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刀光劍影各顯其能

字數:303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呼嘯江湖 !
    卻說司馬逢春衝入明軍的隊伍後,連斃數人。正殺得性起,突有一股勁風自旁刮到,司馬文舉識得厲害,連忙側身讓過。回頭一看,見是一年青戰將,與自己年紀相當。一雙手掌拗黑,顯然是練過鐵沙掌之類的外家功夫。司馬文舉不敢怠慢,一招“鳳點頭”,便將劍迎頭劈了下去,誰知這人不躲閃,反而伸出雙手向寶劍抓去。司馬逢春吃了一驚,本能地將劍抽回。正待要變招時,這人一招“倒踢紫金冠”,右腳已堪堪踢倒司馬文舉小腹。危急之中,司馬文舉隻得向後躍開。才交手幾招,司馬逢春已落了下風。
    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司馬逢春此時正值青年之期,血氣正盛。這一來正好激起了他的好勝之心。他索性丟開長劍,用一套家傳的雲燕十八翻,與這人對攻起來。
    不說司馬逢春這邊鬥得正緊,卻說張士誠那邊已是險象環生。七八個手執長槍短刀的士兵,已將他團團圍住,與他對攻的正是朱元璋的心腹愛將華雲龍。
    此時的華雲龍端的了得,與這些正在廝殺的將士,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他武功本就厲害,再經過多年來的拚殺,絕非尋常之人可比。他見張士誠的寶劍已然刺倒胸口,既不退也不躲,口中嘿嘿冷笑一聲,倏地伸出右手便抓住了張士誠的右手脈門,將聚集在丹田之中的純陽罡氣,猛地送了出去,這股勁力便順著張士誠的右臂迅速上行。一條胳膊麻脹之後,手中寶劍便“咣啷”一聲,掉在了地上。整條手臂便癱軟下來,華雲龍跟一個“掃膛腿”,便將張士誠打翻在地。眾士兵立刻蜂擁上前,將張士誠死死摁住。
    卻說這邊司馬逢春已與此人鬥了一二十來個回合,漸漸地占了上風,隻見這人腳步虛浮,氣息不勻,額頭沁出了顆顆汗珠,還在死死地苦撐著。司馬逢春此刻反倒是周身真氣流轉,一雙肉掌舞得呼呼作響。就見司馬逢春一記“燕翔煙雨”,右手掄成半圓,從下向上將這人左手擱住,跟著身子向右飄出一尺,同時將全身勁力全都蘊於左手,從自己右手之下,偷偷地拍向這人的左肋。他這一招乃是家傳絕學雲燕十八翻中的第九式,名喚“穿廊燕”。就聽“喀嚓”一聲,這人左邊的肋骨,被司馬文舉悉數擊斷。就見這人一個踉蹌,一口鮮血噴將出來。
    誰知這人甚是硬朗,受傷如此之重,兀自還死戰不退,從地撿起一把單刀,潑風也似的向司馬文舉殺來,雖腳步輕浮,招數散亂,全沒有一點章法,其勢倒也驚人。就在這瞬間,司馬逢春也以將長劍拿在手中,正要給這人來個“串糖葫蘆”。突然那邊廂傳來一陣歡呼,有不少人大喊:“張士誠被擒了¨¨¨,張士誠被擒了¨¨¨。”
    司馬逢春一看,果見張士誠已經被人牢牢地摁在地上,隻覺腦子“嗡”的一下失去了感覺。就在這時,這人的單刀已經劈到,司馬逢春猛地醒轉過來,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於是痛下殺手,一招“平沙落雁”,將這人拿刀之手齊齊斬下,接著手中長劍一揮,將這人的半個天庭蓋也削了去。
    這時早有四五人將司馬逢春圍住,隻見司馬逢春快如閃電般的,已從懷中摸出一把鋼針。使了個“滿天花雨”的手法,將這些鋼針射向這些人的麵門。同時將真氣沉於丹田,將身一躍,已上了房頂。這時就聽有人高叫:“放箭,趕快放箭。”待羽箭紛紛射到時,司馬逢春早以去得遠了。
    見張士誠被擒,整個戰場頓時一片歡呼。這時張士誠的隊伍,除掉負傷不能動彈的外,基本上都以經被悉數殲滅。這時的張士誠早以將生死二字忘卻,雖還被幾個軍士牢牢摁在血水之中,可口中還在兀自大罵。見張士誠如此彪悍,華雲龍不由得大怒,他用一隻腳踩住張士誠的臉,拔出了隨身佩劍,將劍尖抵住張士誠的太陽穴,罵道:“你這不知死活的狗東西,還道是在你的行宮裏麽,惹得老子性,現在就將你砍為肉泥。”
    誰知張士誠根本不吃這一套,對華雲龍的恐嚇,就像沒有聽到一般,嘴裏還是大罵不止:“你們這幫狗賊,這樣算得什麽英雄,有本事,就把朱元璋那狗東西叫來,與我鬥上三百合。”
    聽了這話,華雲龍哈哈大笑說:“你這廝算得什麽東西,殺你我家主公還嫌手髒呢。”接著把臉一板,吼道:“將他帶走。”
    隨即有人將張士誠五花大綁地捆將起來,簇擁著向前走去。
    卻說朱元璋在自己的大帳之內,聞聽張士誠被擒,不由得心花怒放,興奮得隻搓手,在帳中走來走去。口中喃喃地說道:“好,好,太好了。我要大大地賞賜華雲龍,張士誠,你這王八蛋,今日終於被擒住,老子從此心中無憂矣。”
    劉伯溫聞言走上前來,對朱元璋笑著說:“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今天將這顆釘子拔除,天下將再無人是主公敵手了,現大勢已趨明朗,剩下的就是北進徐州,與元朝一爭天下了。”
    朱元璋一聽連連點頭:“對,對,軍師說的太對了。”
    劉伯溫看了看朱元璋問道:“不知主公將要如何處置張士誠?”
    “如何處置?”朱元璋聞言一陣大笑說:“張士誠已經成為我的階下之囚,就是籠中的鳥兒,殺他便如捏死一隻螞蟻一樣。想當年我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的時候,這狗東西要是在背後捅我一刀子,那還有我的今天,看在這點上,我倒是想饒他一命。”說完競得意地笑將起來。
    劉伯溫搖搖頭說:“主公胸襟開闊,這是盡人皆知的,但這也要因人而異。依我看來,那張士誠也算是縱橫一方的諸侯,也曾在血海刀山裏闖過來的,豈會甘居人下而求富貴。所以我料他不會投降主公。真的留下他一條性命,日後終究是個禍害。”
    “哦,是麽?”朱元璋不解地問劉伯溫說:“那軍師就說說看,留下他怎麽會是禍害。”
    劉伯溫回答說:“張士誠經營有年,勢力範圍南至浙江,北到山東濟寧一帶。手下能人智士不少,隻要這棵大樹不倒,就不會甘心這樣作鳥獸散。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這樣對主公統一天下的大業是不利的。”
    “唔,照這樣說,我還不能放了那小子?”然後又想了想說:“此事我已經有了主意,你不必多言了。”
    當晚天空很是昏暗,十多步外便看不清人影。在平江城的大牢外麵,已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十分地嚴密,而大牢裏麵卻是燈火通明,如同白晝一般。張士誠身披枷鎖,腳上鐐銬,神情沮喪地坐在牢房內的稻草之上。已沒了被擒時的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