍投射了出去。
    但就是這樣的竹槍,柱子居然一連射中了三隻山雞。
    要不是柱子太過興奮,不知道掩飾自己的聲音,鬧出了大太的動靜,隻怕收獲更多。
    不過寧二爺對這種滿足了,隻要這個辦法能獵到山雞野兔子,他們的生活就有指望了。
    他相當是被發配回來的,他很清楚肯定會有人監察著他,所以他不可能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隻能過著和村民們一樣最普通的生活,當個最普通的鄉民,才能真正的活下去,否則,將命不久矣。
    不過,目前來說,他也隻是想好好活下去。不管怎麽說,就如老蒼頭所說的,寧家就剩下他一根獨苗苗了,傳承香火是他的責任,而且他還想報仇,害得寧家落到全門抄斬的鄭家人還沒死呢,他怎麽也得看著鄭家敗落才能死得甘心啊。所以他越發要好好的活下去,長命百歲的活著。
    寧家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本來一家好好的過著日子,不料把女兒嫁進了狼子野心的鄭家,鄭家反了,被抄斬了好多人,包括寧家在內的。但實際上呢,鄭家留在京城的人,說來是鄭家的嫡枝,但實際上不過是棋子,還是廢棋。
    人家邊關經營了數代,子子孫孫多的很,根本就不在意這些嫡枝,算起來最冤枉的就是鄭家的嫡枝了,即寧二爺的表哥父子二人,及他們的母親了。這四人什麽事也沒有做,就當了反臣賊子的主謀,被斬了頭。
    就連皇帝都覺得憋屈的很,他也知道,京裏鄭家的這四個主子,真不是主謀,就是共犯也算不上,不過是因為他們是鄭家的血脈親人而已,所謂原罪啊,洗都無法洗。雖然鄭家根本就沒當這個四個人是自己的血脈了。
    他們就是鄭家留在京城迷惑皇帝的幌子。京城裏好多大臣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一些人共同給寧家求情,皇帝又看在他曾經救過五皇子一命的份上,總算留下了他這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把他一無所有的發配回了老山村,還斷了他的仕途,他這一輩子都不能有什麽指望了,就得小心翼翼的呆在這裏,活一日算一日了。
    所以,後來,他每次要發達了,都得糟難,過的日子就隻能吃飽穿暖而已。想要多賺點銀子,買多幾畝田,當個地主鄉紳,不好意思,不可以。要想當個商人,大賺一把,不好意思,也不行。總之,你就得老老實實的,天天幹活,臉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的,也就是為了一口吃食而已。想過些舒舒服服的日子,那可不行。
    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還打小就會讀書的小書生,天天象個農夫似的去種田,可真是為難了他。別說寧二爺不會種田,就是柱子爺孫兩人也不會種田。
    寧二爺出大獄時,身上就一百兩銀子,是五皇子偷偷給他的。不然,寧二爺隻怕在京裏就死了。當時一大家子下了大獄,他又驚又怒,又染了風寒,再加上後來目睹了所有親人被砍頭,哪裏還承受的住。他暈死過去了好幾次,如果不是靠這一百兩銀子,他就救不回來了。沒等到他養好身體,就被趕著離京回寧家村了。
    一百兩銀子,老蒼頭給他抓了幾劑好藥,備了些日常要使的物件,買了輛舊馬車帶這匹老馬,就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銀子,一路上花用,吃喝,還得不停的給寧二爺抓藥吃。所以到寧家村時,他們就剩下六兩多銀子了。這其中還不提老蒼冰龍自己貼補進去的二十多兩銀子。
    老爺子就帶著個孫子過活,而且兩人都是寧家的下人,還拿著月銀,多少有些積蓄,這下子也全部花得幹淨了。
    幸好寧家村還給寧二留有宅子可以住,他們路上還帶了約百斤的糧食,不然他們早就該去喝西北風了。這些糧食,是老頭一路買的,剛開始他還住店和去買吃的,後來看著銀子越來越少,就買了鍋碗米麵油鹽等物,自己在路上煮了吃,能省一點算一點。這糧食也是今天買幾斤,明天買幾斤,慢慢集多的。
    這過去了一個月,寧二爺身體好了很多,也沒有再買過藥吃了。但寧家村的人,雖然不知道寧家是犯了事寧二才回來的,但見他這副破敗的樣子,也明白他沒什麽油水,也不可能會給寧家村帶來什麽好處。所以,大家對他也不熱情。
    不過,寧家在寧家村也確實沒什麽直係親屬。這裏隻有寧家五代以前的一個祖墳,他們的祖先也是遷過來的。這個祖墳是他曾曾祖父的元配之墳,後來的寧家人在京城安了家,連祖墳都在那邊安置下來了。這個老祖宗,還根本就沒有親生的子孫後代留下來。
    所以,寧家村雖然有寧家的祖宅子,但卻在這裏真沒什麽大的影響。一來是沒有直係族親,二來寧家在京城經營了幾代人,當的最高的官也不過是六品而已。他們對寧家村的回報也沒什麽。
    寧家就給村子裏置了十畝田,當成了寧家在這裏生活了一場的報酬。這十畝田是給了村裏的,收入是全村人全族人共同享受。所以,他們家的祖宅基地還能保留完好,不然早就給人家占了去。
    宅子還是五年前他的祖父受曾祖父之命回來重新建的,曾祖父那年就去世了,緊接著祖父也去世。看著這處宅子,寧二想到,如果他老人家知道自己唯一的後人會回來這裏生活,不知道會不會後悔那時候沒有多留些財產在這裏?
    這宅子還很新也很好,是這裏唯一的一棟青磚瓦房,可以算是他最大的家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