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為皇孫未雨綢繆

字數:301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呼嘯江湖 !
    光陰荏苒,轉眼之間曆史的年輪又轉到了一個新的地方。經過朱元璋一番苦心經營之後,遍體鱗傷的神州大地,又慢慢地恢複了生機。雖然現在海內太平,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塊心病,卻始終沒有好,這就是小明王留下的秘密一直沒有著落。
    小明王的藏寶秘密,曾經在建國前和建國之初,被人傳得沸沸揚揚。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慢慢地也就被人淡忘起來。可是在洪武二十九年,這件事再次在江湖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說小明王埋葬的這批價值連城的藏寶圖已現出江湖。於是錦衣衛、江湖中的各大幫派、還有勢力很大的藩王,都紛紛派出好手四方探尋。互相勾心鬥角,製造了一起又一起血案。把個武林搞得昏天黑地,人人自危。
    這時皇太子朱標已經去世,明太祖朱元璋本有意立四子朱棣為太子,原因是這朱棣不僅手中握有重兵,其行事處世的作風,都和朱元璋有幾分相似。但朝廷中卻傳來一遍反對之聲。朱元璋想:若按自己的意思去辦,那麽二子、三子會處於什麽樣的地位。這不是為皇子之間爭奪儲君之位,埋下了禍根嗎。前朝那些骨肉相殘的慘劇,怎能在他朱家出現。於是采納了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建議,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明確了皇位的繼承人。
    其實這朱允炆也是朱元璋最為喜愛之人,這個皇孫溫文爾雅,有體恤下情之心,且文采出眾,不似他那般殺伐之心太重。這正是休養生息,恢複國力所需要的。但他恰恰沒有看到他這個皇孫仁柔寡斷的性格,正是一代國君最為要命的地方。也正是朱允炆善謀而不善斷的原因,最後將大好河山拱手讓給了叔叔朱棣,自己落了個不知所終的結局。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這日太祖朱元璋來到了皇太孫朱允炆居住的東宮,見皇太孫朱允炆正在看書,心中甚是高興,順便稱讚了了幾句後,待皇太孫朱允炆等人跪行大禮之後。正欲問皇太孫對一些國事的處理看法時,卻見皇太孫身後立著一人。此人若有六十多歲年紀,卻是精神矍鑠,隻是臉上的幾道刀疤,襯托一臉的麻子,看上甚是詭異凶惡。便問皇太孫道:“此是何人,怎的這般年紀還在宮中”?
    皇太孫朱允炆回答說:“此人是孫兒的貼身護衛胡德標”。
    胡德標趕緊跪下磕頭道:“小人胡德標叩見陛下”。
    太祖朱元璋點了點頭說:“唔,起來吧,朕記起來了,你最早是在華雲龍的帳下,後被選作太子的護衛。想來進宮有十多年了吧?你怎麽來到了皇太孫的身邊”?
    胡德標回答說:“回稟陛下,小人進宮到現在已有十五六年了。小人來到皇太孫的身邊,是太子的安排”。
    太祖朱元璋聽後點點頭,並沒有再說什麽,而是和朱允炆說了一會兒話,便回宮去了。
    再說這胡德標,來到這宮中十多年了,前後服侍了兩位太子。隻因他忠心耿耿,且又武功高強,對人對事反映極快,所以深得太子朱標的喜愛,誰知這朱標身染沉屙一病不起,臨終時便將這胡德標交給了皇太孫朱允炆。沒兩年這胡德標又深得皇太孫的喜愛,並引為心腹之人。
    實際上,知道這胡德標底細的人並不多。都道他原是華雲龍的手下,錦衣衛中的高手,兩代太子的貼身衛士。誰也不會想到此人是大有來頭的。
    朱元璋從皇太孫朱允炆的宮中出來後,便進了暖心閣中歇息,當他從銅鏡之中看到自己花白的須發時,心中競生出一絲感慨來。想到自己戎馬一生,曆盡千難萬險,死卻無數生命才創下這明朝的基業。“創業易、守成難”。這是多麽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啊。當初在馬上與群雄逐鹿時,是多麽的意氣風發,那像現在這樣頗費躊躇。由此他又想到了太子朱標,為讓太子在自己撒手人寰之後,能順利地接班,以保他朱氏的萬裏江山,他甚至不惜誅殺功臣宿將,落下千古的罵名。又有誰知太子短命而亡,這確實是太傷他的心了。由太子又想到了皇太孫朱允炆,他深知自己的這位皇太孫仁柔寡斷,怎會是他那幾位叔叔的對手,秦王、晉王、燕王,那一個都不是等閑之輩。把眼都睜得直直的地瞪著這皇位。表麵上看上去風平浪靜,暗地裏卻是風雲翻滾,那個都在磨刀霍霍,靜靜地等待時機。這些藩王心中的小九九,又豈能瞞得過他的法眼。隻是他這把老骨頭還在,這些人現在還不敢膽大妄為而已。為遏製住諸王的野心,避免皇室的悲劇發生,他在洪武二十六年的時候,編撰了一部叫《永鑒錄》的書,並將它分發給諸王,就是要他們恪守藩輔的禮儀,不做違法的事情。暗中警告他們“妄窺大位者,無不自取滅亡”。可最近從錦衣衛傳來的密報中,有些藩王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暗中在積蓄力量,由此他感到深深地不安,為這位皇太孫的前景擔憂。
    想到此,他喚過內侍說:“速傳兵部侍郎齊泰,翰林修撰黃子澄進宮,朕有旨麵授。”
    不一刻,齊泰和黃子澄便滿頭大汗地趕到了暖心閣,他們二人聞朱元璋召見,不知所為何事,怎敢怠慢,馬不停蹄的便趕來了。待二人行過君臣之禮後,朱元璋便開門見山地說:“朕召兩位愛卿前來,想聽聽你們對幾位藩王約束的意見。”
    兩人聽了不禁吃了一驚,這可是皇帝的家事,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搞得不好,重則夷滅九族,小則殺頭流放。他們二人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妄言。
    朱元璋知道他們的心思,笑了笑說:“兩位愛卿不要有什麽顧忌,就是說錯了,我也赦你們無罪。但說無防,啊,但說無防。”
    見朱元璋如此說話,這二人知道再無退路,於是黃子澄首先說道:“陛下還記得洪武二十六年頒賜給諸王的《永鑒錄》一書嗎”?見朱元璋點了點頭,黃子澄接著說:“藩王若不守祖宗成法,失親親之義的話,那不是將自己置於油鍋之中嗎。我想其中的意義,幾位藩王不會不知道的。”
    “是啊。”朱元璋感歎地說:“藩王的俸祿豐厚,處理的事務也很簡單。居住在自己的封國裏,其快樂是超過天子的。他們隻知道天子車馬與儀仗的威嚴,那裏知道天子要總攪政務,晚睡早起,操心勞神的苦處”。
    齊泰直接了當地說:“陛下,藩王若是真的不遵祖訓,一旦有變,將會天下大亂啊”。
    朱元璋歎了口氣說:“是啊,這就是我召見二位愛卿的原因”。他看了看黃子澄和齊泰又說:“當今皇太孫仁慈柔弱,而藩王又尾大不掉。怎堪與諸王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