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楊花李花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A+A-




    三月,隋主禦駕親征,再次兵臨遼東城下。
    上次兵敗戰死數十萬人,令五姓七望大為震怒,明裏暗裏對朝廷施加了壓力。
    不過這正是隋主想要的,故而時隔一年,又開啟了第二次東征。
    這一次,他給諸將下達的命令是“便宜從事”,也算對之前的戰事有個交代。
    得了皇帝的首肯,各將領的作戰意誌空前高漲。
    尤其是上次慘敗於此的宇文述,更是身先士卒,準備找高句麗報仇。
    遼東城下硝煙彌漫,飛樓、撞車、雲梯直逼城牆,城下還有民夫徭役夜以繼日挖掘地道,試圖打開一條口子。
    高句麗經過一年的準備,也早就集結了輜重和人馬於城中,和隋軍開啟了拉鋸戰。
    進攻!進攻!
    防禦!防禦!
    一方死命攻城,一方死命守城,鮮血染紅了整麵城牆。
    僵持了二十餘日還不見戰果,隋主心生一計。
    他令人縫製布囊百萬個,裏麵裝滿土,想要堆成一條寬二十米、與城牆齊高的大道,使將士們能夠沿此道登城。
    正當攻城準備就緒時,忽然傳來了楊玄感造反的消息。
    “呼!幸好!再晚一點點,朕就要拿下遼東了!”
    隋主心中慶幸無比,麵色卻帶著一點慌張,趕忙召來眾將商議。
    “江山社稷不容有失,朕準備退兵,不知眾將意下如何?”
    看似征求意見,實則心意已定,哪怕遭到群將反對,也阻止不了他的決策。
    “可惡的楊玄感,這次本將就拿你開刀!”
    見攻城無望,宇文述隻得將仇恨轉移到昔日的同僚身上。
    第二日一早,隋軍拋下諸多攻城器械,輕裝簡行出發了。
    高句麗一方以為是計,不敢輕易出城。
    ……
    休整一年後,隋主到達涿郡,下詔再次征發天下兵,攻打高句麗。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隋軍士卒心知此次又是不了了之,便直接在路上逃亡。
    哪怕被抓捕回來殺頭示威,也無法阻擋逃離的步伐。
    “隋主這是練功走火入魔了,怎麽光逮著高句麗可勁兒薅呢?”
    “難道是高句麗,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於道先祭出傳國玉璽,以兩次大戰後逸散的龍氣為燃料,再次催動了天魔眼。
    天魔眼破開人道大勢的束縛,直直升上高空,將高句麗全貌盡收眼底。
    火山,堰塞湖,森林,長河……
    獨特的氣候,孕育了獨特的風景。
    “長河,長河……”
    “原來如此,本座知道了!”
    喃喃了幾句,他終於發現了華點。
    且不提他的了然於心,大隋國內已然大亂,所征之兵未能如數按期抵達。
    但高句麗經過兩次大戰,同樣元氣大傷,可不敢再拖下去。
    水軍統領來護兒,帥軍擊破高句麗的一路主戰兵馬,趁機向高句麗朝廷進軍。
    高句麗王高元深感不安,連忙遣使臣向朝廷請降。
    隋主見到降書,便敕命來護兒帥軍返回。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來護兒準備徹底解決高句麗王室,可他的手下將領們並不支持,反而都遵從皇命撤軍了。
    “唉!到手功績,毀於一旦!”
    失去了支援,來護兒孤掌難鳴,隻得悻悻班師回朝。
    隋軍走後,高句麗王高元出爾反爾,再次叫囂起來。
    ……
    濟州一帶民風剽悍,自古以來都是賊窩窩。像後世的梁山泊,典型寫照。
    就在東征高句麗的第二年,起義軍遍地開花。
    瓦崗寨,竇建德,杜伏威等,屢次擊敗隋軍,不斷發展壯大。
    京城上空的龍氣不斷逸散,散落到天下人之中,隨時準備孕育新龍。
    “依照這具軀殼的使命,本座也該去了!”
    於道先舍棄冠氏縣主,投奔了唐淵。
    楊花落,李花開。
    大隋之後,注定是李家的天下。
    此刻的唐淵,雖在發兵剿匪,實則默默積累自身的實力。
    當年二子唐世民出生之時,他在寺廟中遇到了柴紹,並招之為婿。
    柴紹家財萬貫,靠著這些珍珠瑪瑙美玉掛件,唐淵籠絡了一幫子佞臣,借著他們的勢力,占據了隴西之地。
    時年,唐世民已是大小夥子,出落得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已有人主氣象。
    隻可惜他為次子,龍氣被長兄截了大半去。中途若無變數,定會夭折而亡。
    不過,事事自有變數。
    ……
    大業十二年,隋主從東都下江都。
    昔日的謀士李密,已掌控瓦崗寨勢力,帥軍圍困東都,列舉了隋主的十大罪狀,並向各郡縣發布檄文,號召天下人皆反。
    回不到洛陽,隋主便在江都住下,命王世充挑選江南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
    “陛下,反賊如此猖獗,咱們當如何自處啊?”
    蕭後見他這般不作為,有心勸誡,也為將來發愁。
    “愛妃,皇權富貴,過耳雲煙罷了!”
    “朕,已經找到了心的追求!”
    隋主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一把將蕭後摟入了懷中。
    “亂吧,越亂越好!朕就看著他們自相殘殺!”
    “朕若不想死,誰又能砍下朕的頭呢?”
    見朝廷對瓦崗軍“放任自由”,各路反王紛紛行動。
    “父親,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咱們也該行動了!”
    大兒子唐建成,胸有抱負,上奏唐淵。大業十三年,李家在晉陽起兵。
    同年十一月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皇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搞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一套。
    唐淵造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隋主的耳中。
    “嘿!楊花落,李花開!”
    “果真不出朕所料,正是唐淵那廝!可惜多年之前,沒能除掉他!”
    當年派出殺手追殺唐淵一家,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秦叔寶來,將他們給救了。
    後來養著啟民可汗,就是為了給唐淵添堵。
    “朕倒要看看,是天命強,還是朕的修為強!”
    ……
    又是一年春三月,隋主命人於天京修建丹陽宮。
    此時天下大亂,朝廷上下尊他這位隋主的,沒有多少了。
    護衛天子的兵卒,推舉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了兵變。
    是日,一眾將領直直殺入行宮,將後宮整個包圍了起來。
    “朕這大好頭顱,等著你們來砍!”
    “但是,你們砍得動嗎?”
    隋主高坐龍椅之上,神色巋然不動,單是周身釋放的氣息,就令將士們心生怯意後退連連,不敢升起動手的心思。
    武道大宗師之威,悍然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