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陳至誠施善得財

字數:314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呼嘯江湖 !
    且說隔壁靠算命測字為生的王瞎子,這天來到了至誠家中,對至誠道:“陳大哥,我聽說府上公子,整夜啼哭不安。請了不少人看,都沒有起色。我這兒有個方子,不知是否使得”。
    至誠一聽,忙道:“多謝王大哥,不知是什麽法子?說來聽聽,或許有用”。
    王瞎子說:“我看這孩子患的是夜哭關,你不如將這孩子的貼身內衣穿於門後的掃帚之上,然後將我寫的這帖子抄寫個千兒百份的,貼於大街小巷之處,或許有些應驗”。說完,遞給至誠一張紙條。
    至誠接過一看,上寫著“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個夜啼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眠睡到天光”。至誠半信半疑地對王瞎子說:“我這就依言去試試,孩子果真好轉,我再來麵謝大哥不遲”。
    第二天至誠果真依照王瞎子所言,將這幾句話抄了不下千份,貼遍了汴梁城內的大街小巷。但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搞得至誠夫妻是心煩意亂,寢食不安。
    正沒奈何處,劉尚貴進來對至誠說門外有一道士求見。陳至誠暗想:我從未進過寺院道觀,也不認識什麽和尚道士,今日有道士登門來訪,定然有些蹊蹺,我不防請入一談。於是親自將道士請入家中敘談。
    分賓主坐下後,道士首先說道:“聞聽公子偶染小恙,晝夜啼哭。貧道特來一觀,為官人除去這個病根如何”?
    至誠一聽道士說得如此地輕鬆,頓時喜出望外,忙道:“若能為小兒除去此疾。我必當重謝”。
    誰知道士卻說:“解困濟危,替人消災。乃是我份內之事,何謝之有。便請將公子抱來一觀如何”?
    至誠聞言,忙進入房中,著劉氏將嬰兒抱出,嬰兒尚在啼哭之中。道士見到嬰兒,忙上前幾步,對嬰兒嘿嘿一笑道:“還記得故人否”?
    說也奇怪,這嬰兒剛才還在啼哭不止,聞道士之言後,哭聲戛然而止。兩隻小眼睛滴溜溜亂轉,象在尋找什麽。道士從劉氏手中接過嬰兒,將嘴湊近嬰兒耳邊,嘰哩咕嚕地不知說了些什麽後,又將嬰兒交還劉氏,轉身對至誠說:“好了,公子病根已除。你們可高忱無憂了”?
    這樣幾下功夫,就能將孩子病治好了,至誠兀自有些不信。又不好當這道士的麵提,隻是怔怔地望著道士。
    道士見至誠這副模樣,心下暗自好笑:“似你等凡夫俗子,怎識得仙家手段。”嘴上卻說:“這孩子胎中帶著哭星,所以總是啼哭不安。適才貧道已用鑲災之法,將此災星除去。施主不必憂慮”?
    至誠聞言很是高興,連忙道謝不止,請道士坐下後,又喚尚貴上茶。未已,至誠對道士言道:“不知此子今後如何?還請師傅替我測算則個”?
    道士哈哈一笑道:“此子將來必花中受累,危中得福。率真而來,隱真而歸”?
    陳至誠夫妻聽得是雲裏霧裏一般,卻待要問個明白。隻聽道士又說:“我這裏有幾句話,施主須記下了。‘冥冥天數不可違,心如止水靜思閉。錢財皆係身外物,莫將前程付流水”。
    陳至誠一拱手說:“在下愚笨,還望師傅明言一二”。
    道士回答說:“天機不可泄露,日後必有應驗。施主若依貧道之言,或許跳得過去,如若不能則……。”道士欲言又止,停了停又問道:“不知公子可取名否”?
    至誠回答道:“我們乃是尋常人家,隨便取個名兒也就是了。”
    道士聞言哈哈大笑說:“此子乃是讀書之人,我欲給他取個名兒,不知意下如何”?
    至誠從未讀過一天詩書,那知取名字的訣竅。聞道士要給自己兒子取名,已是非常高興,忙道:“如此甚好,就請師傅賜名”?
    道士微微一笑道:“就叫他墨雨如何”?
    至誠夫妻一聽,很是高興,連忙道謝。道士擺擺手說:“此乃小事一樁,有什麽可謝的,貧道就此告辭”。說完之後,飄然而去。
    從此,嬰兒便喚作了墨雨,在至誠夫妻的妻關愛之下,慢慢長大,這墨雨聰明伶俐,對學業更是勤奮,十年寒窗苦讀之後。終於取得功名,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三年,有一天夜裏,隔壁鄰居王瞎子家,突然失火,那一夜東北風刮得正緊,真是風助火勢,火借風威。把相國寺旁邊的一些民房燒了個幹淨,至誠夫妻隻抱得墨雨出來,其餘的東西都付之一焚。把個劉氏急得呼天搶地地痛哭了一番。這真是方離黃禍空脫身,又見祝融發威來。
    當夜,夫妻倆隻得抱著墨雨在相國寺的客房中借住一宿,待天明後再作打算。
    由於心身疲憊,至誠正坐在堂前休息,正有些迷糊的時候,忽聞“波”的一聲,卻見一件東西扔在自己跟前。
    “這是那個殺千刀的,這般無聊的緊”。
    他惡狠狠地罵了一聲。定睛一看,卻原來是一個臘染包裹,被人扔了進來。陳至誠甚是好奇,不由得撿將起來,卻是沉甸甸的,甚是掂手。
    打開一看,頓叫陳至誠瞪目結舌,兩隻眼睛刹那間變得直溜溜,圓滾滾的。亞賽個木雕泥塑的菩薩一般。原來這包裹裏竟然是幾百兩黃燦燦,白閃閃的金銀之物。他隻道自己是在做夢,伸出手來,在自己的大腿狠狠地擰了一下。一陣劇痛傳來,方覺自己不是困在夢境。這包裏不但有金銀之物,還有書信一封,陳至誠連忙撿將起來,展開了來看。隻見上麵寫道:
    “我四海飄零,隨處為家。來汴梁實為公幹,事關機密不便啟齒。前遭仇家所害,又偶感風寒而倒臥你家門前,蒙你不以我邋遢肮髒為嫌,而施以援手。果見你有仁慈之心,常言道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今日知你家門遭到不幸,我亦當助你脫此厄運。料你得此財物之後,當可脫此困局”。
    至誠憑空裏得此財物,不亞於聽到晴天霹靂一般,心裏怦怦亂跳。隻道自己身在爪畦國裏,整個人渾渾噩噩,半天也回不過神來。直到劉氏喚他有事,這才將喚轉過來,他不由得揉揉眼睛心想道:如今我突然得此物,真是喜從天降。這也是我的造化,可見多做善事,終須是有福報的。