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五張羊皮】
字數:6027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帝國霸業之崛起 !
稱霸的時機沒到,並不意味著無所作為。秦穆公知道自己現在的任務,是要苦練內功。
秦國大了,秦國強了,但是秦國還缺人。
一個領袖人物英明不英明,就看他有沒有好的輔佐。齊桓公是秦穆公的仰慕對象,不錯,論心智、論抱負,秦穆公可以比一比,但是齊桓公有人啊,那就是管仲。
秦國的管仲在哪裏?
沒有。
因此,選賢任能成了秦穆公練的第一內功。
秦國地處偏僻,人才稀缺,要找合格的相才,就要對山東士子敞開大門。開門納賢,在我們今天不覺得稀奇,但是在春秋時代,不大容易。各諸侯國用人,都在本國的宗族裏邊找,要是用“外國人”,老貴胄就要不滿意——
敢用外國人的國君,我能把你扶起來,就能把你推下去。
有的國君大膽啟用了外國人,遭到貴族勢力反對,最後被弄掉了腦袋的也有。
秦是新興國家,保守習俗相對小一點,但也不能硬來。秦穆公不事聲張,讓負責去晉國送彩禮的特使公子縶,到了晉國以後,好生暗訪賢才。
公子縶不辱使命,果然帶回來了賢才,並且牽連引薦,終於引來了一位“秦國的管仲”。
這就是著名的百裏奚。
百裏奚這人,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隻落得飄流江湖;但他能忍心耐性,等待時機,最終得到明主賞識,一躍而成卿相。其傳奇經曆和勵誌的成功,可與薑太公有得一比。
他的傳奇,內容寫一大本《百裏奚那些事兒》都夠,這裏隻能簡單捷說。
百裏奚早年是苦命人,生卒年不詳,連老家是哪裏的,在後世都有爭論,有的說他是宛(今河南南陽)人,也有的說他就是虞國人。
他家貧如洗,年紀30以後跑出去找事做。老婆杜氏殺雞燉湯給他餞行,家裏連柴火都沒有,隻得拔掉門閂當柴燒。此後,他到過齊、到過周,行過乞、養過牛,總之是顛沛流離,折騰不已。
在流浪途中,他結識了一位齊國人蹇叔,也是個不得伸展的人。兩人輾轉來到虞國。
虞國大夫宮之奇,可巧是蹇叔的好朋友,便推薦百裏奚當了虞國的中大夫。蹇叔不看好目光短淺的虞公,便與百裏奚分了手,去宋國鄉下耕讀去了。
虞公果然是扶不起的稀泥。
虞國被晉獻公“假道”給滅了以後,百裏奚隨同虞公做了俘虜。有人向晉獻公推薦百裏奚,但百裏奚表示,隻要虞公還活著,就不肯另事新主。即使虞公死了,也不幹晉國的公務員。
不變節,那就隻有屈辱的身份,百裏奚淪落成了與奴婢仆人一樣的賤奴。
秦國的特使公子縶,就是在這個當口,獲知了有個才幹超群的百裏奚。
公子縶從晉國帶回來一個奇人公孫枝,說來還是個嬴姓的本家呢,是從秦國岐這個地方流落出去的。此人在晉國遊曆多年,沒找到出路,就在當地做了老農民。
即便老農民也非凡人。他一把漂亮的大胡子,雙手握雙鋤,雙鋤同時入土,可達尺餘深。公子縶路過見到,一驚,正待搭話,不想卻被大胡子一語道破了他“獵頭特使”的隱秘。
於是這美髯老農就做了那時的“海歸”,被公子縶帶回了秦國。在秦穆公座前,公孫枝力薦百裏奚,說百裏奚才是一位能輔佐霸業的真正賢士。
當時,百裏奚正被被囚禁在晉國的國都絳城(今山西翼城、絳縣之間)。可巧晉獻公要嫁妹妹,秦穆公要娶新媳婦,百裏奚就是新媳婦隨嫁隊伍中的一名“滕臣”(陪嫁臣仆)。
據說,這“百裏奚”根本就不是他的本名,“百裏”是姓不錯,“奚”則是奴隸之意——這跟現代的仆傭叫做“張媽”、“李媽”差不多了嘛。
這事情本來就要水到渠成了,不想百裏奚卻逃掉了。逃跑的動機不詳,據說他是深以為恥而跑的。一跑就跑到了宛。宛這個地方是楚國的邊境,楚國獵戶見他酷似臥底,就把他當間諜抓了起來。
百裏奚連忙辯稱:“我乃虞國人,亡國了逃難出來的。”
楚國人問他有何特長,他答曰:“會養牛。”
楚人便叫他養牛。以往的漂泊經驗起了作用,他養的牛比別人養的牛都壯,很快名聲鵲起,連楚成王也知道了他是一位勞模,便當麵召見。又任命他為“圉人”(弼馬溫),叫他到南海牧馬。
秦穆公費了好大勁兒,才打聽到百裏奚的下落。穆公求賢心切,準備以重金將百裏奚贖回。可是公孫枝表示反對,說:“您這樣做,反而使楚國知道了百裏奚是稀世人才,他們還能放人嗎?”末了,他給穆公出了一招。
秦穆公從諫如流,就派人去對楚國人說:“吾國有滕臣百裏奚者,逃至貴國,欲將其逮捕歸案,請以五張黑公羊皮(五羖羊皮)贖回。”
楚人不疑有詐,欣然同意做了這筆虧本買賣。
百裏奚到了秦國,秦穆公迎於郊外,親自為他打開了囚車之鎖,向他詢問國家大事。
百裏奚辭謝說:“我乃亡國之臣,不值得詢問。”
秦穆公說:“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
隨後,秦穆公與百裏奚促膝談論國事三日,十分投機。穆公感到如虎添翼,大為高興,要封百裏奚為“上卿”,授以國政。
這時候,百裏奚已是70多歲的高齡老人了。
一部失意者的流浪史到此結束,終於修成了勵誌的正果。
百裏奚不忘舊誼,又向穆公舉薦了蹇叔。他說:“我遊齊、遊周,曾經兩次聽從了蹇叔的勸告,躲過了災禍;第三次沒聽他的,就遭遇了虞國的滅亡而成為奴。蹇叔之識,無人可及呀!”
穆公於是派人攜帶重金,去宋國請來了蹇叔與其子西乞術。
與蹇叔一談,果然英才,穆公便分別封百裏奚和蹇叔為左、右庶長,位列上卿,並稱“二相”。
百裏奚是秦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來自山東列國的“客卿”,開了一代新風。他起自草根,嚴於律己,勤於政事,時人不無親切地稱其為“五羖大夫”。
這位五張羊皮大夫,相秦不過七年,但聲望極高。到後來商鞅變法時還有人評價,百裏奚做秦國的相國時,“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中國,不從車乘,不操幹戈。”
也就是說,他出門不坐車轎,天熱不打傘蓋,在首都大街上行走,沒有護衛隊隨行。
好官一位呀!
秦穆公重用百裏奚,也是為後來秦孝公開門招賢納士開了一個先河。
令人唏噓的是百裏奚的老妻杜氏,自從百裏奚出遊,說話間也有40年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杜氏就獨自帶著兒子孟明視,艱難度日。
後來母子倆被迫逃荒,輾轉來到秦國。她聽說百裏奚做了相國,起初還不大信,在街頭偶然望見,也沒敢相認。最後杜氏想辦法進相國府做了洗衣婦。一次,趁著百裏奚欣賞音樂之機,她自告奮勇加入樂隊,撫琴而歌:
百裏奚,五羊皮。憶別時,烹母雞,燒門閂,今日富貴忘我為?
百裏奚一聽,大驚失色,連忙起身詢問。夫妻倆這才相認。
秦穆公聞聽此事,也不勝感慨。
百裏奚之子孟明視與蹇叔之子西乞術,皆孔武有力。此外還有一位從本國招來的白乙丙,也是武夫。三人均被秦穆公拜為大夫,號稱三將,共同掌管征伐之事。
至此,秦國將相齊備,人才薈萃。就連天下聞名的相馬專家伯樂、九方皋,也跑來服務了。
這時候的秦穆公再轉過頭來,打量東邊的晉國,心裏就一點也不虛了。
韜晦了沒多久的秦穆公,在當上了晉獻公姑爺的第二年秋,就覺手癢,竟披堅執銳,躍上戰車,向老丈人發起挑戰。他親率軍隊斬將過關,與晉軍激戰一日,拿下了河西戰略要地河曲,踏出了窺伺河東的第一步。
自此,大秦之黑穗旗,矛頭所向一直朝東,秦晉兩國關係進入多事之秋。
令穆公數年間不安於枕的霸業大夢,折騰得他再也按捺不住,大捷過後,就把都城所在地的雍水,更名為“霸水”。又新起一座宮殿,呼之為“霸城宮”。
就在翁婿之間即將展開生死較量之際,老謀深算的晉獻公出事了,一命嗚呼!
他身後留下的晉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地廣人眾,猛士如林。可是,山中若沒了老虎,山也就不成其為山了。晉獻公一死,晉國立刻陷入了長達20年的內亂。
動亂是由晉獻公生前的好色而引起。
晉獻公一生勤奮“播種”,竟生有八子。老婆也多達五個,其中有兩對是姐妹。
大太太齊薑,生了太子申生。
二太太大狐姬,生了公子重耳。
三太太小狐姬,生了公子夷吾。
這大狐、小狐是一對姐妹,來自狐氏部族。狐人屬於狄人的一支,世居在今山西中部一帶。
第四、第五位太太,是大小驪姬,分別生了兒子奚齊、卓子。這對姐妹,來自驪山之戎,其心機和諂媚之術非同小可。
大驪姬生了兒子奚齊,野心頓然膨脹,起了小老婆最容易萌生的奪嫡之意。替兒子奪嫡也就罷了,其手段又極為陰險,以至千年之下也留有罵名。
那時在晉國,申生、重耳、夷吾三人素負賢名,百姓都呼為三公子。
驪姬要為兒子鋪路,就設法攛掇老公,把三公子趕出政治中心絳城。晉獻公過不了美人關,照辦了。但驪姬還不罷休,又在獻公麵前故意掩麵垂淚。獻公憐香惜玉,當然要問個究竟,驪姬就順勢把一通謊言拿來懵老頭子:“申生因君上寵愛臣妾,出口不遜,圖謀犯上,此事朝野皆知。臣妾一死無足惜,隻恐連累君上不測。君上莫如一刀宰了臣妾,以安申生。”
這一篇漏洞百出的謊話,激得晉獻公大怒,分不清血緣與非血緣哪個更親了,隻想一刀宰了兒子。可是,在春秋時代,諸侯還不能專製到不顧輿論。要殺太子,總要有個合法理由。
老頭子正在沉吟之際,驪姬出了個主意:可以派申生帶兵去討伐皋落狄人,讓他死在狄人刀下,要是沒死,則以戰敗為由,治他死罪。
晉獻公想也不想,就依計而行。但是沒料到申生伐狄,一舉獲勝,班師後,又侍奉君父更勤——你總不能無緣無故殺一個英模人物吧?
這問題難不倒驪姬,她又出一招,說夢見了已故大太太齊薑。大太太在夢中帶話,希望申生去她的居住地曲沃給母親祭祀一下。
申生馬上照辦。祭祀過後,又按照禮法,把祭祀用過的肉帶回來給老爸享用。驪姬就在這個環節中下手,在肉裏下了堇毒和鴆毒。
晉獻公被蒙在鼓裏,剛要吃肉,驪姬就攔住,要人先喂狗,再讓一名小奴隸先嚐嚐。結果不問而知,狗死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