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累了,毀滅吧

字數:6672   加入書籤

A+A-


    ();

    李定國倒是有些不滿意此番的戰果,這些明軍人數不算多。

    而且審問俘虜之後,那個領頭的官軍是左良玉麾下的將領,隻是偏師。

    尤其是圍困這波官軍之後,其餘官軍根本就沒有救援的打算。

    他已經給了這波官軍掙紮的機會,且故意放跑了幾個信使去求救。

    但偏偏無人來援!

    李定國不覺得自己冒充張獻忠的消息走漏了。

    最終隻能怪罪於明軍的傳統技能: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如此想來,在邏輯上便順通許多。

    李定國取得了大勝之後,給了楊嗣昌極大的壓力。

    畢竟左良玉不聽他指揮,對戰張獻忠打了打勝仗。

    汪雲鳳聽了他的指揮,對戰張獻忠,被打的全軍覆沒。

    如此戰果對比,更加讓眾將對楊嗣昌的軍事指揮能力不相信了。

    此人要是真有指揮能力,在清軍入塞的時候,為何還會毫無作用?

    讓清軍擄掠那麽多還平安順利的返回遼東,甚至連最能打的督師盧象升都戰死了!

    先前楊嗣昌製定的十張網計劃,抓住了高迎祥不是挺有成效的!

    怎麽親自指揮作戰後,他就變得如此拉了?

    左良玉、李國奇、鄭崇儉等人皆是為自己沒有聽從楊嗣昌的調令,感到慶幸。

    什麽叫做窮寇莫追啊?

    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楊督師果然沒有洪盧二人強。

    在他的指揮下作戰,遲早得被他給坑死嘍。

    楊嗣昌初出茅廬第一次當督師,但底下的軍將們可不是第一次給督師當打手。

    但楊嗣昌不覺得原因是這樣,還在他身上,錯的別人,絕不可能是我。

    他堂堂督師,身負皇命,打了敗仗,這鍋能按在自己個的頭上嗎?

    要怪就怪底下的諸軍不配合。

    若是大軍齊發入川,那張獻忠如何膽敢設伏?

    不遵從他調令的那麽多人,楊嗣昌思來想去,先把左良玉給排除在外。

    畢竟這個人是有能力的,以後剿匪還得用到他。

    挑來挑去,他發現陝西總督鄭崇儉可太適合背鍋了,就是此人畏戰不前,才導致大敗。

    楊嗣昌在崇禎手底下效命如此長的時間,對於“分鍋”的經驗是極為豐富的。

    於是,崇禎就接到了汪雲鳳全軍覆沒的消息。

    以及楊嗣昌彈劾鄭崇儉的奏疏。

    他才得知本來剿匪進展好好的。

    但是主要是因為鄭崇儉,抽兵回河南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

    崇禎小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楊愛卿為國家奔走年紀輕輕便須發皆白,你鄭崇儉還敢拖他的後腿?

    整個大明,誰不知道楊嗣昌是朕的寵臣?

    敢跟他作對,你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麽寫的!

    崇禎立即下旨把鄭崇儉革職查辦,命令丁啟睿前去代理軍隊,順便請他來詔獄反省。

    再命令禦史核實鄭崇儉說他有病的事情,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就待在詔獄這輩子都別出來了。

    誰敢不配合楊嗣昌剿匪,必定受到朕重重的懲治!

    鄭崇儉萬萬沒想到皇帝已經偏聽偏信到了這種地步,造成這種局麵的人主要就是楊嗣昌。

    可陛下似乎根本就沒想過。

    四川巡撫陳士奇的情況,比鄭崇儉更糟。

    楊嗣昌原本想把張獻忠、羅汝才圍殲於楚蜀邊界的竹山、竹溪、巫山、大昌、大寧之間,怎料突然遭遇大敗!

    “張獻忠大軍”解決追兵後,直逼重慶。

    川西還有錘匪,兩方若是會和在一起,那圍剿的難度,會指數級增長。

    楊嗣昌對陳士奇非常不滿意,直接發檄問陳士奇。

    你用何兵防守?

    何兵出戰?

    兵若不足,從何處征調?

    守兵有何補充?

    陳士奇似乎全然不知,根本就不做理會。

    事到如今,有本事你楊嗣昌就來撤了我。

    反正到了這個地步,這個仗,沒法打了!

    在大兵壓境之際,陳士奇借口上中下馬渡水淺地平難以堅守。

    退守水寨作為第一道防線,令部將邵仲光守衛,而在魚河洞等處,各分兵三四百人守衛。

    楊嗣昌的監軍萬元吉以兵力分散為憂,建議收縮防線,陳士奇仍固執己見。

    萬元吉派人通知楊嗣昌,這樣無異議把重慶以及周遭險峻之地,拱手相讓於錘匪和張獻忠部。

    楊嗣昌也一道奏疏請求皇帝罷免四川巡撫陳士奇,然後直接派人把陳士奇給收押了。

    他準備親自前往重慶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當然崇禎接到楊嗣昌的報告,君臣二人配合默契,立即下來逮捕陳士奇。

    也一同來京師的詔獄反省。

    隻要在圍剿賊寇這件事,誰膽敢不配合楊嗣昌,全都下獄沒商量。

    “張獻忠”率軍至渡口,輕取馬渡,守隘將領邵仲光嚇得直接帶頭逃跑。

    楊嗣昌親自率軍入川,在巫山遇見了請罪的邵仲光。

    他直接用尚方寶劍陣斬了部將邵仲光,且把結果通知到了左良玉等人,以此來震懾諸多官軍。

    別以為我楊嗣昌不敢用尚方寶劍殺人。

    殺雞儆猴!

    可左良玉、李國奇等人可不是任人宰割的文官鄭崇儉,手下都是有實打實的兵馬的。

    他們更不是楊嗣昌能嚇唬住的猴子。

    隻要尚方寶劍不砍在我的腦袋上,那我就不聽你的話。

    毛文龍的舊事,讓許多將領都有了防備。

    大不了,爺去投錘!

    反正在川中也離得近。

    可是“張獻忠部”席卷川東,大明守軍紛紛空城而遁,全蜀大震。

    楊嗣昌急忙帶領人馬進駐重慶,下令各路將領來此地會師。

    然後就算楊嗣昌殺雞儆猴,可大明的各路將領依舊是按兵不動,虛與委蛇。

    左良玉對於楊嗣昌的不知死活,更是充滿了不屑。

    當真是無知者無畏。

    他竟然還敢率領士卒進駐重慶?

    在左良玉看來,重慶早就成了錘匪的囊中之物,這個時候去重慶匯合,那指定是羊入虎口,被錘匪一鍋端了。

    所以傻子才會去重慶聚集呢!

    李國奇則是怨恨楊嗣昌出爾反爾,還把他的頂頭上司給罷免了,更是不想應約。

    隻要左良玉的病沒好,那我的病同樣也沒好。

    底線就是如此的靈活。

    楊嗣昌能調動的人不多,待到他進了重慶,接替陳士奇的防線後,大為震驚。

    因為重慶倉庫裏也沒有多少糧食,川兵士卒雖多,可皆是麵黃肌瘦,再也不見一絲可戰之力。

    楊嗣昌甚至都覺得陳士奇是故意激怒他,想要被罷免然後離開這個地界。

    盡管局麵如此嚴重,但他仍舊沒有放棄。

    張獻忠部與錘匪一西一東匯聚在重慶,楊嗣昌站在城頭,覺得要分化他們之間一點都不牢靠的聯盟,才是最為要緊的事。

    故而楊嗣昌宣布赦免羅汝才以及錘匪在川地領頭人李定國的罪行,願意投降者授予大明官職。

    但唯獨張獻忠罪不可恕,有能擒獲張獻忠者賞銀萬兩。

    楊嗣昌派人到處張貼這個榜文,意圖分化錘匪與張獻忠之間的關係。

    “張獻忠”看見楊嗣昌如此行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賀蘭也在一旁笑道:“那楊鶴兒子也是個蠢笨之輩,被你給蒙在了鼓裏,他不知道此時錘匪李定國與張獻忠是同一個人嗎?”

    李定國止住笑聲:“既然他先出招了,那咱們也得出手。”

    “按照大帥的意思擒獲他賞十畝地,貼在他床頭?”

    “不不不。”李定國連忙搖頭:

    “他既然認為張獻忠和我是兩個人,那就按照張獻忠的口吻繼續誤導他。

    好歹也是個督師,我覺得他怎麽也能叫來更多的明軍士卒來助他。”

    楊嗣昌安排分化起義軍的手段布置下去之後,第二天便在他的行軍衙門房間外發現張獻忠的傳單。

    紙上的內容是:“有斬楊嗣昌來降者,賞銀一錢。”

    楊嗣昌拿著這張紙瞠目結束。

    他萬萬沒想到賊子竟然就在他身邊,若是趁著晚上熟睡的時間要了他的命,那也是可能的。

    】

    故而楊嗣昌懷疑左右都是張獻忠的諜子!

    楊嗣昌大肆尋找諜子,不僅沒有找到,反倒把所有人都給驚住了。

    重慶城當中竟然有張獻忠的諜子?

    可是那些士紳認為不應該!

    要是有人時不時的在夜裏喊西北錘王賀今朝來了。

    大家從最

    〔()會〕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